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祁门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月29日
为扎实推进我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新一轮发展历史机遇,深入挖掘新安医学、祁门御医文化等在专业化诊疗、康复疗养和养老养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围绕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重点领域,按照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着力营造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环境,推动实现从农业(中草药的种植采集)到工业(有效成分的提取、道地中药材加工、医疗设备生产)再到服务业(高端诊疗服务和健康养生)的融合发展,努力将祁门建成在长三角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安医养康养先行区。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振兴和打造“中国御医之乡”为主线,以优势中医药资源为依托,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中医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为引领,以中医药健康产业培育为纽带,以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突破,推进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全领域发展,创建2个“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中医药企业集团,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医药创新产品,形成布局合理、集聚程度高、企业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把中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新动能产业、主导产业,力争到2022年,全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医、康、养、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成为我县服务业的特色优势领域,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具体目标
——中医药产业。到2025年,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基本建立,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药产业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县中医药产业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健康养生。2021年,建成1个县级以上康养类特色小镇和服务业集聚区,新开工康养类建设项目2个。2022年,各类型康养机构、企业、基地、度假区等达到6个,举办县级以上康养类活动20场次。2025年,县级以上康养类特色小镇和服务业集聚区分别达到3个。
三、产业布局
中医药产业体系:以祁术、祁黄精等优质道地药材为基础,建设5个省级及以上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及县级以上研学基地,建设1个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繁育技术体系及3个国家稀缺中药材种子苗基地,划定种源保护区2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新增祁术等2个以上“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历口镇彭龙村和叶田村中药材种植二期、三期项目;安徽森源林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榧-林下中药材综合立体种植经营项目。依托祁术、祁黄精等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中药材重点乡镇,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力争建成1个以上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建成2个以上中药材提取物生产基地,推进祁术、祁黄精等道地药材或大宗药材的标准提取物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研究,争取5种以上药材实现标准提取物产业化生产。依托基础较好乡镇,建设1-2个中医药工业园,打造现代化中医药产品制造中心。
多点布局的健康养生组团:分别布局在平里镇、金字牌镇、渚口乡、安凌镇、历口镇和新安镇。各乡镇依托本地区传统医药、特色诊疗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围绕资源产业化,协同推进新安医学、御医文化、康养民俗等转化为特色产品、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康养+旅游、食品、体育”等系列延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医养结合、康复疗养、高端康养、特色药膳、运动休闲、健康研学等健康养生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1.大力发展生物药和生物萃取。以祁门蛇伤研究所入列国家级非遗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契机,进一步打造黄山特色医药“名片”。重点开展抗蛇(蜂)毒IgY抗体研制、多价抗肠毒素/肠道二糖酶IgY肠溶剂的降糖机理研究。以“祁门蛇药”和“祛瘀散”两个中药院内制剂生产为依托,建设我市首个标准化中药制剂室,同时挂牌成立黄山市祁门中药材研发检测与生产中心。集中力量加强对“蕲蛇(毒)、祁术及抗肿瘤制剂”等产品的研发,大力推进生物萃取技术发展,支持企业引入生物萃取生产线,发展中药成分规模化高效分离与制备技术,符合中药特点的缓控释、经皮和粘膜给药、物理改性和掩味等新型制剂技术,加强多级动态罐组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萃取、膜分离等中药提取纯化技术。(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支持现代中药研制与规模化生产。注重对新安医学、蛇药等传统中成药品种进行新工艺、新剂型及质量标准提高的二次开发,鼓励中医机构根据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制中药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剂,研发制作中药预防香囊、中药防疫口罩贴等一批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生态环保型中药提取物产品。发展特色中药饮片加工业,建设区域中药饮片加工中心,实现中药饮片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力支持中药配方颗粒剂及速溶型、浓缩型新型饮片的研发、生产,培育道地中药饮片品牌,鼓励饮片企业向精深化、品牌化、差异化方向集聚发展。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产地化。鼓励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在产地设立提取分厂,降低运输成本,保证提取物的质量,推动道地药材产地规范化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加快医药生产线技改,提高祁门中医药生产企业的数量、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3.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研制。依托祁门工业园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支持金富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企业以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引入发展医学影像设备、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体外诊断设备、检测试剂、信息化管理软件、医疗数据分析系统及各类医用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培育发展健康检测监测、现代医疗器械、康复装备和健康智能终端装备等制造产业。积极参与和开展医疗设备行业标准建立、溯源用标准物质研制和新试剂开发。支持企业开发移动医疗产品,发展智能养老康复设备以及生理传感器、柔性显示器件等通用部件。(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数据资源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4.推动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推进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社等机构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探索发展“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营销模式,推动祁术、祁蛇、祁黄精、山萸肉、杜仲等大宗优质中药材品种集聚发展,加强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名贵特色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需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大洪古道天然道地药材研发基地,完善中药材产地追溯体系。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左右,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种植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产业
