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泰兴唯一!这位医生当选第五届省“医德之星”

收藏
关键词: 当选
资讯来源:健康泰州
发布时间: 2020-08-24



  日前,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公布第五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名单,泰兴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杨建功光荣当选“医德之星”



  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广大医务人员重品行、修医德、行仁术,努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年6月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了第五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推选活动。经各地推荐、审核公示、公众代表投票、组委会审定,决定授予丁政等100位同志第五届“百名医德之星”称号、付宝鼎等10同志第五届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称号。

  泰兴市人民医院杨建功主任从医20多年,一直坚持仁心仁术、待患如亲,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广大患者。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阻击疫情的主战场,他动员科室所有人员进入战时状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前线”的战地布置,调整疫情一线人员配置,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当中。经过层层推送审核,最终他成功当选为第五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且是泰兴唯一当选的医务人员。



杨建功医德楷模事迹材料


以德为先
做一名“讲良心”的医生


  感染科多数病人是慢性病,需常年治病,且费用高。日常诊疗中,我深知患者不但要承受疾病的痛苦,还要负担经济的压力,因此总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也给予患者极大的人文关怀。做一个“讲良心”的医生,是我工作的座右铭。



  几年前,一名患者以前一直使用的治疗药物是正大天晴的“润众”,每盒28粒价格为168元,而医院新进的另外一种名为“木泽”的治疗药物,和“润众”疗效相似,28粒价格仅为5.5元。向患者主动介绍后,他反而不信任便宜药物的质量及疗效,在我反复说明下才同意先“试用”。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他非常开心,拉着我的手连连称赞:“杨主任,你是个有良心的医生,让我们病人享受到了国家提供价廉物美药物的好政策,你是医生中的楷模!”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差。入住后,我组织科室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讨论,强化一个观念:并非价格最贵的药就是最好的药。最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详细治疗方案,选用的药物均在医保范围内,且报销比例高,在同类药物中价格相对便宜。经过精心治疗,患者康复出院,总费用与同期同类病人相比节约近30%。



  住院期间,患者家属多次送“红包”给我,我均委婉拒绝,但患者家属仍坚持送。我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意,他是怕我“不尽力”,于是我先行收下,随后把“红包”作为患者住院费交到了住院处。



生命至上
做一名“有担当”的医生


  作为科室领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处处以身作则,时刻牢记病人至上宗旨,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不管寒冬酷暑,还是逢年过节,我坚持“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的行医准则,每天准时到科室查房,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做到了如指掌。平时还主动把号码留给患者,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对患者释疑解惑。



  遇到一些危重或急诊病人,我总会恪守生命至上理念,想方设法救治他们的生命。

  有一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在上海住院治疗一个多月,病情未能好转,并出现了昏迷,后转我院继续治疗。我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本着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不放弃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但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患者肝昏迷,处于烦躁状态,不能配合治疗。几位家属按住患者接受补液,坚持了一天精疲力尽。如对患者使用大剂量安定,可使其安静,但会加重肝昏迷,抑制呼吸,使总体病情加重。



  此时,我想到临床上有一种药物“东莨菪碱”,既能使患者镇静,又不会抑制呼吸,同时还能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但此药如用量不当,可能导致药物中毒。该药因为在临床很少使用,科室其他医生也没有足够经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我连续一周坚守在病房。一周后,患者病情终于好转,肝昏迷得到控制。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终于康复出院。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遇到哪怕还有百分之一的生还希望,我总是尽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救治患者。



舍我其谁
做一名“讲奉献”的医生


  2003年“非典”疫情出现时,科室需抽调人员到“非典”一线,我作为一名党员,第一个报名参加,并且被分配到发热门诊。发热门诊风险大,工作量大,每一个班次需连续工作6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最多时一个班次需接诊90多个病人。抗击“非典”期间,我经受住了体能与意志的考验,最终圆满完成了组织和医院分配的任务。



  今年“新冠”疫情出现时,我再次投身到“抗疫一线”。我院作为泰州地区仅有的2家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感染科自然是抗疫主战场。我配合院部组建了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对多批次发热门诊医生及隔离病房医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参加了临床救治专家组的日常工作,深更半夜会诊病人是常事,春节前后2个多月几乎没有休息。



  收治的第一例确诊患者,2020年1月22日从武汉返泰,1月28日上午到发热门诊就诊,CT提示肺部炎症改变,但并没有“典型新冠肺炎肺部表现”,且此患者无咳嗽及发热,不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但我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高度责任心,及时将此患者留观、隔离、采样。晚上11点半,此患者核酸检查阳性。随后,医院立即组织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对治疗方案进行认真讨论,并布置落实,一切处置结束已到凌晨2点。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院收治的4个确诊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泰兴地区未出现大的疫情的目标,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



  别人问我:苦吗?确实苦。累吗?也确实很累。但我告诉自己:我是医生,目前的苦和累是值得的。我是党员,目前的苦和累是“应该的”。三十年的党龄,三十年的誓言,三十年的风雨,我信守一生的承诺: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作者:张伦


觉得好看,请点击这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