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定《产业研发创新方案》,探索以市场为中心推进自主开放研发

收藏
关键词: 研发
资讯来源:科情智库
发布时间: 2020-12-28



   科情智库    



编译: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陈奕彤

审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丽娟


     2020年9月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产业研发创新方案》,旨在构建以自主性和市场中心的产业研发体系,提高政府资助研发的经济效率。《方案》提出3大战略方向:加强自主研究和负责任研究;构建以市场和成果为中心的研发体系;推进开放创新。主要措施包括:引入“研发监管沙盒”制度,取消对优秀企业的一切研发规制;采用定性评价方式,大力支持开展挑战型研究;推进大规模整合型研发机制,构建产业价值链上企业“命运共同体”;提高国际公共研发的战略性,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技术需求企业开展共同研发。


目前,韩国产业技术研发主要有三大问题亟需解决。第一,过度管理导致研发体系僵化,研究效率低下,研究成果产出少,同时研发与实际需求脱节,研发成果商业化成功率低。第二,经费预算以单一技术开发为主,并且每项课题研究经费有限,对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和管理方式的支持力度不够。第三,政府资助项目仍以关起门的封闭研发为主。为提高政府研发的经济效率,并考虑到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不确定的产业环境,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2020年9月8日发布《产业研发创新方案》,旨在将“以管理和规制为中心”的产业研发体系转型为“以自主性和市场中心”的产业研发体系。


加强自主研究和负责任研究


1. 引入“研发监管沙盒”制度,取消对优秀企业的一切研发规制

该制度适用于研发优秀诚信企业,旨在给予企业在研发经费使用、研究目标和合作单位变更等方面的自主性。这将改变过去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政府经费支持的项目都不允许变更研究目标和经费使用的情况。通过推行“研发监管沙盒”制度,企业将能够针对市场变化自主安排研究计划。具体来看,具有申请“研发监管沙盒”许可资格的优秀诚信企业可在向产业通商资源部申请研发课题时,提出申请“研发监管沙盒”的请求。“研发监管沙盒审议委员会”将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给予申请机构免除规制的许可。获得许可的机构可变更研究目标和合作单位、调整材料费和设备费,并具有购买研究设备、自主处置相关研究产生的知识产权的权限。


2. 采用定性评价方式,大力支持开展挑战型研究

为进行产业影响力大的创新型技术开发,产业通商资源部将增加“阿尔基米斯特项目”(特指失败性高的核心原创技术开发项目,相关项目对抢占未来产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数量。对此,将新设挑战型研发项目,计划2020年设立5个示范项目,涉及系统半导体、显示屏、生物、机器人和知识服务等领域。该类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实施定性评价方式,不再以成功或失败作为是否完成课题目标的标准,而是将以“优秀、完成、不诚信”三个层次进行区分。同时,还将在课题结题三年后进行成果使用情况调查,评估“产业化成功”与否。


构建以市场和成果为中心的产业研发体系


1. 推进大规模整合型研发机制,构建产业价值链上企业“命运共同体”

该机制支持大型企业、中坚企业、中小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共同参与的大规模整合型研发,旨在跳过注重个别企业的竞争力,注重创造产品系列型、产业单元型的共同成果。根据计划,这部分课题数量要占到课题的20%以上。具体来看,需求企业(一般为大企业)将作为综合主管机构,负责制定产业链相关课题计划,并确保5个以上的产学研机构共同参与。在政府公示各个综合主管机构名单后,综合主管机构负责制定详细课题并进行申请。项目立项后,综合主管机构具有使用项目经费、变更课题目标和参与机构等权限。


2. 以市场需求和商业化为导向,进行产业研发规划和管理

为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的作用,将根据研发阶段明确区分政府出资研究机构及大学承担的课题和企业承担的课题,防止不必要竞争。具体来看,原创技术类课题主要由政府出资研究机构和大学承担,创新产品类课题主要由企业承担。对于企业承担的课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在项目论证时将“研发转化成果”项纳入论证当中。对于优秀研究课题,将追加支持资金,以大幅提升成果转化比例。


3. 构建数字化研究计划管理系统,以数据为基础提高研发专业性

为收集并使用研发数据,产业通商资源部将制定相关制度,将数据应用到研发政策制定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对此,将构建“知识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需求、研究人员、产业蓝图等各类信息),并与专利厅的专利大数据平台相连接,以专利潜力技术领域为中心,设立产业技术研发示范课题。另外,在制定课题计划时要加强各个课题间的关联,防止出现重复课题,并鼓励制定综合性课题计划。


4. 支持覆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型研发课题,鼓励创造出新的服务产业

产业通商资源部将增设“服务研究开发特例”课题,以发掘有可能创造新服务的十大战略性领域,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服务实证)、机器人(机器人配送服务)、智能电子(智能家庭)、医疗器械(远程医疗服务)、造船海洋(无人驾驶船舶)等。特例将允许扩大人力资源经费使用范围、购买通用设备等。


5. 设立“技术创新专用基金”,撬动企业资金投资研发

产业通商资源部计划从以政府出资研究机构为主支持企业研发的方式中脱离出来,设立“技术创新专用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开展研发。具体来看,韩国将于2020年年内建立1600亿韩元的投资基金,在技术创新企业中公开遴选对象企业,支持其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并计划三年内使资金规模达到5000亿韩元。


推进开放创新


1. 提高国际公共研发的战略性,并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技术需求企业开展共同研发
一是,现有的双边或多边共同研发大多是基于国家间协商的自下而上的研发, 未来韩国国内专家要从产业政策角度出发,结合韩国国内需求发掘课题并制定计划(如DNA技术、健康护理、系统半导体、生物融复合技术等),以韩国为中心开展自上而下的研发,提高国际公共研发的战略性。二是,新设与海外需求企业和机构共同资助的国际共同研发课题,以扩大中小企业和中坚企业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推动其进入海外市场。三是,通过引进海外优秀技术,确保掌握早期技术,推动国内企业迅速开发技术。

2. 扩大合作网络
一是,借鉴“尤里卡”计划的运行机制, 新设“韩国—东盟产业创新机构”。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设立定制型技术合作项目,以开展技术转移与商业化、共同研发、材料零部件设备东盟供应链构建等活动。二是,构建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与研发专业机构的合作体系,共享海外技术合作需求。

3. 加大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支持力度
目前,韩国国际技术合作课题仅占研发课题总量的2-3%,计划到2023年将这一比重提高到15%左右。同时,还将实施“国际合作研发特例”制度,完善项目经费核算、知识产权归属、安全保障等相关许可和规定,消除国际合作壁垒。


来源:《科技参考》2020年第49期


  推荐阅读 >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科情智库」

持续关注产业动态及科技领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