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2020:迎新、剥离、并购

收藏
关键词: 并购
资讯来源:MedTrend医趋势
发布时间: 2021-01-06

疫情黑天鹅下,全球医疗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飞利浦也不例外,人事变动、剥离、并购,接踵而至。内部的重塑,才能换来外部的新生!


2020作为新十年的起点,在这样一个双重力量推动医疗转型的背景下,代表顶流的全球医疗企业尤为值得关注。


注:飞利浦在2020上半年全球顶级医疗企业TOP10中位居第七

2020上半年全球医疗世界排名

*汇率均以发布财报当日汇率换算。

01
延续业务为导向管理结构
全球、大中华区两大高管变动



近年来,飞利浦一直在巩固其全球医疗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并尝试做出大的调整。


互联关护一直是飞利浦数字化医疗转型的重中之重!


2019年初飞利浦宣布对于其原本的三大业务进行业务重组,其中互联关护业务群就是重点重组对象

推荐阅读:


互联关护业务在2019年总销售额约为48亿欧元,同比增长3%。


进入2020年,COVID-19加速了医疗企业的改革,飞利浦还将继续面临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

互联关护业务调整,全球业务领导人离职


1月份,飞利浦全球CEO万豪敦就表示,“互联关护业务包括(患者监护、睡眠关护、数字化医疗以及记录系统)将采用新的管理方式。


并随后宣布,“在经历了利润下滑的一年后,互联关护业务负责人卡拉·克里维特(Carla Kriwet)将离开公司,并由飞利浦个人健康业务负责人罗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接任,立即生效


万豪敦将在过渡期间亲自领导个人健康业务,直到宣布继任者为止。


互联关护业务负责人卡拉·克里维特(Carla Kriwet) 


飞利浦健康生活事业群全球业务主管贾博瑞(Roy Jakobs)先生


2020年,开启下一个十年,我认为这将是医疗保健业务模式向价值医疗为中心模式倾斜的十年。万豪敦表示。

大中华区迎来新的事业群负责人,延续业务为导向


今年7月,飞利浦迎来新任大中华区健康生活事业群负责人瞿峰,大中华区业务也迎来新一轮调整。


不过,飞利浦表示继续延续以区域为导向的管理架构, 区域各事业部负责人直接汇报给区域CEO,区域CEO直接汇报全球CEO。


这种结构也在大中华区,用以应对中国目前国产替代,政策,法规变化,这样迅速成长又变化的市场,以及业务线的连接整合。 



飞利浦大中华区扁平化,区域为导向的管理架构基本形成

02
未来轻装上阵
家电业务剥离在即



“尾大不掉”可以说是悬在所有大型医疗集团头顶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前有西门子成功实现集团重组转型,成功将医疗部门和能源业务剥离上市,并完成对传动系统子公司Flender的出售,最终轻装上阵。


医疗企业已经意识到,现在是时候剥离非核心业务了


1月28日,飞利浦首席执行官万豪敦(Frans van Houten)表示,计划出售家电业务。


随后,万豪敦对记者说:“所有选择都是开放的,我们还没有决定最好的前进方向。


2019年该业务包括咖啡机、空气净化器等销售额达23亿欧元(25.5亿美元)。



12月22日,时隔11个月,传来对于“中国部分企业拟竞标飞利浦家电资产”的最新传闻。


欧洲私募基金PAI Partners中国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s)在内的投资公司正在为飞利浦Royal Philips NV的家用电器部门准备第一轮竞标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财务投资者Advent InternationalCVC Capital Partners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Electrolux AB)以及中国竞争对手九阳(Joyoung Co.)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也应邀对该业务进行了评估。


飞利浦回应称,“中国和欧洲的战略参与者和私募,对家电业务竞标。分拆过程正在进行中,预计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飞利浦同时保留所有潜在选择,包括私下出售或IPO。”


