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丨“把耽搁的研发进度抢回来!”徐汇科技企业加速复工复产

收藏
关键词: 研发
资讯来源:今日漕河泾
发布时间: 2022-06-09



编者按:







近日,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的漕河泾开发区陆续“重启”。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园区企业复宏汉霖、安必生、商汤科技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他们在相关部门的指导、服务和保障下,开足马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力发挥各自领域内的核心优势,力争把疫情耽误的进度抢回来,把产能和研发力量提起来。





“希望物流尽快恢复,让我们生产的药品能顺利运抵所有有用药需求的地方。”



两个月的静谧之后,位于徐汇中环线附近的漕河泾开发区公园,正在恢复往日的生机。


这里是开发区白领们休闲放松、运动健身的“心水”之地。而围绕这片4万余平方米的绿地,则是上海市区分布最密集的科技研发企业。他们来自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上海重点产业领域。当下,这些企业更有着一个相同的目标:把疫情耽误的进度抢回来,把产能和研发力量提起来。




重启节奏,保障生产链不断供

复宏汉霖的办公地之一位于虹梅路凯科国际大厦,向窗外远眺,越过中环线,就是生机勃勃的漕河泾开发区公园。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复宏汉霖的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目前已在中国上市5款药品,公司成立12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体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平台和全球创新中心。



汉曲优(曲妥珠单抗)和H药 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是复宏汉霖的两款重磅肿瘤治疗产品。其中,H药于今年3月2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企业为此成立了免疫肿瘤事业部,集结了一支超200人的销售团队。


疫情的突发打乱了新药推广和上市的节奏。而更亟待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疫情期间保障全国患者的用药不断供,维持药品的生产。


复宏汉霖遇到的难题并非个例。为此,今年4月,徐汇区科委针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领域企业生产研发需要,迅速成立了一支工作专班。专班负责牵头联系属地街道、园区责任单位,从企业提出申请、正式复工复产到后续的防疫管理,提供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和保障。


“我们是第一批市级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很及时!”4月,复宏汉霖被纳入上海首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事实上,早在3月疫情发生后,企业就进入紧急管理运营状态。为保障生产研发进度,复宏汉霖位于徐汇的生产基地需增加一部分工作人员。得知企业用人的迫切诉求,徐汇区虹梅街道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提供了员工复工复产申请备案和电子复工证申领的支持。



3月11日,复宏汉霖组织部分员工进入厂区闭环管理;3月30日,徐汇、松江两大基地近400名员工启动封闭生产;5月下旬,两大基地共有700多名员工驻厂值守,在正式复工复产前肩负起“生产链不断供”的艰巨使命。


生产链有了支撑,新药发货就有了关键保障。在H药拿到上市批文后的第4个工作日,复宏汉霖顺利将产品发往全国30个省的100多座城市;上市一周内,H药在全国多地实现首处落地,特殊时期尽全力满足肿瘤患者的用药需求。




以点带链,实现上下游协同

同为生物医药企业,在上海安必生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漕河泾开发区齐来科技园的总部和研发中心,22位研发人员已经于5月初率先复工,涵盖研发总监、药物制剂研究、药物分析研究、EHS管理等多个岗位。



成立于2007年的安必生在上海共有65名员工,拥有先进的药物制剂小试、中试和分析实验室,不仅是国内首批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营业执照的药品研发机构,也是首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B证)的研发单位。具备药品研发和生产“两条腿走路”的能力,意味着企业的事业版图能够持续做大做强,但疫情期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来自更多维度。


上海本轮疫情前,安必生在研项目有20余个,拟上市推广的产品包括盐酸安非他酮24小时缓释片、艾司奥美拉唑镁干混悬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企业负责人介绍,上述产品均处于审评阶段,受疫情影响不大,但在研项目因疫情封控等原因,相关的研发实验不得不中断了1个月零1周。


30多天的进度影响,在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中看似沧海一粟,但在上市前的关键时刻,往往一刻都耽误不得。为此,疫情以来,上海市药监局、上海市经信委、徐汇区科委以及虹梅街道的工作人员始终与企业保持沟通,帮助安必生于5月初率先恢复研发生产。



更广泛的影响来自于产业链。安必生目前上市的产品均为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模式,即公司拥有产品,委托位于杭州、青岛、石家庄、天津等地的受托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疫情中,所有产业链配套的质量、生产计划、物流采购、销售、财务等方面的人员,在居家办公期间都要克服种种困难,保障国家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和已上市产品的供应。


“虽然研发人员通过电话、视频,可以远程指导位于泰州江苏医药城的子公司开展产品技术转移、生产和检测工作,但相比现场指导,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安必生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实验室研发所需的物资采购和物流也有所滞后。


此外,企业遇到的挑战还包括研发人员未能及时到工厂出差指导技术转移,部分研发和生产设备未能按计划到货。上游生产设备不能按期交付、原材料暂不能及时供应、交通和物资运输等问题,也时刻考验着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等多个环节。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中提到,上海将支持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同时将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共同保供强链。这让上海药企看到了加快打通产业链的好消息。


“希望物流尽快恢复,让我们生产的药品能顺利运抵所有有用药需求的地方,保证患者用药。”一名企业代表感慨。




技术迭代,夯实数字抗疫底座

5月以来,徐汇区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四大战略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通过“需求早排摸、服务早上门、链条早打通、审核早介入、隐患早排除”,分批分类、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记者了解到,提出申请的企业都有专属的复工复产微信群,可获取政策解读、复工流程指导、书面审核、实地检查、审批实施、线上制证等服务。企业的防疫物资采购、核酸检测、数字哨兵采购等需求,也可借助这一“一企一群、组团服务”的模式完成。



这其中,集纳了佩戴口罩识别、人体测温、健康码核验、疫苗接种查询、核酸结果查询、电子证照、抗原结果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商汤“数字哨兵”便捷通行系统,已经在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等多处使用。而作为数字哨兵技术的供给企业之一,总部坐落于漕河泾开发区的商汤科技,自身也面临着复工复产的需要。


5月下旬,首批来自商汤智慧城市、智算中心、智慧诊疗、智能汽车、产研创新、运营管理、IT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正式复工。


“复工前,商汤疫情防控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外来物品消杀、核验健康码、核酸检测报告等环节。”商汤科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首批员工复工前,外形犹如一艘巨舰的商汤总部大楼保持了自然通风状态,每天两次开展一次全面的环境消毒。办公区域严格执行分层、分隔断的人员分区管理,通过设立临时隔档、控制面对面会议人数、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竖起企业疫情防控屏障。



在位于临港的商汤智算中心(AIDC),一支约30人的运维团队已经在封闭状态下奋战2个多月,在疫情期间为商汤短时间内推出和迭代多种抗疫解决方案奠定了底层基础,并承担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科研及城市管理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功能。


在企业运用科技力量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时,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集中资源,加速推进区域内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科技载体有序复工复产,加快研究制定助企纾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切实做到稳信心、稳市场。




编辑:今日漕河泾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