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科连锁深陷危机!曾被软银连续投资

收藏
关键词: 投资儿科
资讯来源:看医界
发布时间: 2021-05-07


近日据《看医界》获悉,知名儿科连锁妈咪知道深陷危机,线下诊所批量倒闭,严重亏损,部分员工通过法律途径索要“欠薪”,创始人也被限制高消费……



作者|陈朝阳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医疗创业难,儿科创业可谓难上加难!


近日据《看医界》获悉,知名儿科连锁妈咪知道深陷危机,严重亏损,线下诊所批量倒闭,部分员工通过法律途径索要“欠薪”,创始人也被限制高消费……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击,根据《看医界》传媒联合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调研发布的《2020中国诊所疫情期间运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年1-5月份,超半数诊所的门诊量被腰斩,近半数诊所收入降幅超七成,超半数诊所现金流紧张……而儿科更是重灾区。


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并不是所有医疗创业项目都能够挺过这场危机,线下快速扩张的妈咪知道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妈咪知道主推“OMO”(线上线下融合)的医疗服务体系、赋能医生创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此番多家线下门店关停,对妈咪知道而言,或许意味着原本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均难以落地走通。



曾被软银看好,并连续投资的儿科项目


公开报道显示,“妈咪知道”隶属于深圳医信科技,从线上起家,赶上互联网创业的风口,在线上快速崛起。


项目创始人梁亮曾是美国Aramark公司医疗市场的前运营总监。2013年,梁亮在美国杜克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半年中,深刻感受到了中美医疗在就诊体验、服务流程、医患关系等多方面的差距。回国后不久,梁亮放弃了外企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找到当时还在腾讯的张忆(两人为发小),一起创办了医信科技,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改善中国的就医体验和增进医患信任,这也是公司名字“医信”的由来。


具有“大厂”背景的创始团队,在妈咪知道日后进行商务合作,实现线上流量激增方面发挥了作用。


不过,最初团队瞄准的是“智慧e院”项目,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创业公司并没有太大优势,这个项目接近夭折,医信科技创始团队决定转型母婴市场。


这一次转型让医信科技获得了重生,并在线上母婴领域站稳了脚跟。


一位医疗领域投资人告诉《看医界》,妈咪知道这个项目在当时很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创业团队背景、母婴领域都是加分项。


妈咪知道是软银中国在华投资的首家医疗项目,并接连三轮加注。


2015年1月,妈咪知道获得来自软银中国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年5月获得来自晨兴资本和软银中国的1000万元A轮融资,APP推出半年用户突破100万。



截止2019年,在线上,妈咪知道母婴健康咨询平台,独家签约3000名重点城市三甲级医院产科、儿科医生,累计服务超过660万妈妈用户,日均问诊量20000例。


押宝线下,2年开了8家诊所


2018年是妈咪知道的高光时刻,在线上流量方面,妈咪知道呈现出几何式增长。同年6月,妈咪知道宣布获1.5亿元C轮融资,开始押宝线下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


“线上流量其实并不能带来可观现金流,从线上到线下,实现流量转化,成为当时互联网企业的普遍选择。”上述投资人告诉《看医界》。


C轮融资的投资方软银表示,妈咪知道作为行业内具备线上流量优势和线下快速拓展能力的团队,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市场领头羊的有力竞争者。


获得融资之后,妈咪知道在开诊所这条道路上快速推进。


梁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医疗的本质上看,线上最多能解决40%—50%的问题,更多的情况还是要去线下。只有采取如此“重”的方式,才能深入地理解医疗行业。妈咪知道儿科诊所根据面积配备20—50人不等,在盈利方面,主要来源于线下诊所,而在线问诊和付费课程仅占10%到20%。在收费标准方面,妈咪知道相较公立医院价格约高出20%—30%。


2017年,妈咪知道首家自建自营的旗舰诊所在深圳开业。2年之内,妈咪知道已完成深圳、广州、上海、北京8家医疗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布局。



官网介绍显示,妈咪知道儿科诊所参照JCI国际化标准服务体系,开设儿童保健、儿内科、口腔科、耳鼻喉、儿童营养、儿童心理、皮肤科、眼科等综合性儿童医疗健康服务,为0-1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护航。


月薪3万的儿科医生讨薪


在2018年高光之后,“互联网+医疗”市场领头羊有力竞争者的妈咪知道就开始显露疲态,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公司陷入一系列法律诉讼、相关业务被暂停。


