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弹力蛋白先驱安东尼·魏斯团队研发人造血管,兼具高生物相容性和无生物毒性,或促进形成血管弹性纤维板

收藏
关键词: 生物研发
资讯来源:DeepTech深科技
发布时间: 2022-12-17

近日,原弹力蛋白领域的先驱人物、悉尼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安东尼·S·魏斯 (Anthony S. Weiss)团队, 研发出一款人造血管。除能用于冠心病之外,对于许多血管相关的疾病,它都能发挥作用。
图 | 安东尼·S·魏斯(Anthony S. Weiss)(来源:维基百科)
比如,该团队的合作方美国阿比盖尔·韦克斯纳研究所非常关注儿童异常血管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处理儿童异常血管时需要使用人工血管。但是,由于现有的人工血管无法再生。随着儿童的成长,血管也会变大,这时医生必须重新做手术。而此次设计的人工血管可以再生,有望随着儿童成长而生长。
(来源: Advanced Materials
降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毒性
来自该团队的华人成员王子钰博士,是此次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其表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中指出,中国现有冠心病患者有 1139 万人。
冠心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变得狭窄,致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症,比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绞痛,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死。
重度冠心病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包括支架或者搭桥。最近有研究显示,当冠心病患者处于中期阶段以及更长远的阶段时,搭桥手术的效果要好于放置支架。
通常情况下,患者自体的血管比如大隐静脉、桡动脉和内乳动脉,都可用于搭桥手术。然而,一些患者的自体血管也会存在病理问题,这时就需要人工血管作为替代品上阵。
人工血管一般由尼龙、涤纶、聚四氟乙稀等合成材料组成,当要被替换的人体血管情况下较粗时,人工血管的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冠状动脉管径都非常细小,直径一般只有 4mm 左右。当把现有人工血管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时,经常会发生阻塞,因此并不是理想的临床替代品。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全球多个实验室都在使用不同结构的生物材料,去制备人造血管。然而,这些再生血管多数都是一个整体,不具备层次分明的特征,也不具备天然血管的结构。
天然血管一般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每一层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又都不一样。
基于这一问题,该团队开展了本次研究,在可降解生物材料的辅助下,其发现在制备人工血管时,并不需要特别的结构比如微米孔、或者纳米孔。
图 | 王子钰(来源:王子钰)
在冠心病患者初期,只需无孔人工血管就能有效隔离不同层的细胞,并在免疫细胞的辅助下,让细胞在指定的地方增殖以及生产细胞外基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外膜细胞、到人工血管、再到内中膜细胞的“三明治”结构。
随着人工血管的降解,新形成的外膜层和内中膜层一旦相遇,就能形成和天然血管一样的结构。“让我们更惊喜的发现是,再生血管的中膜层中形成了很多弹性纤维板,这是前所未有的。”研究人员表示。
在天然血管中,弹性纤维板和平滑肌细胞是层层交互排列的,它们共同帮助血管收缩和舒张。而此前的再生血管,顶多只能产生无定形弹性蛋白,其弹性纤维板是由弹性蛋白紧密相连排列成的结构,需要特定的平滑肌细胞排列才可以产生。
而在该研究中,课题组使用了如下两种材料: 聚甘油癸二酸酯和重组原弹力蛋白。其中,聚甘油癸二酸酯是由人体中本身就存在的两种分子合成的,在降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毒性。
接着,研究团队加入了重组原弹力蛋白。在天然血管的形成中,原弹力蛋白是形成弹力蛋白和弹性纤维板的关键。“我们认为加入的重组弹力蛋白促进了再生血管弹性纤维板的形成,但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课题组说。
近日,相关论文以《内含弹性纤维板的快速再生型人工血管》(Rapid Regeneration of a Neoartery with Elastic Lamellae)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 上 [1]。王子钰是第一作者,安东尼·S·魏斯教授担任通讯作者。
