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药谷 | 贺普药业刘宏利:12年“冷板凳”,挑战乙肝治愈创新药物研发

收藏
关键词: 创新药药业药物研发新药药物乙肝研发
资讯来源:张江药谷
发布时间: 2020-08-1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全球慢性HBV携带者超过2.4亿,其中75%的HBV慢性感染者集中在亚洲。而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000万例,其中有将近九成的患者尚未得到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只有两大类,即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患者不仅需要承担长期服药的经济压力,还需要面临耐药性、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对对肾脏、骨骼、肌肉的不良反应。


尽管乙肝病毒已经被发现了一个世纪,然而因为乙肝病毒的特殊性,至今全世界没有一款有效药物可治愈乙肝。目前流行的抗病毒药物多是由葛兰素史克和吉利德科学等海外医药巨头研发,国内媒体零星报道中可以看到豪森和东阳光药在这一领域里有产品推进临床。与“抗肿瘤药物“赛道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赛道成为冷门。


在张江就有一家企业“坐冷板凳”,深耕这一领域12年,埋头苦干,期望挑战研发出乙肝治愈药物。






采访贺普药业创始人刘宏利博士的前期,恰逢欧盟委员会(EC)以有条件上市批准(CMA)欧洲地区首个获得用于成人慢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代偿性肝病治疗的方案,同时该药用于慢乙肝的研究处于 Phase IIb 期。


刘宏利兴奋地表示,“这是一款和贺普在研项目类似的新药,这家企业也是全球唯一跟我们在乙肝赛道竞争的企业,在国内只有我们一家在这个方向上有研发管线。”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新药研发环境”


贺普药业近一年频频传来好消息,前两个月获得夏鼎资本新一轮融资去年4月提交在研First-in-class乙肝新药贺普拉肽(Hepalatide)并于同年7月获得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采访中,刘宏利表示进入Phase II/III期临床研发阶段的各项准备基本就绪。


在一个大雨倾盆的下午,药谷君团队与贺普药业创始人刘宏利博士约在了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晟唐细胞实验室的会客室里,我们深度交流了2个多小时---他从个人的职业历程聊到如何创立贺普药业,从乙肝药物项目的开发立项讲到临床设计,以及目前在研管线的进度和未来新项目的计划。


典型北方人性格的刘宏利真诚而直率地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带领贺普药业为世界疾病创造新解决方案的决心和理想。



贺普医药创始人/总经理  刘宏利博士



刘宏利是免疫学博士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任解放军230医院医师,2004-2008年任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医学部主任,曾主持国家I类生物制品安柯瑞上市临床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安柯瑞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溶瘤病毒类药物,目前全球也仅有2款同类药物获批


安柯瑞产品机制图


用刘宏利的话说,“当一个产品走到上市的时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其实可发挥的作用就很小了。”于是,思考了一段时间,他决定延续自己在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课题进行“深耕”。


早期创立贺普药业


2008年开始,刘宏利主持贺普拉肽临床前研发,并于2010年创立上海贺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贺普拉肽临床批件,主持I期临床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贺普拉肽发明人,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支持。但是对于刘宏利来说,他深刻的知道新药研发的漫长之路才刚开始,“临床前是科研,临床后是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维生物期间的工作经历让刘宏利了解了药物研发过程及临床验证及报批上市过程。这不仅让他对产业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他看到国产新药研发的未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新药研发环境。虽然我们新药研发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无论我们的科研设备,还是医师的科研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人口基数大,可以为我们的新药研究提供足够多的案例和数据。同时,中国的医院系统让目标疾病患者相较于欧美更集中,这也让新药研发项目可以更容易采集到案例和数据。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做新药研发,会更有条件和机会进行疾病的研究,从源头上创新。”


科研为导向,为国人寻找乙肝彻底治愈的方法


也许因为刘宏利是医院临床医生出身,让他在关注药物研发的同时更关注对疾病的研究。


“中国是拥有乙肝病人最多的国家,而大众对乙肝病毒的基本认识并不充分,乙肝携带者虽然并不传播乙肝病毒,但无法避免乙肝病毒对肝功能、肝脏组织的侵害。虽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不断与体内病毒斗争并达到一种平衡,但是斗争过程留下的疤痕组织却不断地降低肝功能,最终导致肝脏的其他疾病,甚至肝癌,严重危害着乙肝病毒携带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多是针对艾滋病等其他病毒研究治疗的产品,这类产品不具备针对性,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治愈乙肝。而且中国乙肝病人的区域特征和人种特征与海外也不同,贺普药业建立的初衷就是围绕着中国乙肝病人的临床研究为突破点,把找到一种真正治愈乙肝这种疾病的方法和产品作为使命,还给中国众多乙肝病人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肝脏的机会。”


贺普拉肽药物机制


据刘宏利介绍,贺普药业研发的贺普拉肽(Hepalatide)采用病毒进入阻断策略,先后受到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他对贺普拉肽充满信心,“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表面抗原Pre-S1区段与NTCP结合,介导HBV感染肝细胞。贺普拉肽与NTCP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阻断HBV对肝细胞的感染,打断乙肝现有治疗中病毒清除后再感染的循环过程。肝脏的快速自我更新机制下,健康肝细胞逐渐完成对HBV受染肝细胞的替换,进而提高慢性乙肝的治疗效率,有望使慢性乙肝获得完全治愈。同时,贺普拉肽在临床策略上着重于攻克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感染,这对我们的临床设计要求很高,但如果能够攻克,那么对于真正消灭乙肝的意义非常重大。”


贺普药业位于晟唐细胞LAB的实验室


据悉,贺普药业在获得CDE临床默示许可后,已经紧锣密鼓第开展II/III期临床,“初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8所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试验”刘宏利介绍到


今年将启动在美糖尿病IIa期临床试验,

坚持“药物发现”探索


值得一的是,除了针对乙肝病毒的治疗,贺普拉肽于2019 第一季度已经通过了美国Pre-IND,被认为属于first-in-class药物,计划于今年年内启动在美糖尿病IIa期临床试验。


“糖尿病是贺普拉肽的适应症之一,它与NTCP结合导致肝内胆汁酸降低,使血清中胆汁酸升高,为机体释放加速糖脂代谢信号。这个过程具有降糖、降脂、降胆固醇效应。” 刘宏利说。


关于未来,刘宏利表示,期望借助于MAH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将产品委托生产快速产业化,药物研发的通路一旦被打通,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想法出现,借助我们对于疾病的深度了解和学习,稳步前行,坚持创新,通过临床前的靶点研究进行药物发现其实更适合贺普。

(本文根据对刘宏利博士专访整理撰写,照片由企业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