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风向标”斯隆研究奖颁布:30位华人科学家获奖,每人可获7.5万美元科研资助​

收藏
关键词: 获奖资助
资讯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发布时间: 2023-02-18

北京时间 2023 年 2 月 16 日,斯隆基金会公布了 2023 年斯隆研究奖获奖人名单。

今年,全球共有 125 名年轻的杰出研究人员获此奖项,其中,包括 30 位华人科学家。他们来自七个领域,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

据悉,获奖者可将所获得的总共 7.5 万美元的奖金,自由地用于科学研究中。

自 1955 年以来,斯隆研究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那些具有创造力、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

“斯隆研究员是创新和有影响力的研究的光辉典范。”阿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的主席亚当·福尔克(Adam F. Falk)对媒体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支持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并期待着他们继续取得成功。”

斯隆研究奖是面向青年研究人员的、最具声望的奖项之一,许多过去得奖的研究员后来都成为了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据斯隆基金会官方数据统计:“在 2007 年以来的历届该奖项获得者中,有 56 人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诺贝尔奖,17 人获得了菲尔兹数学奖,22 人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以下为 2023 年上榜斯隆研究奖的各领域华人科学家及其介绍。

神经科学

吴安琪(Anqi Wu)

她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科学和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她的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兴趣是为神经和行为分析开发科学驱动的概率建模方法,以及可扩展和高效地推理算法来拟合模型。其实验室主要研究神经潜在发现的概率建模、行为分析与理解等。

吴政(Herbert Zheng Wu)

他是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神经科学系的助理教授。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后研究。据介绍,他曾经担任西蒙斯学会的初级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灵活决策。

物理学

Jia(Leo)Li

他是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西北大学分别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专注于凝聚态实验物理学,主要研究低维电子系统、二维材料中的量子现象和范德瓦尔斯结构。

马琼(Qiong Ma)

她是美国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她的研究重点是揭示和理解新型量子材料的基础物理,特别是电子和声子动力学、低维、拓扑结构和相关性。2018 年,她获得物理学新星奖等多个奖项。

孙烁(Shuo Sun)

他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取得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纳米光子学和实验量子信息科学。其团队通过耦合固态人造原子和纳米光子结构,来研究量子极限下强光物质的相互作用。

吴三丰(Sanfeng Wu)

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

他主要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研究。最近其实验室提出了一维电子系统的拉廷格液体(Luttinger liquid)模型,为理解强相关的物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Jing Yan

他是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他与团队合作,用一种跨学科的方法研究细菌生物膜。通过新的成像技术,他发现了霍乱弧菌生物膜内部的自发细胞排序。他在生物膜材料特性方面的研究,带来了去除有害生物膜的创新方法。

化学

Mia Huang

Mia Huang 是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医学系副教授。她本科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皇后学院,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2012 年和 2013 年,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后研究。

目前,她的实验室主要研究与干细胞分化、肌肉骨骼和癌症相关的化学糖生物学问题。该实验室采用合成化学、质谱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阐明聚糖蛋白质生物学的基本机制。

廖伯强(Brian B. Liau)

他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副教授。他先于 2007 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后于 2013 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的实验室正在利用化学来创造功能小分子和开发新方法,并将其与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结合起来研究生物机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跨学科的、高度协作的环境,以及培养年轻的科学家。

罗龙(Long Luo)

他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卡尔·约翰逊化学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犹他大学,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后研究。他目前主要从事电催化、电分析和电合成研究,重点是探索电催化和电分析科学的新前沿。

任航(Hang Ren)

任航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犹他大学从事博后研究。

目前他主要从事纳米电化学、基础电分析化学、纳米扫描电化学方法,以及(光)电化学成像在电催化和生物方向的应用。

Mei Shen

她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化学助理教授。她获得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博后研究。在博后研究阶段,她成功地利用纳米分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对水环境中单个纳米孔的离子通量进行了成像。

目前,她的研究方向是纳米科学、电化学和神经科学,尤其是纳米生物结构的神经传递。

石玲燕(Lingyan Shi)

她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后在纽约市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她正在开发和应用新的超快激光扫描光学成像和光谱技术。这些成像技术被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细胞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药物递送和发育等。

王军鹏(Junpeng Wang)

他是美国阿克伦大学聚合物科学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探索聚合物材料的分子水平的知识和宏观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可降解高分子、机械力化学和刺激响应性材料。

朱慧源(Huiyuan Zhu)

她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在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她的研究目标是开发具有原子精确表面和界面的纳米晶体和二维材料的新合成策略,从根本上理解原子结构如何影响催化剂性能,并利用这一新知识设计用于关键能量转换和化学转化过程的优化催化剂。

