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的研发经验,ADC不适用 | 第一现场

收藏
关键词: PD-1研发
资讯来源:研发客
发布时间: 2022-11-14

 在研发客采访中,多家企业对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近期发布的《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多次提到的“建议企业广泛开展探索性研究”表示认同。他们均表示,从小分子、抗体到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维到三维的改变,其中有大量未知需要探索。因此,PD-1抗体采用的快速跟进策略,ADC并不适用。

国内当下ADC研发,情形与数年前的PD-1抗体类似,大小公司一拥而上。据企业披露的数据,本土ADC管线排名前10的公司,拥有在研ADC数量近80个,产品主要集中于Her2等少数靶点。研发者除中小生物技术公司外,科伦、恒瑞、齐鲁、石药等大公司也悉数入局。


目前国内公司的ADC产品,多数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如此研发背景下,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发布的《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被认为有助于业界对ADC研发提前做好全面规划,帮助研发者将研究设计的遗漏点补上。


苏州宜联生物资深副总裁兼美国宜联生物CEO Alan Xu博士提到,当前还要进一步明确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是以细胞毒为基础的ADC,“有部分ADC产品,连接的有效载荷是其他类型分子,如免疫激动剂、小核酸等,这些产品与常见的以细胞毒为有效载荷的ADC,在临床研发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何不能走PD-1的老路?


从行业角度看,CDE发布指南征求意见稿,最直接原因即ADC特性复杂,不同技术平台产品的设计均各有特点。目前已有数据显示,即使是同靶点,ADC相互间特点也差异明显


例如,第一三共、科伦博泰、浙江医药、荣昌生物等均有Her2 ADC在研,对比公开的临床数据,可看出多个产品在疗效、毒性谱等方面有较大区别。指南征求意见稿也提到,在同靶点ADC上可能观察到疗效差异,如某一药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有效,但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并未取得明显临床获益;而另一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和胃癌患者中均有效。 


业内人士表示,过往PD-1抗体上很少观察到类似现象。“不同PD-1抗体虽在序列上有些差异,但观察到的疗效范围和毒性谱非常相似。之前国内不少PD-1抑制剂都在完成Ⅰ期临床研究后,就借鉴国外产品的研发经验很快启动注册研究,最终结果也证明它们相互间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差别不大。”


而ADC因多种设计因素交织,特性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设计考量点包括靶点、抗体、连接子、有效载荷和连接策略等,如靶点是否在正常组织表达、采用高亲和力还是低亲和力抗体、毒素使用高毒还是低毒类型、设计低内吞效应还是高内吞效应以及连接子的稳定程度等。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鉴于此,受访企业均提到研发过程要充分了解自身产品设计优缺点,如旁观者效应、靶点亲和力、毒素特征等,不能随意借鉴同靶点产品研究结果,而要广泛开展探索性研究。


例如旁观者效应的产生。目前第一三共解释其产品DS8201的疗效优势时,更多将其归结于此。但康宁杰瑞董事长徐霆博士说:“如果翻看第一三共早期发表的文献资料,会发现其多次提到DS8201对肿瘤微环境有免疫激活作用。”


就ADC产品如何更好地发挥旁观者效应,业界尚未形成定论。Alan Xu表示,旁观者效应同样受多因素影响,除小分子毒素本身亲脂性外,连接子的亲水疏水特性,以及小分子的释放机理同样影响旁观者效应,因此需要将连接子、毒素以及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他还提到,目前宜联生物正在探索增强旁观者效应的新途径,除了让ADC靶向肿瘤细胞靶点外,同时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包括微环境中的靶点、特定酸碱性等,让部分毒素无需排队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后释放,而是可以直接在肿瘤微环境中释放。


拓展阅读


此外, ADC的毒性谱也与作用靶点、半衰期、抗体的改造、连接子是否容易断裂、毒素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Alan Xu提到,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前研究要充分发掘,通过转化医学研究,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临床研究开展过程中,若发现新的问题,申办方也要有很好的安全控制意识和应对方案。


Alan Xu在过往工作中,曾经历过ADC技术平台升级过程出现罕见不良反应的情况。那时,公司的早期产品研发采用非定点偶联技术,同时也在尝试开发升级定点偶联技术,并为此专门成立新技术平台,开发出数个针对不同靶点的ADC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推进到Ⅰ期临床阶段。


“就在研发有条不紊向前推进时,非临床研究发现了一项此前可能忽略的严重不良反应。”Alan Xu说。


“在其中一个项目的GLP研究中,猴子用药后出现肺纤维化现象。起初以为是靶点相关毒性,但此后重复猴子实验,并使用同平台开发的多个不同靶点项目开展GLP研究,均在猴子上观察到同样的肺部现象。”Alan Xu说,“此时定点偶联平台技术被高度怀疑是导致GLP研究中安全性问题的因素,公司立马暂停全部临床研究,最终首个项目研究仅在低剂量下入组了一个病人,没有产生严重后果。”