图 | 相关论文(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老文献的新启发
据介绍,在刚开始定下课题时,作为此次研究主力的王子钰,花费很长时间去研究人工血管的制备方式、以及课题新颖程度。
他说:“读了大量文献之后我发现,早在 2007 年的时候,血管组织工程学家就指出了弹力蛋白在再生血管中的重要性,包括对于血管机械性能的贡献、以及对血管中不同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
但是,在对比人工血管、再生血管、和天然血管的工程之后,王子钰发现由弹力蛋白组成的弹性纤维板,才是助力再生血管产生长效功能的重要结构。然而,现有研究中没有任何人工血管能够再生弹性纤维板。
另外,他还发现没有任何人工血管,能在再生过程中重现天然血管的外膜、和内膜结构。介于此,他制定如下两个目标:
首先是选择人工血管的结构,到底选择有孔的、还是无孔的?一番研究之后,他打算选择无孔的。
对此他表示:“启发我最深的是一篇 1995 年的论文,它讲到弹性纤维板是如何在血管中形成(老文献也是非常有用的哦)。”
在那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把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成一层一层的,然后把它们生产的弹力蛋白放置于每层中间,接着通过积累链接形成弹力纤维板。
“我就突然想到,很多有孔的人工血管,它们确实鼓励细胞从小孔进入,但是细胞进去了就会杂乱无章。哪怕它们生产了弹力蛋白,这些弹力蛋白也无法链接到一起去,那么还不如选择无孔。”王子钰说。
如果选择无孔的,这些平滑肌细胞会移动人工血管的内壁,自然就会积累成层,那么在产生弹性纤维板的结构上,就会具备更大的可能。
确定这一点之后,课题组开始奔向第二个目标——选择材料。
在该团队此前一项非血管细胞的实验中,他们发现添加原弹性蛋白可以调动细胞产生更多的弹力蛋白,并且这一效果对于不同年龄的细胞都有作用。
这让王子钰推测,原弹性蛋白很有可能也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起作用,于是他选择原弹性蛋白作为主要材料之一。
“另外让我担心的是:如果平滑肌细胞过度地在人工血管内壁积累增值,也是有可能堵住人工血管的。但因为之前我们组里有过研究,发现原弹力蛋白可以阻止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这让我增加了使用无孔结构的信心。”他说。
而所使用的另一种材料聚甘油癸二酸酯,则能从血管表面逐步降解,兼具高生物相容性和无生物毒性的优势。
基于此该团队认为,在合理的情况下,即使平滑肌细胞在管腔内壁积累和增殖,但是随着聚甘油癸二酸酯的降解,也就不再是个问题。
事实上,在寻找制备方法和两种材料的比例上,一开始绕了不少弯路。再加上王子钰之前没有做细胞实验的经历,而该研究又要在制备好的材料上培养细胞,对他来说确实比较困难。
为此,仅是优化实验方案就做了五六次左右,然后才开始做正式实验。后来,为了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基因表达,前期优化实验也做了七八次。
王子钰表示:“很多时候实验优化真的非常重要。你觉得可能需要几周的实验,期间会出现你之前想不到的问题,那就可能拖到一俩月。但是在这过程中,我的两位导师都是很耐心地指导,从来没有任何批评。这对于我之后自己带学生也很有帮助。”
而在小鼠内种植人工血管,需要快且精确的微型手术技巧。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以及新冠疫情,王子钰没办法自己上手。
“虽然我非常非常想上手,后来自己也学习了一些缝合技术,但是实在做不了这个血管。很庆幸的是,老师帮我找到了合作方 Dr Christopher Breuer,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合作中,由他们进行血管种植,然后我来分析血管再生,最终完成了这次研究。”他说。
(来源: Advanced Materials
而在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对人工血管进行改良,着重研究原弹力蛋白在再生血管中形成的作用。并将在疾病小鼠模型中进行更深刻的探索,比如糖尿病小鼠或其他基因导致的血管疾病。
同时,计划进行大型健康动物的测试,比如在羊和猪体内进行移植,以研究人工血管的安全性以及再生能力。另外,其还将制备不同结构和大小的人造血管,比如分支血管结构、主动脉特殊结构等。

参考资料:

1.Wang, Z., Mithieux, S. M., Vindin, H., Wang, Y., Zhang, M., Liu, L., ... & Weiss, A. S. (2022). Rapid Regeneration of a Neoartery with Elastic Lamellae. Advanced Materials, 2205614.

由 DeepTech 携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重磅推出的《科技之巅:全球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20 周年珍藏版)》已开启预售!点击下方海报可购买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