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盘点】2021年全球十大生物制药投资并购交易(下)

收藏
关键词: 并购投资
资讯来源:医药地理
发布时间: 2022-02-09


2021年,全球生物制药的投资并购进入了短暂的低谷期,全年排名前10的生物制药投资并购交易的总价值约为530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的970亿美元,更别提超越2019年的2070亿美元。如果不是因为第四季度的一系列交易撑起了一片天,2021年堪称生物医药交易的“至暗时刻”。

2021年的生物医药投资既是被前些年的“疯狂”掏空了身体,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及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拜登政府领导下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加紧了反垄断调查,让许多生物医药投资者畏手畏脚。

但尽管如此,2021年还是涌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并购案例。‍





案例六:默克公司力排众议,115亿美元收购Acceleron‍



9月30日,默克公司力排众议,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cceleronPharma,作为全球最大、最具争议的并购交易之一。围绕该交易,有观点认为默克将在几年后丧失Keytrude(pembrolizumab)的专利保护并失去这头现金奶牛,因此急需丰富自身的产品线。

事实上,默克收购的主要目的是索塔西普,Acceleron的主要临床候选药物,这是肺动脉高压(PAH)的潜在一流疗法,一些分析师认为它可能成为20-30亿美元的爆款药物,预期可以在2024年获得监管批准。

除此之外,完成收购的默克公司还可以拥有已经上市疗法Reblozyl(Iuspatercept)的所有权,用于治疗与血液疾病β-地中海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贫血。这种药物目前由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负责销售。据悉,BMS将根据Reblozyl的销售额向默克支付20%的特许权使用费,一些分析师预测该药物的峰值销售额将超过40亿美元。



案例七:辉瑞公司67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rena!‍



辉瑞公司凭借COVID-19疫苗,在今年赚的盆满钵满,积累了大量现金,辉瑞也毫不掩饰投资管线的计划,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12月13日,收购圣地亚哥生物技术ArenaPharmaceuticals。该公司的重磅炸弹JAK抑制剂Xelijanz(托伐菌素)将加强了辉瑞公司核心炎症性疾病的产品组合。

这项价值67亿美元的协议使辉瑞公司在口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药物最初是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方法,现在正在研究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新适应症。

Arena的主要产品是estrasimod,一种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开发的S1P调节剂,目前该药正在研究针对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和斑秃的新适应症。而estrasimo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百时美施贵宝的S1P药物Zeposia(ozanimod),后者于2020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MS,2021年5月新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获得FDA批准。

除此之外,这场大手笔的收购项目还将为辉瑞带来用于治理微血管阻塞的temanogrel和急性心力衰竭候选药物APD418。



案例八:赛诺菲与TranslateBio强强联合,32亿美金敲定关系‍



8月3日,赛诺菲与TranslateBio强强联合,围绕mRNA疫苗技术展开了深度合作。提及疫苗,赛诺菲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在传统技术疫苗陷入瓶颈后,眼看着竞争对手稳步占领了新冠预防市场,赛诺菲也只能干着急;好在2018年,赛诺菲就与TranslateBio有过接触,意图补齐短板,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赛诺菲更是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合作过程中并不顺利,双方最初的协议涵盖了多达五种基于mRNA的疫苗,但由于TranslateBio手头有点紧,赛诺菲迫不得已先支付了4500万美元,保障其疫苗开发进度。在新冠大流行开始的几个月里又撒了4.25亿美元来加速COVID-19项目,又通过1.25亿美元的股权交易在Translate中建立股份。

虽然,Translate的技术没有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但它却是临床验证的好平台,在肺部、肝脏和肌肉注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赛诺菲提供了强大的新动力。

此外,赛诺菲还宣称MRT5400是第一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基于mRNA的单价流感疫苗,但它的领先优势不明显。据悉,Moderna也在为其mRNA疫苗做更大规模的试验准备,辉瑞-BioNtech和Curevac也在磨刀霍霍,且看赛诺菲如何应对。



案例九:辉瑞布局癌症管线,22.6亿美元拿下TrilliumTherapeutics‍



辉瑞在收购ArenaPharma之后,又把目光锁定在TrilliumTherapeutics上,8月23日,辉瑞如愿以偿以2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Trillium。有分析认为,辉瑞这笔收购是冲着TTI-622和TTI-621来的,这些药物能够阻断CD47,同时吸引巨噬细胞吞灭癌细胞,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

近年来,市场对CD47靶向治疗药物青睐有加,2020年,吉利德科学斥资49亿美元收购了FortySeven及其热点抗体magrolimab,该抗体正处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后不久,艾伯维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I-Mab建立了价值29亿美元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发Iemzoparlimab。

除了Arena和Trillium之外,辉瑞今年还通过另一笔大额交易扩充其肿瘤学产品组合,在向Arvinas支付了10亿美元的前期费用(6.5亿元美元现金及3.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后,获得了开发和商业化ARV-471的权利,一种雌激素降解剂,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案例十:安进蛰伏九年,

19亿美金拿下FivePrime Therapeutics‍



在首席执行官BobBradway的领导下,安进似乎一直稳中求进,自从九年前100亿美元收购OnyxPharma之后,安进一直没有大的收购动作。

3月4日,经过慎重考虑,安进终于收购了FivePrime。据悉,安进最看重FivePrime的bemarituzumab,这是一种潜在的一流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GFR2b)抗体,此外,安进还对其他几个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进行了评分,包括Ⅰ期CD80-Fc融合蛋白FPT155以及和BMS合作的抗Tim-3抗体。

作为最重要的收购资产,bemarituzumab是第一个突破性的FGFR2b抗体,目前鲜有竞争者,市场普遍对其疗效呈积极态度,该公司计划扩大抗体测试的范围,将涵盖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为了推广该抗体,FivePrime还积极与中国再鼎医药合作,此举可以获得中国市场的特许权使用费。

虽然安进近些年整体没有大的收购案例,但还是进行了一些有趣的交易,例如以134亿美元的价格从Celgene/BMS手中买断牛皮藓药物Otezla(apremilast),并以2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百济神州公司20.5%的股份,都彰显了独到的眼光。




推荐阅读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的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