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前沿,引领实践丨2021 V1 NCCN指南更新,MCL治疗迎新突破!

收藏
关键词: 治疗新突破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1-05-06

2021年4月25日在武汉举办了湖北省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双产品医保上市会,会议也很荣幸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的张利玲教授进行了套细胞淋巴瘤(MCL)治疗最新进展的分享。

为了更好地传递学术前沿,我们特邀张利玲教授,聚焦于NCCN新版指南中MCL的治疗更新进行要点解读。





专家简介



张利玲教授


医学博士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淋巴瘤病区主任

CSCO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张利玲教授


2021年1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淋巴瘤指南[1]立足于学术前沿,及时吸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2021.V1),开启了淋巴瘤规范化诊疗新的篇章。在此之中,我们也有幸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抗癌药物、中国创新治疗方案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认可,如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治疗板块,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单药方案也被推荐为二线治疗优选。



MCL治疗瓶颈亟待突破,BTK抑制剂开创治疗新局面


张利玲教授: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位列我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的前10位,且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MCL是B细胞来源的侵袭性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结(NHL)的3%-10%。[3]MCL好发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超过60岁。由于疾病进展迅速,患者在诊断时通常已处于进展期,多数伴有结外、外周血和骨髓侵犯。虽然传统化疗方案对初治的MCL患者有效,但患者常常出现早期复发。基于疾病的快速进展,并受限于传统化疗及免疫治疗有限的治疗效果,多数MCL患者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4年,部分MCL患者在诊断后6个月内死亡,生存时间10年以上的MCL患者仅占8%。更值得关注的是,MCL患者多需面对较严重的化疗等治疗不良反应,生存获益亟待满足。近年来,针对MCL的治疗探索是临床的研究热点,新药的不断研发与突破也为M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NCCN指南更新,照亮MCL治疗新航向


图1:2021 NCCN B细胞淋巴瘤指南[1]

张利玲教授:2021年的最新版NCCN 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及临床实践,相较于2020年版的指南,对于MCL的一线诱导、二线及后续治疗等推荐进行了更新。[1、4]

一线诱导治疗

在高强度治疗中,增加了“利妥昔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序贯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在低强度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备注2更新为“VR-CAP,RBAC500后不使用维持治疗”。

二线及后续治疗

将先前的患者分类“对先前化疗的反应持续时间少于预期mPFS、对先前化疗的反应持续时间高于预期mPFS、意向进行移植的部分反应(PR)”删除,重组的患者治疗方案推荐包括:①“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阿糖胞苷(RBAC500)(如果先前未曾使用)”作为2A类推荐;②维奈克拉从“首选”更改为“有用”,“±利妥昔单抗”为添加;③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如果先前未曾使用),从首选更新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并更改为“+利妥昔单抗”;④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从首选更新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⑤伊布替尼,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2B类推荐)和维奈克拉+伊布替尼(2B类推荐)更新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删除了①苯达莫司汀、硼替佐米和利妥昔单抗(2B类推荐);②PEPC(泼尼松、依托泊苷、达卡巴嗪、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2B类推荐);③RCHOP或VRCAP(若未曾使用过)的2B类推荐。

第三线治疗

在第三线治疗标题下阐明了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仅在化学免疫治疗和BTK抑制剂治疗后考虑应用;同时添加了脚注内容:尚未证实阿卡替尼和泽布替尼对具有BTK C481S突变的伊布替尼难治性的MCL有效;对于伊布替尼耐受不良的MCL患者已成功使用阿卡替尼或泽布替尼治疗,且无复发症状。


BGB-3111-215研究:泽布替尼为R/R 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疗效及安全性的双重保障


张利玲教授:BGB-3111-215研究[2]是一项评价不能耐受伊布替尼/阿卡替尼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泽布替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单臂、多中心2期研究,根据其在2020 ASH公布的数据,如图2所示,在32例入组的前线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治疗不耐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66例与不耐受相关的不良事件经泽布替尼治疗后,58例不良事件没有再复发,占比高达88%;在仅有的8例复发不良事件中,7例(88%)患者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较应用其他BTK抑制剂时降低。之前所有的4级不良事件,经泽布替尼治疗后均未再出现。

图2:BGB-3111-215研究数据[2]


总结

鉴于淋巴瘤领域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针对淋巴瘤治疗的探索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方向。可喜的是,在领域内专家同道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淋巴瘤治疗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了及时将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国内外的指南也在不断变迁。此次NCCN新版指南的及时更新调整,为临床诊疗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药物、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将为我国众多的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可及的希望。未来,也期待我国的民族医药企业能够继续锐意进取,不断研发出更高效、安全的新药,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B-Cell Lymphomas NCCN Guidelines V1 2021.

2.2020 ASH Abstract 2947.

3.商春雨, 等.套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白血病·淋巴瘤, 2020,12(29), 710-713.

4.B-Cell Lymphomas NCCN Guidelines V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