索引号: | 113401000029916964/202203-00008 | 信息分类: | 部门文件 |
---|---|---|---|
发布机构: |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03-24 |
文 号: | 合农〔2022〕26号 | 有效性: | 有效 |
生效时间: | 2022-03-24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22年合肥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失效时间: | 暂无 |
政策咨询机关: |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处 | 政策咨询电话: | 63538549 |
关键词: |
索引号: | 113401000029916964/202203-00008 | ||
---|---|---|---|
信息分类: | 部门文件 | ||
发布机构: |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 | ||
生成日期: | 2022-03-28 | ||
名 称: | 关于印发2022年合肥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失效时间: | 暂无 | ||
有效性: | 有效 | ||
生效时间: | 2022-03-24 | ||
废止时间: | 暂无 | ||
文 号: | 合农,2022,26号 | ||
关键词: |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落实省“两强一增”行动,加快推进全市水产绿色养殖业健康发展,我局制定了《2022年合肥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2年3月24日
2022年合肥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
“五大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安徽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渔函﹝2022﹞22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是支撑服务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落实省农业“两强一增”行动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将实施“五大行动”纳入2022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并与其他相关工作相衔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确保抓出典型、取得实效,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五大行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行动目标
各地要充分发挥现有全国骨干基地(名单见附件)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遴选和培育一批创新度高、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骨干基地,做好“五大行动”各方面任务有效衔接,实现骨干基地“五大行动”内容全覆盖。2022年,各县(市)择优报送2个以上骨干基地,力争认定为全国骨干基地。
三、实施任务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从农业农村部筛选的技术模式或其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选择,因地制宜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式养殖、池塘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鼓励各地创新集成和推广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结合我市渔业生产实践,总结提炼各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2022年,全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比重达到93%以上。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在环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场养殖尾水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集中连片规模化养殖为重点,推广应用多种形式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或者配备尾水治理设备,鼓励各地创新集成和推广符合本地实际的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并组织推广应用,实现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2022年,全面完成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规模水产养殖场养殖尾水治理。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严格落实《合肥市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加大《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工作方案》等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疫苗免疫、生态防控等病害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疫病监测和预报预警,推广“鱼病远诊网”应用,提高为水产养殖企业、渔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指导骨干基地选择使用有证且经检疫合格的水产苗种,健全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2022年,要分品种构建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模式,拟申报骨干基地要实现水产养殖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50%以上。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突出重点,因品施策,聚焦大口黑鲈、鳜鱼、乌鳢和河蟹等幼杂鱼使用量较高的品种,提高配合饲料替代率。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试验,进行综合效益分析。鼓励地方财政资金给予替代企业适当补助,降低配合饲料使用成本,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骨干基地大口黑鲈配合饲料替代率不低于100%,鳜鱼、黑鱼、河蟹不低于80%。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按照《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部署要求,做好查缺补漏,摸清水产种苗繁育主体情况,开展主要养殖品种生产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等指标鉴定,助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大口黑鲈、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联合攻关育种,构建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机制,引导各级财政资金给予种业企业补助,降低种业保存、研制的成本,助推企业提升种业质量。组织骨干基地开展良种良法技术集成及水产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形成一批技术规范。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3-4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细化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宣传动员。
(二)全面实施阶段(4-10月)。通过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水产新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养殖机械新装备、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和配合饲料应用的示范推广,集成熟化技术模式,对推广基地技术模式进行改进完善,形成示范典型案例。
(三)总结提升阶段(10-12月)。组织开展综合效益评价,开展模式评定,评价 2021年度骨干基地,推荐遴选 2022年度骨干基地。各县要对照目标任务认真开展“回头看”,并负责开展本地区“五大行动”总结工作,对照检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做好总结,内容包括总体情况、取得成效、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等。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牵头组织“五大行动”实施工作,组织各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开展好技术集成、模式创新、典型培育、示范推广和信息汇总工作。各县(市)渔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项行动的具体措施、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压实责任,推动落实。“五大行动”实施情况将纳入2022年渔业高质量发展子项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统筹安排各类涉渔资金项目,将“五大行动”纳入各类惠渔政策支持范围,予以倾斜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协同推进,加大骨干基地优质水产品推介展示力度,形成共推“五大行动”的良好格局。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培训力度,以现场观摩、集中研讨为抓手,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要总结梳理经验做法,遴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各类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力度,积极鼓励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主动应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打造品牌、提升效益,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022年10月25日前要撰写1篇以上“五大行动”专题报道并上报市农业农村局。
(四)强化动态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骨干基地的指导、培育和支持,用好骨干基地标牌,不断提升骨干基地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在当地形成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地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要按照骨干基地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 2021年7 个骨干基地和 2022年新遴选增加的“五大行动”骨干基地信息管理系统(http://xd.szjoann.net)内容,加强监督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遴选认定机制。
各地要及时做好工作调度,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将适时组织开展“五大行动”实施情况调研。请各县(市)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于4月1日、7月1日、11月10日前,将本地区“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半年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报我局渔业渔政处和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市局渔业渔政处联系人:吴品晶;电话:63538549;邮箱:1537937617@qq.com。
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联系人:荣朝振;电话:62671039;邮箱:rcz218@163.com。
附件:2021年度合肥市全国“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名单
附件
2021年度合肥市全国“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名单
序号 |
县(市) |
示范基地名称 |
基地性质 |
示范基地详细地址 |
1 |
长丰县 |
长丰县硕宏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 |
长丰县吴山镇官府社区 |
2 |
肥东县 |
润枝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
企业 |
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竹塘村 |
3 |
肥西县 |
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企业 |
肥西县三河镇西湖村 |
4 |
肥西县 |
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 |
企业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龙安社区 |
5 |
庐江县 |
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基地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庐江县泥河镇天井村 |
6 |
巢湖市 |
巢湖市鑫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企业 |
巢湖市黄麓镇 |
7 |
巢湖市 |
巢湖市高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企业 |
巢湖市烔炀镇大高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