这件事一直提醒着Alan Xu要特别关注ADC平台技术可能产生的独特安全性风险。


广泛探索下的企业ADC研发策略


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到“广泛开展探索性研究”,亦被企业理解为ADC研发要尽可能追求差异化,避免再度出现同质化扎堆局面,这也有助于推动产品研发国际化。


差异化研发可以从给药方案探索入手。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到,“合理给药策略是影响ADC药物获益风险特征的关键因素,要尽可能探索ADC药物以及各组分的PK/PD,及其与药物疗效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传统肿瘤药临床研究探索到最大耐受剂量(MTD),即可指导后期临床开发用药。但对于ADC,MTD只是剂量探索的框架,更重要的是找出临床推荐优化给药方案,如采用分多次低剂量给药相比一次性高剂量给药,在药效相当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达到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Alan Xu提到。


历史上,曾有ADC药物通过改变给药方案起死回生。


全球首个上市的ADC Gemtuzumab ozogamicin,目标适应症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其首次获批给药方案是9mg/m2, 14天后重复给药1次,结果因可能导致肝静脉闭塞性疾病等严重不良反应被FDA增加多项黑框警告,并于2010年退市。


但随后,Gemtuzumab ozogamicin改变了用药方案,于2017年再度成功获批,新用药方案采用1、4、7天3mg/m2给药,由于安全性较好,产品新获批适用人群由原先60岁以上不适合化疗的AML患者,扩展到普通成人甚至儿童患者。另有研究还发现,该药使用剂量2mg/m2就可实现CD33靶点充分占据,结合药物半衰期,选择低剂量短间隔给药是更好的给药方案。


在实际研究中,ADC剂量探索存在较大困难。ADC进入人体会裂解成3个部分,各成分都有不同的PK/PD特征。Alan Xu表示,事先要考虑好监测及检测的指标设定,充分了解ADC各组分的PK/PD,其次要了解各组分PK/PD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同时,大分子抗体的ADCC效应、免疫原性等也不能忽视。


目前亦有公司通过新技术开发展现产品差异化优势。国内不少ADC研发,都以第一三共的DS8201及其技术平台作为对标,但实际上DS8201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尤其在安全性方面。DS8201在多个适应症中被发现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FDA将此列入黑框警告,而同平台开发的其他靶点ADC也存在类似现象。


徐霆提到,当前ADC实现毒素与抗体连接,主要采用基于巯基的抗体偶联反应,或者基于赖氨酸的抗体偶联反应。基于巯基的偶联要打开抗体上的4对二硫键把毒素挂上去,因此通常均一偶联的产品药物抗体偶联比(DAR)是8。但巯基偶联过程的马来酰亚胺-巯基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因此容易存在毒素脱落现象,而游离的毒素进入体内,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康宁杰瑞就此开发出新的ADC偶联技术平台,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其让抗体表面的糖分子与毒素连接,利用生物正交反应加Click反应,将毒素连接到抗体的糖基上,该技术通过对糖结构的改造还可调节毒素的偶联数量,目前能实现1~4个载荷的偶联控制。


“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发现DS8201在血浆中放置3个星期,就有一半的毒素脱落,但我们ADC平台生产的产品,毒素脱落很少,目前产品在猴子研究中也没有观察到间质性肺炎发生,新偶联技术有望实现更好的产品稳定性。徐霆提到。


目前康宁杰瑞利用该技术平台开发的靶向Her2不同靶位的双抗ADC JSN003,已在澳大利亚启动Ⅰ期临床并入组多例病人,未来将在临床研究中获得更多安全性和疗效数据。


拓展阅读


国内公司在ADC新药研发方面与国际公司的合作更加紧密,从去年起,有多项产品对外授权。


去年8月,荣昌生物与Seagen达成维迪西妥单抗授权协议,其中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可达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创造了中国单药海外授权金额的新纪录。今年科伦药业两度与默沙东牵手,将公司包含Trop2-ADC在内的两款ADC药物全球开发权益授予默沙东,交易总金额超过22亿美元。以外,还有多禧生物、石药巨石生物等研发的多款ADC药物实现对外授权。


拓展阅读

对于新兴生物医药公司,宜联生物同样也在与国内外相关公司洽谈技术平台合作。“我们可以借此开展更全面的技术探索,将宜联平台技术运用于更多靶点和疾病,同时也将就此降低公司产品的研发成本。”Alan Xu表示。




总第1756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
www.Pharma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