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链”铸平台 助企逆势再增长 乐清打造智能电气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收藏
关键词:
打造
资讯来源:创新温州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0-10-27
今年以来,乐清聚焦电气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紧抓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智力协同”为核心,“企业协同”为基础,“平台协同”为支撑,“部门协同”为保障,突出“产业前沿技术研究、行业共性难题解决、中小企业个性服务”三大着力点,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创新作用,在助企纾困中推动电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智力协同”为核心,组建一流队伍,建强中心助企“人才链”。
一是组建高级专家队伍。
借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资源优势,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院所中,物色与智能电气产业紧密度高、拥有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成果的高级专家,作为创新成果的“源头”。目前,已选聘西安交大管晓宏院士、浙大余官定教授等高级专家36名,形成高级专家库。
二是组建全职工程师队伍。
针对智能低压电气等10大产业子集群的共性问题,与智联招聘、猎聘网等高端猎头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从国内电气标杆企业、科研院所中物色顶尖工程师;举办“智能电气工程师全球招募”活动,加大海外高级工程师招引力度,做强中心技术研发实力。目前,集聚了萧又专(MUNRO授权精益设计L1认证专家)、杜航(ACI国际认证质量总监)等海内外顶尖复合型全职工程师10名。
三是组建兼职工程师队伍。
由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正泰集团、天正电气等企业组建“智能电气产业联盟”,针对产品创新技术需要,从联盟企业中选聘工程师兼职参与中心合作研发,按照实际参与程度给予兼职工程师适当薪酬补助,目前已集聚工程师143名。

以“平台协同”为支撑,打造一流场地,补强中心助企“硬件链”。
一是打造核心区块。
在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智能电气高新区打造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核心研发场地,根据项目需求,在核心区设置5G无线应用实验室、国际解标对析中心等12个相对独立的研发空间,满足不同项目同时进驻研发需要;并配备可容纳300多人的路演大厅和图书馆等空间,兼顾路演、培训等功能。
二是集成平台资源。
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工业设计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参与创新,为企业提供设计、检验、测试、认证等“一条龙”服务。特别是中心CB认证服务,其检测报告受到世界54个国家认证机构的认可,实现“一证通全球”,成为“温州电气”通往世界的绿色通道。
三是强化设备支持。
根据项目研发需求,精准购置高端精密制造和智能电气公共研发测试设备,其中第一批价值750万元的电气实验室、电气行业混合云平台等设备已完成评审并启动采购程序,即将投入使用。同时,搭建检测共享中心,以行业龙头企业特色检测设备和检测资质为基础,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提供便捷的检测支持。
以“企业协同”为基础,搭建一流体系,做强中心助企“研发链”。
一是收集智能电气技术难题。
通过“线上”搭建乐清智能电气网络交互平台,“线下”组建“智能电气企业联盟”,“线上+线下”收集行业共性难题和企业个性问题,制订“急需破解难题清单”,中心工程师参与研发破解,引导联盟成员共用人才、共投资金、共用设备、共建渠道、共享成果,引导企业全程参与研发创新。目前,已有联盟企业54家,筛选“急需破解难题清单”共涉及58项技术难题。
二是承接高校院所科研成果。
中心按照“1名高级专家+N名全职工程师+N名兼职工程师”组建团队,推动高级专家前瞻性、引领性科研成果从“0.5到1”转化落地。目前已组建首批5支队伍,初选科研成果67个。其中浙大余官定教授领衔的嵌入式软件和数据上云技术项目,与温大乐清工业研究院、上海电科所等单位协作,会同巨邦电气、华通机电等本地企业一起攻关,成功研制出符合智能配电网要求的通信模块,预计2021年可为乐清国网低压智能 配电网新增20亿产值。
三是集聚全球智力破解攻关。
面向全球发布智能电气产业“揭榜挂帅”活动,首批20个关键核心技术,总榜额达2.33亿元,吸引全球750万人在线观看。目前,已有24个人才(团队)报名揭榜,17个项目与企业洽谈中。

以“部门协同”为保障,创新一流机制,增强中心助企“保障链”。
一是构建部门协同机制。
以中心作为部门资源流动的“连接器”,在经信、科技、人社等重要涉才部门和柳市、虹桥等工业强镇设立人才工作科,建立落实人才工作联席制度,细化“部门为人才办事清单”,集结力量把工程师需求解决好、把企业需求满足好。
二是推行项目准入机制。
组建由专家、工程师、企业负责人以及经信、科技等部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科研成果从技术引领、企业需求、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核准后才能入驻研发转化。前期67个科研成果,首轮直接淘汰30个,37个进入次轮等待落地转化。
三是落实经费奖补机制。
注重在后续运行、人才引进、项目落地、设备采购等给予中心全方位经费补助。特别是乐清市级财政将划拨5600万元, 按照“头三年每年1000万、中四年每年500万、后三年每年200万”标准投入运行经费,单列考绩奖金对中心工作出色的工程师进行奖励;每年再投入10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确保中心持续稳定运行。
来源: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