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续加码,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收藏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汽车
资讯来源:火石创造
发布时间: 2022-12-23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前言


当前,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电动化”拉开了汽车产业变革的序幕,“智能化”和“网联化”将进一步重构汽车发展、交通运行以及城市演化。未来,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智能网联技术将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有目共睹,新能源汽车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发展阶段,无独有偶,“政策+市场”双驱动的突破式发展模式,或也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进化路径。如今,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标准、法规等政策持续加码,对于新生事物,不禁好奇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本研究拟从战略、标准、监管等政策视角,站位国家、城市、车企三大层面,明晰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推进态势,为行业关注者及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前沿信息。


【注:根据国家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本研究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对应L4级及以上驾驶自动化】


1

国家层面

战略、标准、法规协同推进,方向日渐清晰,高度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战略驱动上升至国家高度,目标剑指2025年,L3、L4级有望“先期而至”。自201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以及国务院,先后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智能网联汽车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经过5年布局,发展目标已然清晰:2025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L4级及以上)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接踵而来,2022年11月2日工信部、公安部更是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保驾护航。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曙光越来越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6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市场渗透率已达32.4%。

标准体系颗粒度越来越细,产业生态愈加清晰,待建标准仍需“快马加鞭”。自2017年至今,从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至此,标准体系基本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执行、安全等核心维度,且明确未来将新增230余项(2025年100项,2030年130项)行业标准。由此可见,一方面随着各项标准的陆续制定和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生态建设将愈加清晰(图1),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现阶段及未来较长时间,标准体系板块的持续完善依然任重途艰。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9月,在先进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网联功能与应用、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6大领域,完成报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39项。

图1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技术逻辑框架

来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

法规保障针对性越来越强,监管支撑审时度势,严密的科学制度有待“纵深推进”。自2018年至今,工信部、交通部、自然资源部等国家各分管部门,根据产业发展节奏,围绕道路交通管理、产品管理、地理测绘、网络与数据安全等领域发布了几十份监管文件(表1),加速了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智能网联汽车涉及技术面域和行业门类复杂,尚存“技术超前,监管滞后”问题,因此,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合法上路、合规商用、合理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实施细则亟需加速完善,早日形成立体完备的监管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截2022年6月,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火石洞见


理性看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政策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开始逐渐由虚向实、由概念创新走向商业落地。但是,目前芯片和操作系统等自主可控的技术短板尚未攻克、市场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法律法规与配套标准尚不健全,未来,精细化和精准化推进政策、标准、法规与技术发展、市场应用相辅相成,应是题中要义。


表1 国家层面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标准、监管重点政策汇总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

城市层面

一线城市先行示范,重点城市加速跟进,拉开产业制高点争夺帷幕

北上广深通过深化政策,大胆创新探索,成为“先行之地”。北上广深超前布局,如今更是直面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运营,开始向产业化阶段迈进(表2)。始于2016年6月,上海投入运营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到2022年11月,颁出全球首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标志自动驾驶行业进入探索商业化路径;2022年4月,北京提出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将测试主体推向更高级别;广州连创“八项全国第一”加速推进商业落地:第一个批准 5G 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的城市、第一个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牌照的城市、第一个辖区自动驾驶研发企业为L4级自动驾驶批量生产打造标准化流程的城市等等;2022年8月,深圳出台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先行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登记、合法上路、开展道路运输等关键问题。

重点城市借势示范区等政策,紧跟潮流趋势,争做“智车之城”。目前,全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基于此,已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或试行道路测试实施细则(表2),近30个城市累计为80多家企业发放了超过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已开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7000公里(数据来源:工信部)。

火石洞见


合理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北上广深以及重点城市的行动方案、地方立法、管理规范等,进一步扫除了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落地的障碍,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但是,政策只是引导和支撑作用,实质性的商业化落地仍要依赖于技术的突破和高级别智慧道路环境,因此,城市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地方资源条件,打造自身特色,不可盲目跟进。


表2 城市层面智能网联汽车行动方案、管理细则汇总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

车企层面

预埋硬件&科技赋能,等待监管开放,L3级及以上落地指日可待

多款车型通过预埋L3硬件等待政策开放后升级上路。2022年,新上市的蔚来ES7、小鹏G9、理想L9、集度ROBO-01、智己L7、飞凡R7、阿维塔11、极狐HI、机甲龙、极氪001等均已预埋L3硬件(表3),待政策法规正式开放后,通过OTA升级实现L3级功能。

表3 2022年上市新车预埋L3级别硬件情况(部分)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科技公司携手车企加码布局智能汽车赛道。华为自研MDC车载计算平台、CDC智能座驾平台、麒麟芯片等产品,持续与众多整车厂合作;百度依托高精度地图、Apollo汽车解决方案与众多车企推进量产合作;腾讯已围绕智能驾驶地图、自动驾驶云等核心能力,助力超过100多家车企(数据来源:腾讯数字生态大会);阿里巴巴集成“YunOS”操作系统、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等资源,赋能车企“AI+车”方案落地,并与上汽、张江高科合资打造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智己L7。

表4 车企+科技公司战略布局智能汽车情况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火石洞见


融合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众多迹象表明,汽车正从一个机械产品、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产品、智能移动空间转变,重塑产业生态从制造业向电子信息业、互联网业、移动通信业、智慧交通业等多产业融合转变。众多实践案例表明,车企协同科技公司,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软件、智能存储、智能计算等领域融合推进,将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常态。


4

启示建议


经过多层面的政策剖析,整体感受到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正渐行渐近。但是,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正如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一样。对于技术壁垒更高(人工智能)、伦理接受度更强(无人驾驶)、生态系统更复杂(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而言,更需要“蹄疾步稳”。基于此,本研究建议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着力实践有且不止以下三个层面:

坚守安全底线。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化,均是“双刃剑”,智能汽车采集驾驶数据或侵犯个人隐私、车联网或遭遇网络攻击、黑客或能远程操控智能汽车,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坚守数据安全、信息安全、运行安全等多方面安全底线,不容忽视。

坚定原始创新。政策支撑了行业前行的信心,但是“硬核”技术才是行业持续的恒心。缺“芯”风波已刺痛过整个汽车行业,汽车发动机也已成为中国工业之殇,因此,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初步占据优势的基础上,更应该坚定强化原始创新,更需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坚持协同推进。“智能的车”离不开“智慧的路”,智能网联汽车不仅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前沿技术支撑,而且需要智慧交通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铺垫。因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需要将更多的科技元素、市场要素、监管主体融入协同推进。

—END—

  作者 | 火石创造 孙中溪
  审核 | 火石创造 冯雷 殷莉
如需转载,请邮件至contact@hsmap.com处理

合作咨询:0571-86885331
 火石产业大脑·产业链图谱 

集成电路 | 第三代半导体 | 新能源汽车

不锈钢 | 体外诊断 疫苗 机器视觉

医疗美容 | 高值耗材 | 基因测序

报告推荐


中药工业发展报告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
中国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产业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
新材料系列 | 稀土永磁产业报告
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报告(2017-2021)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专题研究报告
“十四五”产业发展前沿领域布局专题报告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2.0 解读

火石创造助力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我们 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
群内不定期发放产业报告/最新行业资讯
添加微信请备注:单位+职务+姓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 产业大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