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次发现!细胞竟然也有“洁癖”,能自产“洗涤剂”,让细菌无处遁逃

收藏
关键词: Science
资讯来源:生物探索
发布时间: 2021-07-20
现如今,各类杀菌清洗剂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因去污快、使用方便备受人们的青睐。近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细胞像很多人一样,竟然也会用“洗涤剂”来抵御细菌。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了人体细胞内具有“洗涤剂”功效的保护性蛋白。相关研究以 A human apolipoprotein L with detergent-like activity kills intracellular pathogens 为题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文章指出,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 APOL3 ”蛋白质,可以通过溶解细菌膜阻止细胞感染,从而实现细胞自主免疫


DOI: 10.1126/science.abf8113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特化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它们就像一群“保镖”,可以保护人体健康,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如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甚至可以预防癌症的形成。但当这些特化细胞被动员的同时,警报信号也会惊扰到正常细胞,身为正义的一方,面对外来入侵者,正常细胞固然不会坐以待毙,可它们到底是如何抵抗病原菌的呢?

众所周知,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而干扰素是时当机体感染病毒时, 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 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免疫因子。


沙门氏菌(绿色)等微生物感染人类细胞

因此,研究人员利用沙门氏菌菌株感染了人体内的非免疫细胞,发现警报信号“干扰素 γ(IFN-γ)”会促进非免疫细胞分泌一种蛋白质,以阻止沙门氏菌“接管”人体细胞,为了揭开这种蛋白质的神秘面纱,该研究团队基于CRISPR-Cas9技术筛选了19000多种人类细胞基因,最终锁定了“ APOL3 ”

人载脂蛋白L3(APOL3)是一种关键的效应蛋白 ,遍布于人体的全身,其杀菌机理与清洗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性污垢乳化类似,一部分被水吸引,一部分被油脂吸引。


APOL3的负染色电子显微镜检查

当然,APOL3去除的不是衣物上的污垢,而是由脂质分子组成的细菌内膜,当 APOL3 靶向 IFN-γ激活细胞内的病原体时,APOL3会对细菌内膜 (IM) 造成致命的伤害

研究指出,当APOL3与干扰素刺激基因 (ISG)编码的蛋白质协同作用时,鸟苷酸结合蛋白 1 (GBP1)会扰乱外膜(OM)抗原的通透性屏障,使APOL3进入细菌内膜,并对细菌进行致命一击


APOL3 通过外膜 (OM) 到达内膜 (IM)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John D. MacMicking博士表示:“整个除菌过程是高度选择性的,APOL3 避开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而是针对细菌喜爱的独特脂质。”

面对外来入侵者,免疫系统变得日渐强大,逐渐进化出了多种途径抵御外敌,未来,期待这项研究会为人类细胞抵御感染提供新的见解。

End


参考资料:

[1]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3/6552/eabf8113

[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7/210715142350.htm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往期精选


围观

热文

热文


热文

热文

医药

免疫疗法 | 生物仿制药 | 疫苗 | 耐药性 | 药物靶点 | 健康生活 | 药企新闻 | 药物盘点 | 制药技术 | 药物副作用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肠道微生物

医疗器械/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 医疗器械  | 生物纳米  | 3D打印  | 基因检测  | 单细胞测序  | 基因编辑  | 辅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准医学

政策
抗癌药  | 4+7带量采购  | 耗材  | 备案制  | 注册人制度  | 健康中国  | 新版基药目录  | AI医疗器械  | 远程医疗  | 同股不同权

市场/资本
IPO  | 融资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创板  | 创业板  | 研发投入  | 收购  | 市场&消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