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举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成果集中发布暨“四院一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活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邓向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助理吴枫出席活动。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波介绍了高新区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邓向阳强调,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5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大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打造脑成像、信息计算、微电子、机器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落地运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丰硕。要按照打造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部署,聚焦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积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继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舒歌群表示,五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依托中国科大先研院打造“立足合肥、覆盖安徽、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助推区域创新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先研院已初步形成体制机制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成果丰硕的良好发展局面。此次签约活动,是中国科大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科大将全力支持各方互惠合作、共谋发展,使中国科大的创新动能为新时代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五年来,高新区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持续强劲增长,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国第一梯队。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实现15%以上的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总数已达5.5万家,自主培育上市企业28家,国家高企数增加到1500余家,联合高校院所设立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增至30余家,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达到32家。园区各类创新主体总数稳居全省各县区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全市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企业“掘金计划”进一步深入,持续发掘具备爆发增长潜力的“爆品”企业、具备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深科技”企业。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五家单位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五家单位将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瞄准世界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各方在平台建设、技术转移、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互通合作,通过“四院一谷”的建立,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针对五方发展中缺少激励机制的共性问题,将共同设立基金,采用管理团队参股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的方式,探索建立项目团队跟投机制。
—THE END—
信息来源:中国科大先研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