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等七院士“齐聚”石家庄高新区 纵论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

收藏
关键词: 新成果
资讯来源: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 2022-07-0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7月6日讯(记者 烟成群 张建勋)7月6日上午,“守正创新向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张伯礼、丛斌、张运、杨宝峰、于金明、田金洲、吴以岭等两院院士,以及国医大师李佃贵,与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界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络病理论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开展深入交流。

高峰论坛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摄

经过40余年的潜心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将“络病”这一在中华民族医学史上绵延了近三千年的散落记载,整理、归纳、提炼成为络脉清晰、内容丰富、具有指导现代重大、难治性疾病治疗价值的系统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制出13款创新专利新药,完成系列成果转化,并且出版了《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等专著,成立了“台湾络病学会”“加拿大络病学会”“欧洲络病学会”“美国络病学会”等国内外多个学术交流平台,在海内外形成了络病理论研究热潮。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采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建勋 摄

在院士沙龙环节,张伯礼、丛斌、张运、杨宝峰、于金明、田金洲等多位院士,以及知名临床专家赵家军、朱明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透过中医络病理论与创新成果转化看中医药发展”开展深入讨论。学术理论是中医学科发展的内生力,成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核心科技。中医络病研究作为新时期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模式,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树立了典范。

院士沙龙环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建勋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表示,络病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史上第四个里程碑,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在络病理论指导下,以岭药业研制出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一批通络药物,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严格的循证医学评价,在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贾振华认为,循证医学是世界公认的科学评价“金标准”,30年来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系列通络药物共开展了30余项循证研究,覆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神经精神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高的六大类疾病用药,为解决多个临床疾病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作报告。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烟成群 摄

近年来,石家庄市依托雄厚的中医药发展基础,完备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推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 石家庄高新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高层次专家、人才的对接交流,充分挖掘以岭药业、石药集团等优质企业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创新中药等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广泛吸收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石家庄高新区工委委员、科技创业园管理处主任丁飞燕表示。

本次论坛由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药学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

视频来源:无线石家庄
文字来源:冀云客户端


石家庄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