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防艾办,市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2016年襄阳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5月17日
2016年襄阳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一)全年完成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130人。
(二)全年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400人次,咨询检测4700人次,监管场所HIV抗体筛查4600人,孕产妇HIV、乙肝和梅毒三项联合筛查68386人。
(三)全市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检测比例、未检测配偶或单阳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均不低于95%。
(四)全年完成美沙酮治疗250人,年治疗保持率达78%以上,HIV、丙肝和梅毒三项检测率均不低于75%。
(五)全市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在治病人完成1次病毒载量检测的病人比例不低于95%。
(六)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监测任务完成率要求达100%,监测工作质量要有较大提升。
二、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各地要积极做好艾滋病防治综治目标考核方案的制定及考评工作。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2〕3号)要求,按照辖区人口人均0.3-0.5元的标准落实地方配套经费,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多部门合作,通过信息沟通、多部门协商和监督考评机制,促进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履行好本部门工作职责。继续通过艾滋病防治综治目标考核、定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年终绩效考评等方式,促进艾滋病主要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普及综合防治知识。各地各级防艾委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每季度播放核心信息、公益广告和相关政策不少于1次。结合健康襄阳全民行动计划,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将艾滋病知识纳入中考内容,结合新生入学,做好防艾宣传。进一步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在各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等建立“艾滋病警示教育园地”,开展防艾警示教育。各地结合社区业余文化活动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各乡镇(街道)及村(居)委会至少建立1个宣传栏,重点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宣教。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监管场所相关教育重要内容,强化被监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艾滋病重点知识宣传。要加强反歧视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监测检测体系,提高预警和扩大检测能力。襄阳市属于全省疫情前十位重点地区,各地必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开展艾滋病检测初筛,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指标。有艾滋病筛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本单位检测,无艾滋病筛查资质的送至有资质的单位检测,并按物价部门公布的标准结付检测费。该检测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优化艾滋病监测点的设置,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质量控制,提升预警预测能力,全市艾滋病哨点监测任务完成率达100%。加强艾滋病检测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艾滋病检测能力,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覆盖率达80%。加强自愿咨询检测(VCT)的宣传促进,完善VCT转介服务网络,全年完成检测咨询4700人。全面落实医疗机构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工作,重点做好泌尿生殖科、皮肤性病科、妇产科、肛肠科、口腔科、结核病门诊等的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工作。积极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艾滋病检测方法,鼓励开展自我检测。继续做好娱乐场所目标人群、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监管场所在押人员、孕产妇、HIV/AIDS配偶及性伴等重点目标人群艾滋病常规筛查工作。市结核病防治院应做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筛查率达90%,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筛查率达70%。强化血液安全管理,全面实施血站核酸检测工作。
(四)加强高危行为干预,提高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严厉打击卖淫嫖娼、吸食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环境,消除艾滋病滋生蔓延的条件。深化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工作,重点加强低档暗娼和老年嫖客的干预力度,全年完成暗娼干预检测4500人。进一步推进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扩大检测,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提供宣传、咨询、检测、干预和抗病毒治疗“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开展在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中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预防传播的试点工作,即对于发现的男性同性性行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均在抗病毒治疗动员和依从性培训后,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综合防治服务水平和服药人数。市口腔医院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应完成省下达的美沙酮治疗任务,HIV、丙肝和梅毒三项检测率均不低于75%。在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难以覆盖的老河口市、枣阳市、南漳县和谷城县,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每县(市)全年参加针具交换不少于50人。落实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措施,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重点做好早孕妇女的HIV、梅毒和乙肝检测工作,孕期检测率达85%以上;对HIV阳性孕产妇实施综合阻断措施,其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加强对感染者的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依法打击故意传播艾滋病或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加强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院感控制工作,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医源性传播。
(五)提高随访管理的规范性,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将首次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作为重要环节,切实提高感染者心理支持、医学咨询、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质量,以减少其失访,提高依从性。积极开展溯源调查,早期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科学评估感染者传播风险,实施随访分类管理,落实随访干预措施,减少HIV传播。加强HIV单阳家庭随访管理工作,促进感染者及时履行告知配偶的法定义务,并提供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HIV抗体阳性孕产妇及婴儿的随访,确保综合阻断措施的落实,阻断措施实施率要求达100%。公安、司法、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做好监管场所的阳性告知、干预和警示性教育,着力做好感染者回归社会后的转介、治疗、救助等衔接工作,防止“失访”或“脱管”现象发生。
(六)加强医疗保障,提高救治水平。推广医疗机构参与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医防结合艾滋病综合服务模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配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可持续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病毒治疗工作有效开展。做好艾滋病扩大治疗和扩大检测工作,在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前提下,将HIV单阳家庭和HIV阳性暗娼全部纳入抗病毒治疗。襄阳市将开展男男性接触人群扩大治疗试点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教育和毒副反应监测与处置,降低治疗失败率。开展病毒载量检测和耐药检测,指导二线药物治疗。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抗病毒治疗比例、全市治疗满12个月仍然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均要达到85%,全市在治病人完成一次病毒载量检测的比例要求达到95%。
