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sychiatry丨我国科学家发现成瘾者心理渴求动态变化的神经机制

收藏
关键词: 科学家发现神经
资讯来源:BioArt
发布时间: 2021-08-14
责编 | 酶美


毒品问题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毒品成瘾者复吸率高,心理渴求是复吸行为的直接诱因,尚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解析心理渴求的动态发展规律及脑区机制,不仅是脑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而且有助于脑刺激等物理技术的成瘾干预,预防毒品复吸,促进毒品戒断。


图一:心理渴求动态变化的神经机制


2021年8月12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袁逖飞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的罗文波教授近期联合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发表 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 of incubation of craving in individuals with 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 的研究论文,阐明了毒品线索诱发的心理渴求在脑区动态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



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戒断期(<1月,1-3月,3-6月,6-12月,12-24个月)的156名甲基苯丙胺(冰毒)成瘾者进行综合神经心理测量,线索诱发心理渴求评估,以及128通道的高密度脑电数据采集,发现成瘾者线索诱发的心理渴求强度在戒断期呈现动态变化:戒断初期心理渴求逐渐上升,在戒断1-3月呈现高峰,在3个月之后缓慢下降,反映了成瘾记忆的强度随戒断时间的动态变化,从而介导不同程度的临床复吸风险。成瘾者同时呈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状态,但只有睡眠改变与心理渴求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图二:构建高密度脑电多维度神经表征的方法流程图


基于高密度脑电数据,团队采用头皮电极-脑区-脑网络分析的新模式,构建多维度神经表征体系,结合时频分析、功能连通性分析和源定位等方法,探究了线索诱发心理渴求动态发展变化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 的beta神经振荡介导了渴求强度的动态变化;内侧前额叶与眶回(orbital gyrus, ORB)在脑区功能连接上表现出beta振荡同步化增强,可能是成瘾记忆动态变化的重要环路机制。在临床应用中,内侧前额叶beta神经振荡有望作为识别复吸高危群体的重要神经生理学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心理渴求的候选生物标记物。脑区间神经振荡的异常为基于电磁手段脑刺激技术的戒毒康复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团队建立的精准源定位技术为实施干预提供了可行性位点和空间引导策略。


本研究揭示了心理渴求的动态发展规律及脑区机制,为复吸风险评估提供了客观指标,也为针对成瘾记忆的脑刺激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辽宁师范大学合作完成,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教授团队以及多家戒毒机构(北京市天堂河戒毒所、南京市大连山戒毒所、江苏省太湖戒毒所)的协助。赵迪博士为第一作者;袁逖飞教授和罗文波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1-01252-5




袁逖飞、胡霁实验室诚聘研究人员与博士后



课题组近年来在Nature、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Science Advances、Molecular Psychiatry、Current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系列重要论文。我们将招聘若干位副研究员(可晋升为研究员)与助理研究员,其工资体系将遵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薪酬标准;符合标准者可落上海户口。


入选的工作人员将推荐申请各类上海市级人才项目。我们将为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28~45万)。我们对博士后的期望是经过3-5年的训练,使其具有竞争独立研究员(Principal Investigator)职位的能力。


简历投递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等材料发至):
https://jinshuju.net/f/ZqXwZt 描二维码 投递简历


制版人:十一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