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体外诊断网
作为疫情后率先正常举办的IVD行业盛会,火爆的2021年第18届CACLP(重庆)博览会带给我们最大的观感就是:虽然荧光PCR相关装备余热未消,但在大型三甲医院纷纷上马精准医学中心的背景下,数字PCR、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NGS)、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关注度明显更高。
肿瘤诊断作为精准医学中心产值最大的检测项目之一,在国家2021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允许医疗机构使用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条例的松绑之下,我们认为肿瘤诊断极有可能成为医院自建精准医学中心的第一个市场爆发点,而爆发的路径将是从原来的“院外送检模式”快速转变为“院内自检模式”,这一模式的转变将带来对CTC、数字PCR和NGS检测平台大量的需求。
目前肿瘤的精准诊断主要集中在靶向用药、免疫治疗和动态监测上,这次在展会上隆重亮相的深圳晶准医学,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肿瘤精准医学中心”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其“CTC+数字PCR+NGS”三大平台的组合,基本覆盖了肿瘤精准诊断的三大需求,到他们展台上咨询的客户络绎不绝,特别是他们的CELLOMICSTMCTC100肿瘤动态监测平台,采用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双双突破90%,打破了整个行业十多年来因为灵敏度太低不被临床认可的局面;
而且该平台还真正实现了从CTC到PCR基因检测或NGS单细胞测序的应用流程,并可拓展应用于全基因组测序、体外培养及药敏评估等,突破了临床医生一直以来对CTC“只能计数、无法应用到下游、意义不大”的固有认识,获得了国内众多顶级三甲医院的认可。
同时,作为全面诊断肿瘤病人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的主要工具—NGS平台、也是肿瘤精准医学中心最核心、竞争最激烈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晶准医学同样推出了傲视群雄、国内唯一的“一管同步双检”技术方案,基于全球专利的PANO-seq®技术,采用单端锚定PCR法进行同步建库和基因扩增,大大提高了短片段核酸利用率,全面覆盖已知和未知融合基因靶点,与大多数只检测ctDNA的技术平台相比PANO-seq®平台可以多检出12%-16%的基因融合事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精准用药靶点!据悉,该技术方案已被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写进了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20红宝书之中,是目前肿瘤基因测序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之一。
而本次展会关注度最高的国产数字PCR,主要应用在肿瘤病人的靶向用药检测方面,虽然没有NGS检测那样全面,但其绝对定量的功能却是目前检测已知肿瘤基因突变最精准的工具之一,目前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型三甲医院的科研利器。
这次晶准医学展出了国际首创、不需要芯片的晶点TM微滴式数字PCR,在液滴生成有效率、检测精确度和检测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超越了大多数进口品牌,尤其适用于与CTC单细胞相结合进行基因检测,以及ctDNA丰度较低的早期肿瘤用药靶点的绝对定量检测。同时,由于无需昂贵的芯片耗材,大幅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晶点TM数字PCR更加适合应用于检测收费较低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生殖健康遗传病检测等等,在未来相关检测试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无需芯片、低成本的数字PCR极有可能成为目前大多数PCR实验室升级换代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