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近日,2
022年第27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作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EHA年会每年都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0000余名专业人士参会,共同分享并探讨有关血液学的创新理念及最新的科学和临床研究成果。近期,已有多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宣布其在研创新疗法的研究结果登上了EHA年会。在本文中,我们结合各公司已发布的新闻稿汇总部分新药的研究,仅供读者参阅(排名不分先后)。
在本届EHA年会上,研究人员以口头报告形式分享了奥布替尼联合抗PD-1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2期研究初步结果。研究共有13例患者入组,中位随访时间为7.0个月。数据显示:所有患者的疗效均可评估,总缓解率为61.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8.5%,部分缓解率为23%;预估的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67.7%;奥布替尼每日连续给药,在所收集的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样本中,奥布替尼的中位脑脊液浓度为28.7ng/ml;该研究方案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道斌教授
表示,奥布替尼联合抗PD-1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PCNSL患者中显示了较高的总缓解率,并起效快,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虽然研究数据是初步的,但这些结果支持BTK抑制剂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疗法。基于这项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将更新更多临床数据。
根据迪哲医药新闻稿,其在研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1/2期临床研究数据入选EHA年会口头报告。戈利昔替尼(golidocitinib,DZD4205)是新一代口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对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潜在疗效。值得一提的是,美国FDA已授予戈利昔替尼治疗R/R PTCL的快速通道资格。
本次EHA大会展示的最新数据显示,戈利昔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2.9%,且其中一半以上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最长
缓解持续时间(DoR)
超14个月。在安全性方面,虽然有39.2%患者发生了可能与药物相关的≥3级TEAEs(治疗期间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但大多数TEAE可恢复或通过剂量调整临床可控。根据新闻稿,该研究于2019年9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目前处于全球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伊基仑赛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和驯鹿生物联合开发的一种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疗法,该药已于近期在中国
申报
上市。本次EHA年会上,研究人员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伊基仑赛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2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更新数据。
其中,本次报告公布了伊基仑赛注射液在更长随访期中更多受试者的更完整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免疫原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伊基仑赛注射液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拥有长效持久的体内存续时间,有望成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突破性治疗手段。
同时,本次口头报告也展示了伊基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1/2期注册临床研究的更新临床数据。截至2022年1月21日,共计纳入79例接受2期推荐剂量(RP2D)1.0×106CAR-T/Kg的受试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0个月,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5线,34.2%受试者合并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12.7%受试者合并髓外浆细胞瘤。值得关注的是,15.2%受试者既往接受过非全人源BCMA CAR-T治疗。
对于本次更新数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李春蕊教授表示,与2021年ASH发布的中位随访7.0个月数据、完全缓解(CR)/ 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为58.2%相比,随着中位随访时间延长至9.0个月,CR/sCR加深至68.4%,显示出伊基仑赛注射液的持久的有效性和有效性加深。同时研究还看到,伊基仑赛注射液对既往接受CAR-T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仍然表现出积极的疗效,这对
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将是未来研究的潜在突破方向。
根据瑞风生物新闻稿,其已在EHA年会上首次公开报道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治疗产品RM-001的初步临床研究成果。RM-001是瑞风生物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产品,它利用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永久性修饰γ-珠蛋白启动子,激活人体内天然存在的胎儿血红蛋白(HbF)的合成,持续缓解β-珠蛋白缺失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症状,达到单次给药根治β-地中海贫血的目的。
针对RM-001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在回输细胞后1-2个月内顺利摆脱输血依赖出院。此次在EHA亮相的研究标题为:自体HBG1/2启动子修饰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RM-001)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会上报道前两例患者的临床观测数据,这两位患者均随访超过5个月,状况良好。
C5蛋白是补体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补体途径的失调或过度活跃与各种补体介导的疾病有关,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CAN106是一款长效、人源化、抗C5单克隆抗体。本届EHA大会上,研究人员报告了CAN106的首次人体单次递增剂量1期研究结果。数据显示:CAN106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没有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CAN106可导致游离C5和CH50(一种反映补体途径活性的血清溶血活性测量值)快速(24小时内)剂量依赖性降低;最高两个剂量组(8和12mg/kg)中的所有受试者显示游离C5减少>99%,CH50也有≥90%的抑制,CAN106实现了对末端补体活性的完全和持续阻断;此外,健康受试者循环CAN106的半衰期为31天,与获批的抗C5药物ravulizumab的半衰期相似,后者在病人中每8周给药一次。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人体中证明CAN106能够有效且快速地降低C5水平并完全阻断末端补体活性长达4周,表明了延长给药方案的可能性,”北海康成首席研发战略官、代理首席医学官Gerry Cox博士说。“即使这些数据来自健康受试者,通过两组独立的测试也能够证明,我们的抗体抑制了与PNH和其他补体介导的疾病有关的补体途径激活。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我们最近在中国启动了一项针对PNH的1b/2期研究,以确定患者的最佳给药方案。我们相信CAN106也将适用于其他补体介导的疾病。”
本届EHA年会上,百济神州公布了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的多项研究数据。其中,泽布替尼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的广泛临床项目的数据亮点包括:
-
ASPEN研究
,一项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3期试验,该研究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时,泽布替尼在WM患者中持续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有效性和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
-
ROSEWOOD研究
,一项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对比奥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R/R)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2期临床研究,该试验达到了总缓解率的主要终点,且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结果与两种药物在既往研究中的结果总体一致;