2020年11月,梁亮不再担任深圳市医信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公司旗下诊所的招聘信息也停留在2019年。


作为深圳首家以游戏为主题的儿童齿科中心,占地300多平米的妈咪知道儿童齿科中心,妈咪知道第七家线下实体诊所也陷入破产。



此外,北京医信儿科诊所有限公司、广州医信儿科门部有限公司被注销。


尚未注销的妈咪知道旗下的上海壹信儿科门诊部有限公司则名存实亡,陷入与多名员工的欠薪诉讼纠纷之中。


裁判文书网显示,李某医生于2019年10月8日进入上海壹信儿科门诊部有限公司任儿科医生,月薪由基本工资22,000元、绩效奖金3600元及线上问诊提成组成,2020年2月10日向妈咪知道提出离职。


上海壹信儿科门诊部有限公司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称李某月薪为税前22000元,公司严重亏损、经营困难,其正积极解决员工薪资问题,希望给予时间。


此外,上海壹信儿科门诊部有限公司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020年4月,妈咪知道深圳儿科诊所业务被宣布接入企鹅杏仁。


天眼查显示,因为涉及多起法律诉讼,创始人梁亮被限制高消费。


线上流量并不等于现金流


在线上风生水起的妈咪知道,在资本和流量双重利好之下,也没能玩转儿科诊所市场。


曾任职于新世纪医疗集团、首都医疗集团,长期关注儿科医疗市场的易亮向《看医界》表示,“儿科诊所并不是好做的生意,儿科连锁诊所更是不好做的生意。儿科诊所只做普通全科,没有特别强烈的市场需求,连锁诊所需要具备很高的品牌资源。”


易亮认为,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已不可逆转的进入低出生率阶段,新生儿出生数量持续下降。此外,疫情的到来,儿童常见病减少,儿科诊所的就医需求在萎缩。“做儿科连锁诊所很难有出路,如果开‘夫妻店’,小而美没有问题,做投资没出路。


妈咪知道被资本方看好,并压宝线下很重要的“底气”是线上流量。


圆和医疗运营总监周璐靖则认为,互联网和线下医疗实体是不一样的“玩法”。


周璐靖向《看医界》表示,“线上的优势是线下的劣势,但从价格来看,线下问诊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要高于线上。互联网模式是轻资产,线下实体是重资产,从线上到线下不如从线下到线上,实体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来扩大客户触及面。”


易亮认为,应综合考虑、看待流量,不能看到数字泛泛而谈。“从线上到线下肯定可以走通。关键是要搞清楚线上流量,如果线上流量分布在10个省,100个城市,线下布局就很难聚拢用户。搞清楚线上用户线下分布密集程度,这很关键。


能做的太少,去做的太多,周璐靖这样形容儿科诊所市场。


易亮表示,“从经营角度来看,儿科是获客入口不能是经营入口,天花板很低。做儿童全科客单价不高,门店的运营成本很难摊平。做儿童齿科、眼视光等专科客单价高,不过竞争激烈。其实儿科诊疗市场蛋糕已经分掉了,大的公立儿科医院形成了区域虹吸效应。儿科诊所基本上不能形成服务链闭环,很多检查不能做,比较成气候的是儿科医院。”


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妈咪知道线下布局诊所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6年,妈咪知道儿科开始了线下布局,此时B轮融资很难保证到位,公司资金链几近断裂。据说梁亮顶着巨大压力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来维持公司运转。


当年3月,复星锐正、晨兴资本、软银中国、山楂树资本的1亿元B轮融资终于到账,妈咪知道顺利渡过了危机。


如今,能拯救妈咪知道的恐怕还只能是资本。但2018年融资之后,深陷危机的妈咪知道就再也没有了融资信息披露。(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END
2021全国互联网医院大会报名了!

后疫情时代,医院、诊所、医生集团经营管理如何借势互联网突破困境、突出重围?5月23日,由2021上海医交会专家委员会指导,看医界传媒、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主办,张强医生集团等协办的  2021全国互联网医院大会暨首届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营高峰论坛  将在上海举行,并设置互联网医院赋能展区,欢迎报名参会交流!

参会咨询: 朱老师 18049914523;胡老师 13671711945(均可添加微信);您也可以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咨询报名,或可以点击文末 下角 " 阅读原文 "了解详情或咨询报名,会务组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诚邀】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看医界” 。投稿邮箱vistamed@126.com  / 小编微信:kanyijie2020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及转发朋友圈)


喜欢就奖励看医界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