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四巨头之一终于提交上市申请!

收藏
关键词: 上市申请
资讯来源:体外诊断网
发布时间: 2021-07-10

来源:IVD从业者网   编辑:锁炎 


港交所6月30日披露,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与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自此艾迪康正式拉开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幕!



此前外电曾报道,医学实验室艾迪康医学(Adicon)正与财务顾问商讨上市,计划最快于2020年底在港上市, 募资3亿美元至4亿美元 (23.4亿港元至31.2亿港元)。

作为全国跨地区连锁经营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艾迪康医学成立于2004年1月,拥有20余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及临床、病理、生殖遗传、基因检测、临床试验5大中心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主要从事提供医学检验、临床试验、科研服务、健康管理及病理会诊服务。

走在国内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发育的前沿,艾迪康医学现已成为独立医学检验市场的领头羊之一,与金域医学(603882.SH)、迪安诊断(300244.SZ)、达安基因(002030.SZ)三家机构一起被合称为“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四巨头”,也是其中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企业。

根据招股书上资料,按往绩记录期间总收益计,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或ICL)的开拓者及三大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提供商之一。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业务强劲增长,总收益从2018年的人民币15.302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 27.41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33.9%

公司的纯利由2018年的人民币 227万元 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2.8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8.2%。

公司的经调整EBITDA由2018年的人民币1.065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5.7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1.6%。公司的经调整EBITDA利润率由2018年的7.0%增长至2019年的11.2%及2020年的20.8%。公司的经调整纯利由2018年的人民币227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3.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0.5%。公司的经调整纯利率由2018年的0.1%增长至2019年的4.2%及2020年的13.4%。

招股书显示,艾迪康通过遍布全国的 25个自营实验室 组成的集成网络为医院和体检中心提供丰富且一流的检测服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17个实验室通过ISO15189认可,检测组合包括约2,800种医疗诊断检测,其中包括约1,400种普检及1,400种特检。

于往绩记录期间,样本检测量从2018年的3060万个增加50.3%至2019年的4600万个,并进一步增加30.7%至2020年的6010万个。共进行了超2100万次COVID-19检测,每日检测能力最高达300,000次。



公司结构

艾迪肯外商独资企业已获得对杭州艾迪康及其附属公司的有效控制权,并享有杭州艾迪康及其附属公司运营实验室所产生的所有经济利益,下面是现有公司结构简化图。




中国检验及ICL市场分析


中国的临检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人民币3115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48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并预计于2025年达到人民币8163亿元,符合年增长率为11.2%。
同时,中国的ICL市场由2016年的人民币117亿元大幅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1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0%,并预计于2025年增至人民币463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8.4%。
中国与全球ICL市场比较
尽管中国ICL市场增长迅速,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ICL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ICL起源于1920年代的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ICL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医学实验室平台,并现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中国的第一家ICL于1994年才成立,ICL行业发展相对较晚。至2020年,中国ICL的渗透率仅为约6%,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

到2020年底,中国有1800余个ICL实验室,而美国有6800余个ICL,中国在单次就诊临床检验费用方面也较为落后,至2020年,此数据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中国的ICL市场仍有充分的进一步发展空间。
于2020年,四大家主要ICL占国内ICL市场份额的58.6%,共拥有110多家实验室。未来,领先的ICL将继续加快全国实验室网络的链式扩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剩余部分市场相对分散,由多个区域市场参与组成。
参考资料: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上市申请书等
热点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