(七)广泛动员,全面落实救助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政府的各项救助政策。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感染者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安置率达100%。继续实行艾滋病患者救助“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做好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医疗救助工作,落实医疗救治政策,减轻感染者和病人负担。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对符合扶贫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支持他们开展生产自救,增加家庭收入。
(八)创新社会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建立财政资金购买社会服务的工作机制,促进艾滋病防治有效开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孵化器”作用,为尚未登记的社会组织提供必要支持。发挥防艾基金引导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高危行为人群的宣传教育、预防干预、检测咨询以及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等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技术支持,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科学、有序、规范地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实现防治工作有效衔接。加强企业对职工防治知识和反歧视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个人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责任意识。
(九)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防治水平。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示范区能力建设,定期通报示范区工作进展。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PITC),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医防合作的可持续工作机制。加强督导和技术支持。各地要结合“强基”工程,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机构和防治队伍的建设,采取相应措施,保持防治队伍稳定。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艾滋病临床诊断及相关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防治信息和科技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升我市艾滋病、性病防治水平。
三、重点任务分解
(一)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加大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地方政府按辖区人口0.3-0.5元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市财政局)
(二)学校宣传。继续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考内容。出台《关于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的通知》,重点加强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建立疫情通报和信息交换长效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与防艾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卫生计生委)
(三)组织对被羁押监管人员的艾滋病检测和教育工作,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干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委)
(四)进一步推动吸毒成癮人员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及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市食药监局)
(五)建立“扫黄防艾”长效工作机制,坚决打击卖淫嫖娼、恶意传播艾滋病、聚众淫乱等违法活动。(市公安局)
(六)加强对农村人口的防控工作。开展针对农村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各县(市、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和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中,安排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对每一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发放一本健康手册,免费提供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 (市人社局、市农委、市建委、市卫生计生委)
(七)加大倾斜力度,扶持艾滋病疫情较重的行政村整体脱贫。(市扶贫办)
(八)媒体宣传。积极开展多媒体宣传。参加上级组织的艾滋病宣传新闻媒体评奖活动,加大艾滋病电视公益广告宣传播放频次。(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九)公共场所宣传。进一步扩大车站、码头、机场艾滋病宣传专栏的覆盖面。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三级以上客运站)、港口码头(县城以上客运港或主要旅游区的旅游码头)、公共交通工具设置宣传橱窗或放置可供顾客自取的宣传资料。(市交通运输局、武汉铁路局襄阳火车站、市旅游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十)组织工作场所宣传。选择大型企业开展工作场所艾滋病防治宣传试点。(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十一)继续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救助、关怀工作。(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
(十二)继续将艾滋病防治科研列入重点内容,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研究,在科研经费安排方面给予倾斜。(市科技局)
(十三)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及疫情监测工作。(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卫生计生委)
(十四)推动本系统和行业协会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市发改委、市民宗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工商联)
(十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开展艾滋病检测初筛。(市卫生计生委、各地防艾办)
(十六)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覆盖率达80%。(市卫生计生委、各地防艾办)
附件:2016年襄阳市艾滋病防治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
襄阳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办公室 2016年5月17日印发
附件:
2016年襄阳市艾滋病防治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
地区 | 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 | 艾滋病新增治疗人数 | 完成哨点监测任务 | 监管场所HIV抗体筛查人数 | 检测咨询人数 | 高危人群干预检测人数 | 美沙酮治疗人数 | 参加针具交换人数 | 预防母婴传播 | |||||
暗娼 | 男男性接触者 | 吸毒人群 | 性病门诊就诊者 | 孕产妇HIV检测人数 | 孕产妇梅毒筛查人数 | 孕产妇乙肝筛查人数 | ||||||||
襄阳市 | 130 | 110 | 7 | 4600 | 4700 | 4500 | 2000 | 500 | 3400 | 250 | 200 | 68386 | 68386 | 68386 |
市本级 | 60 | 42 | 5 | 1700 | 1000 | 1000 | 900 | 300 | 1300 | 250 | —— | 16916 | 16916 | 16916 |
襄州区 | 13 | 15 | 1 | 800 | 500 | 500 | 500 | —— | 500 | —— | —— | 10297 | 10297 | 10297 |
老河口市 | 6 | 4 | —— | 400 | 500 | 500 | 100 | 50 | 300 | —— | 50 | 5907 | 5907 | 5907 |
枣阳市 | 14 | 20 | —— | 400 | 500 | 500 | 100 | 50 | 300 | —— | 50 | 12866 | 12866 | 12866 |
宜城市 | 7 | 8 | —— | 400 | 500 | 500 | 100 | —— | 300 | —— | —— | 5926 | 5926 | 5926 |
南漳县 | 14 | 9 | 1 | 300 | 600 | 500 | 100 | 50 | 300 | —— | 50 | 6852 | 6852 | 6852 |
谷城县 | 12 | 9 | —— | 400 | 600 | 500 | 100 | 50 | 200 | —— | 50 | 7027 | 7027 | 7027 |
保康县 | 4 | 3 | —— | 200 | 500 | 500 | 100 | —— | 200 | —— | —— | 2595 | 2595 | 25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