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1884999/2023-14333 | 发文日期 | 2023-05-19 12:59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武农办〔2023〕25号 |
分 类 | 政务公开 | 有 效 性 | 有效 |
各新城区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现将《2023年全市农膜回收及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应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抓好落实。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3年5月18日
2023年全市农膜回收及生物可降解地膜
示范应用实施方案
依据《市财政局关于批复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市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函》(武财农函〔2023〕22号)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建立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不断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形成技术可推广、运营可持续、机制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力争2023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全市在农业重点覆膜区示范建设35个农膜回收试点,具体为:黄陂区建设6个、新洲区建设14个、江夏区建设4个、蔡甸区建设3个、东西湖区建设4个、武汉经开区 (汉南区)建设4个。
建设要求:
1.可选择依托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或农资经营网点,开展农膜回收站点规范性建设,达到“五有”标准,即:有固定防渗场地、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有规范台账、有回收利用制度、有统一标牌(农膜回收站)等。
2.农膜回收点待处置的废旧地膜应打捆堆放,不得有随风飘移或随雨水冲走现象,不得随意填埋或焚烧。
(二)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和田间试验。全市示范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2450亩,其中:黄陂区300亩、新洲区400亩、江夏区400亩、蔡甸区500亩、东西湖区450亩、武汉经开区(汉南区)400亩。
建设要求:各区应选择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的地膜开展替代技术示范推广,减少聚乙烯地膜使用,减少残膜对土壤污染。建立生物可降解膜替代技术示范基地。
(三)开展废旧农膜统计。各区要扎实开展农膜使用情况核定及废弃农膜回收统计工作,准确填报农膜使用情况和废弃农膜回收情况统计报表,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农膜使用、废弃农膜回收基础数据,科学核算农膜回收率。
三、资金安排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3年市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函》(武财农函〔2023〕22号),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农膜回收及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应用项目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农膜回收站点建设补助(含废旧农膜堆放场地建设补助,购置磅秤、打包机、消防设备及其它相应配套设施,也可用于收集废弃农膜奖励补贴、运输补贴、再循环利用补贴等方面)和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和田间试验补助。
市级资金采取直接切块到区的方式,分配黄陂区50万元;新洲区50万元;江夏区50万元;蔡甸区50万元;东西湖区 50万元;武汉经开区(汉南区)50万元。其中,各区用于农膜回收30万元,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20万元,回收补助和推广示范等具体标准由各区结合实际自主合理确定。
四、资金监管
本项目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管的意见>的通知》(鄂财农发〔2015〕117号)要求,执行属地管理原则。本项目市级财政资金下达后,由各区全面负责资金统筹、使用和管理,认真落实谁申报项目、谁确定项目、谁核实数据、谁使用资金、谁负责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对项目和数据的真实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最终结果负责。
五、项目管理
(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本项目的全市统筹,包括实地检查指导、项目进度通报等工作。各区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包括项目建设、监管、指导、验收等,以及开展绩效评价,报送绩效自评报告和自评表等。
(二)项目实施单位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对项目申报内容的真实合法性负责;项目建设内容应符合项目主要任务要求;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台账资料完备。
(三)遵循“自愿申报、先建后补、公开透明”的原则,推进和完成项目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23年5月底前,各区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按程序择优确立项目建设单位。
2023年12月10日前,各区要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时完成建设内容,并组织验收,出具验收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市局将组织专班适时开展检查指导。
2023年12月20日前,各区向市局科教与种业管理处报送验收结论和完成后总的绩效自评报告和自评表。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要高度重视,要将本项目实施与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攻坚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指导农用薄膜回收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推广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地膜,确保项目实施取得成效。
(二)严肃纪律要求。各区全面负责资金统筹、使用和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项目资金使用程序及财务管理制度办事,确保资金按计划运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用、滥用。同时,在项目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要求,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
(三)搞好总结验收。要按时进行项目验收,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完成绩效自评报告。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围绕推模式、展成效、传经验、树形象,重点宣传项目实施的成效、做法、经验以及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