-
ALPINE研究
,一项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治疗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头对头3期研究,该试验中,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相比,泽布替尼单药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关键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终点;
-
SEQUOIA研究,一项泽布替尼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的3期研究,该试验中,根据患者报告结局(PRO)终点数据,泽布替尼可显著改善不伴del(17p)初治CLL/SLL患者的HRQoL。
此外百济神州还通过海报展示了两项BGB-11417的概念验证研究。BGB-1141是一种高选择性在研Bcl-2抑制剂,拟开发用于治疗CLL、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本次公布的在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开展的1/1b期研究初步数据显示了BGB-11417在有效性方面的积极前景和潜力,以及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在联合用药队列中这些优势尤为明显。另一项为用于评估BGB-11417联合阿扎胞苷治疗AML患者的1b/2期研究。初步数据表明,该联合用药总体耐受性良好,在第1周期结束时多数患者出现完全缓解。
根据亚盛医药新闻稿,其在研原创1类新药APG-2575治疗中国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在EHA大会上公布。APG-2575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来恢复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细胞凋亡),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该项1期临床数据显示,APG-2575在剂量爬升至800mg/天时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观察到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同时,该产品在多种复发难治血液肿瘤中均展现出初步疗效,在32例可评估患者中共4例获得完全缓解(CR)、8例获得部分缓解(PR),具体有:
-
在11例可评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200mg(含)以上的剂量组中有8例可评估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87.5%(包括3例CR、4例PR);
-
在6例可评估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ORR为33.3%(包括1例CR);
-
在4例可评估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中,ORR为50%;
-
在3例可评估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ORR为33.3%。
根据亘喜生物新闻稿,其CD19/BCMA双靶点FasTCAR-T产品GC012F及CD19/CD7双靶向TruUCAR同种异体CAR-T候选产品GC502共计有多项研究入选本次EHA大会。其中,GC012F一项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已正式发表。GC012F
通过同时靶向CD19和BCMA靶点,有望带来快速、深入且持久的治疗效果
,帮助MM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提高治疗响应率、并有望降低复发率。
本次在EHA发表的是一项单臂、开放性、多中心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研究,入组的29例患者分别接受了GC012F三种剂量水平(DL1、DL2、DL3)的单次输注治疗。更新数据显示,不同剂量水平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DL1:100%(2/2),DL2:80%(8/10)以及DL3:100%(17/17)。所有患者100%达到了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75.9%的患者达到了微小残留病灶阴性-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MRD-sCR)。数据截止日时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5.7个月。GC012F的安全性与此前的观察结果一致,主要出现的是低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根据传奇生物新闻稿,其靶向BCMA的CAR-T细胞产品西达基奥仑赛有多项研究成果入选今年EHA大会。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是一种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产品,已于2022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2017年12月,杨森(Janssen)公司与传奇生物签订了全球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以开发和商业化西达基奥仑赛。

-
CARTITUDE-2
队列B:西达基奥仑赛在初始治疗后出现早期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最新临床数据和生物相关性分析;
-
西达基奥仑赛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b/2期CARTITUDE-1研究在末例患者入组两年结果;
-
西达基奥仑赛在既往接受过1-3线治疗后出现进展且对来那度胺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CARTITUDE-2生物相关性分析和最新临床数据;
-
CARTITUDE-1和LocoMMotion患者报告结局的调整对比研究:西达基奥仑赛与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用于三重暴露多发性骨髓瘤的对比;
-
西达基奥仑赛与真实世界临床实践对三重暴露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比较:基于CARTITUDE-1和EMMY法国队列的调整对比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本次EHA大会还有其它中国的创新药研究也入选,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介绍。期待这些产品在临床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并
在不久的将来为患者带来更多新的治疗选择和临床获益。
[1]【EHA 2022】亚盛医药公布Bcl-2抑制剂APG-2575治疗中国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积极临床数据. Retrieved Jun 13,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76c0JGLG5AO8D0AshH1qCA
[2] EHA2022 | 亘喜生物公布BCMA/CD19双靶点FasTCAR候选产品GC012F治疗RRMM的更新临床数据. Retrieved Jun 12,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UD4KkD1-7WzMiPb7otbpFQ
[3] 2022EHA前瞻:迪哲医药戈利昔替尼口头报告抢先看.Retrieved May 13,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vNVo3AFpN5SoHEgdBC4iSg
[4] 传奇生物将在2022 ASCO和EHA上报告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持续进展及BCMA CAR-T研究的最新数据.Retrieved May 18,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tj9l2ssEPbXXZkY2nSbUuA
[5] 瑞风生物携全球首个新靶点基因编辑地贫临床成果亮相2022欧洲血液学年会(EHA).Retrieved May 6,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KYupMyCz5eOQXeyzR1XBFw
[6]百济神州在2022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上展示其日益丰富的血液学产品组合和管线 .Retrieved June 10,2022,from https://mp.weixin.qq.com/s/ELH0KimR8TwXWJ9fDN-f5g
[7]北海康成在 2022 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大会公布 CAN106 一期临床数据. June 11,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pVjO_bNE0EzIFUfrIaNS1Q
[8]奥布替尼联合抗PD-1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PCNSL最新数据在2022 EHA年会发布. June 13,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MbFaLP3wzvywJcizUs0OnA
[9]信达生物与驯鹿生物在2022 EHA年会上口头报告BCMA CAR-T(伊基仑赛注射液)的最新研究结果. June 13,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luf2sGQiuoi2P0bglGGMGw
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转发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