5.发展高端专科医疗。结合高端文旅康养,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卫生资源、引进和培育国际先进水平医疗机构,规划建设百里康养走廊、中医药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等项目,重点发展术后康复、睡眠理疗、母婴护理服务、新安医药调理、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等新业态。深入挖掘新安医学特色优势资源,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充分发挥新安医学在“治未病”、预防传染病中的特色优势,梳理历代新安医家在内、外、喉、骨伤、针灸、推拿各科的宝贵经验和经典方剂,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以非遗新安医学为特色的中医诊疗。大力发展药浴、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病预防、针灸推拿等医疗保健服务,建设一批医药养生中心、健康保健中心等。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眼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康复等专科医疗和细分领域个性化医疗服务,扩大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发展改革委,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6.发展高端健康管理。规划建设祁门体检中心、检验中心和消毒中心。探索运用“云健康”管理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新安医学全程参与,开展体质辨识、精密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教育、重大疾病筛查、肿瘤的超早期监测等服务,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融合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7.“康养+旅游”。做全中医药健康养生,建设3-4个中医药康养基地,推动县中医院、县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康养中心建设,以及老年公寓、涉老康复护理、疗养医院的中医药科室建设。依托牯牛降等各类旅游项目及其基地,开发系列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创建5家以上县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将中医药融入其中。打造3-4个包含中医药特色的御医村。依托牯牛降、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等项目开发2条中医药旅游路线。创建乡村中医药旅游创客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旅游村开展中医药田园综合体建设,争创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县。(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发展改革委、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康养+体育”。依托祁门极佳的自然环境,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各类中医传统运动,打造登山、骑行、论剑、越野系列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协会、长三角区域体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申报举办国际性、区域性高端体育赛事,推动资源集聚,提升祁门生态医疗、运动康养影响力。开发一批防治急慢性运动损伤、运动疲劳、运动性疾病以及增强训练效果的功能性中药产品和中医药运动处方,发挥中医药疗法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浓厚的与体育赛事等活动相结合的体验基地和体育休闲综合体。(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医保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9.“康养+食品”。依托徽菜、徽州糕点、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健康种植业、生态健康养殖业和健康休闲农业,深入开发绿色有机健康养生产品,规划建设中医药特色膳食馆、草本养生堂等,研发推出以富硒茶、葛根、蜂产品、枇杷等为主要原料的药食同源保健品,传承创新以祁黄精、祁白术、灵芝、山茱萸、金银花、杜仲、桔梗等中药材为重点的中医药膳健康养生品目和方法,加强科技研发与品牌营销,推进名优茶、贡菊、山泉流水养鱼、笋干、蕨菜等农土特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加快形成一批整合旅游观光、农业观光和农产品种(植)养殖等多种元素的绿色有机健康养生滋补农产品系列。加快水资源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水饮品、水养殖等水产业,打响健康生态水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委,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县“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高质量编制《祁门县“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在全市、长三角产业格局中的定位,厘清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平台路径和发展重点任务,健全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努力做到规划带基地、带项目、带企业,增强规划的引领性、可操作性。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也要按照产业布局要求,立足自身实际,编制实施本地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或专项规划。(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招商引资引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融入杭州都市圈战略机遇,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作为我县产业招商的重点,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来我县投资建设。聘请国内外生物医药、临床医疗、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领域专家,谋划成立祁门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招商决策咨询,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智库的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发展改革委,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创建祁门御医论坛、汪机学术研究会,参与全市举办的世界中医药峰会,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徽商大会、黄山发展大会等搭建品牌展示平台,宣传推介我县医药、医疗和大健康产业资源优势、特色、品牌、产品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高端康养类特色小镇、服务业集聚区等建设,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双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场交易平台等,促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市场生产研发、宣传推介、沟通交流和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外事办、县发展改革委、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企业培育整合。支持峰源生物、金富医疗器械、御医文化公司等一批基础较好、成长性较强的骨干企业实施上下游整合,完善产业链,加快做强做优,引导中小型医疗和医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以及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争创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支持健康养生生产企业联合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制定我县特色的养生行业地方标准,支持养生产业的标准试点建设,树立国内健康产业行动标杆。(责任单位: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发展改革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投资促进局,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完善投融资政策,用活用好市“三重一创”若干政策、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对企业各类研发生产活动进行奖补。鼓励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商业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等多种方式,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价格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收费项目。加强用地保障,在我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案中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安排,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加强人才保障,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规范并加快医药卫生康养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素质较高、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地方金融办、县税务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委,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加强以现代中药、仿制药和医疗设备研发、产业创新发展基础能力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原料药保障能力建设、临床试验、检验检测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推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项目动态管理,保持每年谋划储备项目不少于 5个,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每年重点实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项目5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超10亿元。到2025年累计新开工产业项目25个,建成全国新安医养康养先行区,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项目库。(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卫生健康委,祁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