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未过评企业退出市场,最艰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收藏
关键词: 过评
资讯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0-09-05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子非鱼


近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出通告,对部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做出暂停采购的处理。

这些品种包括阿奇霉素片、布洛芬颗粒、氯氮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盐酸氨溴索片等5个品种,涉及19家药企,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上药信谊、齐鲁、山德士、现代制药等。



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采购环节过评企业达到或超过3家时将暂停未过评企业的采购资格,江苏省正是按此规定作出处理的。


目前,一致性评价工作加快速度,据医药云端工作室不完全统计,至今已超过1100个药品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包括一些注射剂品种,但至今未启动过评的企业将近80%,处于观望或放弃状态。


一致性评价的推进,不仅为国家带量采购创造了可实施的前提,也给仿制药企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集采在上海开标,共有189家企业参加,258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申报,产生拟中选企业125家,拟中选产品191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98%


拟纳入56个品种、涉及300多个品规——第三批国家集采最终有55个品种采购成功(拉米夫定流标)药品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至此,纳入到国家带量采购的品种达到 112 个。

此前坊间流传一份所谓的国家医保局对未来带量采购的研讨会内容,显示到2022年,将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纳入500个品种进行带量采购,一时间此“消息”让业界震动,500个品种目录让相关人士胆战心惊。

事实上,这份目录有很大问题,根本经不住推敲。医药云端工作室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认为,该份名单中有17个重点监控品种赫然其中,并有79个独家品种,不论是在带量采购的精神还是在招标法律法规上都站不住脚。

不过,具体品种存疑不代表带量采购不朝此方向进发,实际上,国采112个品种加上地方各级带量采购的200多个品种,至今已经接近400个品种已经纳入带量采购的范围,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到2022年纳入的数量或将超过500个。

因此,对于全国3300多家制剂生产企业而言,未来的路只有一条:通过一致性评价!再别无他路。

接下来,过评后企业数量达到或超过2家,将大概率进入国家带量采购,价格降幅超过50%已经成为常态。而未过评的企业,销量大竞争充分,也将会被地方纳入带量采购;而在存量市场上,当未过评企业遇到过评企业数量达到或超过3家,将触发暂停采购的“突然死亡”机制;而当同类品种过评后三年内必须过评,否则将不予再注册---等于宣告该批文的最终死亡。

从这个意义上说,业界此前颇为流传的“不过评等死,过评找死”说法可以休矣!当然,带量采购带来的价格崩塌是否合理另说,1分5的二甲双胍能否经得住政策和市场的检验可以观察,但一致性评价是医药行业发展前进的积极力量与时代发展的方向一致,不可逆转。

对于大多数仿制药企业来说,营销层面的调整是不大可能解决问题的,顶多是在一致性评价的3年内、带量采购的1-3年采购期内的战略性撤退中的应对之策。

药企应该从行业发展周期看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看问题,甚至要跳出医药行业从全行业乃至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看问题。营销转型是暂时的、战略层面的转型才是长期的。在未来的3-5年内,行业将在整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局之下经历自身痛苦地转型,没有哪家企业和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觉得好看、有用,欢迎转发

“在看”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