计算机科学

吉米·巴(Jimmy Ba)

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他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期间师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他的长期研究目标是解决计算问题,即如何构建具有类似人类的效率和适应性的通用问题解决机器。他的研究兴趣不仅集中在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效学习算法的开发,还包括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

韩松(Song Han)

韩松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他的研究重点是高效的深度学习计算,许多修剪、压缩和加速技术已经集成在商业人工智能芯片。他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和入选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榜单。

李远志(Yuanzhi Li)

他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以后,来到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后研究。

目前,其从事深度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数据处理算法分析、凸优化算法与非凸优化算法设计等。

谭宸浩(Chenhao Tan)

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目前负责芝加哥人类+人工智能实验室。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

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以人为中心的机器学习。比如,如何使用机器学习增强人类在决策和写作方面的智能,包括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开发新的交互范式和评估设置。

伍骁迪(Xiaodi Wu)

他是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和高级计算机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也是量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联合中心的研究员。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他从事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包括量子通信、量子算法等。最近,他的团队专注于开发模拟量子计算的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

数学

陈远思(Yuansi Chen)

他是杜克大学统计科学系助理教授。他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获得了应用数学的工程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后研究。

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统计机器学习、蒙特卡洛采样、域适应和计算神经科学中的统计挑战。

Zheng Tracy Ke

她是哈佛大学统计系的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维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统计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此前她曾获得的奖项包括 ASA Noether 青年学者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奖等。

唐云清(Yunqing Tang)

她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的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此前曾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

她以算术几何与数论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得 2022 年度 SASTRA 拉马努金奖等。

田小川(Xiaochuan Tian)

她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系的助理教授。她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她的以数值分析、应用偏微分方程、非局部模型、分数阶偏微分方程和多尺度建模等为研究方向。

Jonathan J. Zhu

他是华盛顿大学数学系的助理教授。他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后研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特别是极小超曲面和平均曲率流。

庄梓铨(Ziquan Zhuang)

他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系的助理教授,目前正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代数几何上,尤其是二元几何和 K-稳定性。据介绍,其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部分支持。

经济学

李绳武(Shengwu Li)

他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他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经济理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是他的研究领域。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孙子。

马悦然(Yueran Ma)

她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她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哈佛大学。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与宏观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实证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债务合同和宏观经济影响、非金融企业的资产和生产活动、低利率和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和宏观经济的预期。此外,她对房地产和城市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也有所研究。

Guo Xu

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助理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教员研究员,以及发展研究与经济分析局的成员。此外,其还担任《法律、经济和组织杂志》的联合编辑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的副编辑。

他的研究领域是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和发展的交叉点。

地球系统科学

金伯利·拉乌(Kimberly V. Lau)

她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她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从事博后研究。

她的研究兴趣在地球历史上海洋氧化作用和地质碳循环的共同演化,主要研究显生宙缺氧的原因,新元古代海洋氧合的模式和程度,以及它们与动物进化和灭绝的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波动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地质驱动因素的关系。

参考资料:
https://sloan.org/fellowships/2023-Fellows
https://sloan.org/storage/app/media/files/press_releases/Announcing-the-2023-Sloan-Research-Fellows.pdf
https://chemistry.harvard.edu/people/brian-liau
https://clasprofiles.wayne.edu/profile/gk5120
https://cns.utexas.edu/directory/item/12-chemistry/4474-ren-hang?Itemid=349
https://chemistry.illinois.edu/mshen233
https://jacobsschool.ucsd.edu/people/profile/lingyan-shi
https://uakron.edu/polymer/about-us/our-people/profile.dot?u=jwang6&assistiveView=on&darkmode=on
https://jimmylba.github.io
https://www.scripps.edu/faculty/huang/
https://www.andrew.cmu.edu/user/yuanzhil/
https://chenhaot.com
https://www.cs.umd.edu/~xwu/
https://www.kimberlylau.com/about.html
https://www.kimberlylau.com/about.html
https://www.shengwu.li
https://bfi.uchicago.edu/scholar/yueran-ma/
https://www.guoxu.org
https://cla.umn.edu/statistics/news-events/events/seminar-yuansi-chen-duke-university
http://zke.fas.harvard.edu
https://mathweb.ucsd.edu/~xatian/index.html
https://sites.math.washington.edu/~jonozhu/
https://sites.google.com/view/ziquan-zhuang/
https://cse.gatech.edu/people/anqi-wu
https://www.wulab.bio/team
https://vivo.brown.edu/display/jli234
https://sites.bc.edu/qiongm/
https://www.colorado.edu/physics/shuo-sun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u-laboratory/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