飞利浦出售家电部门的选择并不值得奇怪。


从现任首席执行官van Houten上任,实施向医疗技术业务转型战略的那一刻起,家电部门就已经被归为非核心业务,或将被出售或将进行IPO

03
2起并购



自2017年初到2019年,飞利浦进行了18次医疗技术收购,朝着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 2017年-2018年间,飞利浦的收购方向是医学影像超声影像、3D成像、大数据医疗管理等综合性医疗服务领域。

  • 2019年主要发力数字健康,如移动医疗App开发商、AI初创企业等


每年平均6次的并购,进入2020年明显放缓


并且,2020年的两笔收购,都与疫情相关。

2020第一笔钱,花在图像引导治疗领域


疫情之下,医学影像细分领域迎来生机,超声、DR、MRI、CT还有核医学检测设备(PET、SPECT)等都面临刚需,如:

  • 在新冠肺炎的诊疗当中,CT影像可以将一些病变征象显示出来,结合临床进行新冠肺炎诊断分期及随访评价。


后疫情之下,要想更快抢夺市场,就必须必然涉及到本领域的横向扩张

今年飞利浦的第一笔钱,就投在了这一领域,未来助力COVID-19诊断。


8月27日飞利浦宣布以3.6亿美金收购美国外周血管公司Intact Vascular此举意在扩大其在外周血管产品线,增强图像引导治疗


Intact Vascular 是一家心血管器械公司,核心产品是Tack Endovascular System —— 第一款专门为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的外周动脉夹层提供精确治疗的修复器械,可在膝上或膝下进行治疗干预。


该产品为Niti自膨,但有别于外周自膨支架,而是以短小见称,相对下肢自膨支架,减少了金属植入量,以及再狭窄的风险。通过输送系统与球囊的配合,其植入的病变位置和数量,可以很好控制。

飞利浦图像引导治疗设备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Chris Landon这样评价本次收购::“收购Intact Vascular将扩大我们对周围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选择,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程序解决方案,以优化这种疾病患者的治疗。”


2020第二笔钱,花在家庭护理


COVID-19之下,越来越多人呆在家中,这也使得家庭护理迎来前所未有的需求。


飞利浦为了加码正在迅速发展的家庭护理市场,12月18日,宣布以28亿美元收购生物遥测技术公司Biotelemetry,其产品可以使医生和护士在云上提供实时远程护理。


BioTelemetry专门从事远程心脏诊断和监测,其产品包括可穿戴式心脏监护仪以及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服务。


其核心硬件是一个心脏监测器,连接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和后台的分析系统。


即时获得病人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即时分析,发现异常的话,直接通知病人的医生,在病人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能及时得到必需的治疗和服务


飞利浦预计,此业务将为其带来两位数增长,2025年利润率将提高至20%以上


这是飞利浦自12年前以51亿美元收购呼吸机公司Respironics以来最大一笔交易。


另外,随着全球新冠仍在继续,飞利浦的远程医疗业务需求激增。其互联关护业务Q3营收同比增长36%,驱动了集团整体营收增长。


首席执行官万豪敦表示“远程医疗的发展正在加速,并且呈结构性上升。未来飞利浦还将把更多并购专注在远程医疗上。”


从这些两笔收购,我们不难发现飞利浦目前着力布局疫情,从诊疗到家庭健康管理的全流程,专科产品与全科产品双线发展




飞利浦目前的产品组合包括实时病人监护、治疗设备,远程医疗和医疗信息等。


首席执行官万豪敦表示,“未来,集团将着重于四个战略领域分别是影像诊断领域人工智能放射学平台远程监控与护理以及个人健康管理


· END ·



------我是星标+在看的分割线------


为粉丝送上独家行业视角和最具价值的观点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近期微信调整了订阅号推送规则,我们精心为您准备的内容,可能被埋没在茫茫信息大潮中,消失不见。

因此,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推送,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星标+在看」


设置好星标+在看」

第一时间收到医趋势的消息啦!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