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碰撞、合作”打造中国研发创新生态圈---“阿斯利康研发日”访谈何静博士

收藏
关键词: 阿斯利康合作访谈研发
资讯来源:生物谷
发布时间: 2022-07-14

2022年6月29日-30日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在上海举办首届 “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 活动,中外顶尖科学家们围绕 “创新药物及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转化医学前沿科学”、“阿斯利康CoSolve创新计划项目”、“深入了解患者需求” 等方向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强化产学研多方的国际化交流

创新药研发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 如何提高从基础研究到药物上市的产学研转化效率 ,第二是 如何更好地针对临床上还没有解决的疾病诊疗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阿斯利康研发全球团队三位掌门人(Susan Galbraith 博士、 Mene Pangalos 博士 、Sharon Barr 博士)分别介绍了阿斯利康在肿瘤、生物医药、罕见病三大领域的研发进展。

肿瘤全球研发负责人 Susan Galbraith博士 针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展示了阿斯利康在肿瘤免疫领域、抗体偶联药物(ADC)、DNA损伤修复通路(DDR)等前沿研发领域全面和广泛的布局,

在呼吸、自身免疫,心血管、肾脏、代谢等阿斯利康传统研发强项,阿斯利康也在积极地围绕精准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科学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在精准治疗领域,在本次”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论坛上,全球生物医药研发负责人Mene Pangalos博士分享了其中的两个案例:Tozorakimab在治疗慢阻肺及Eplontersen在治疗心衰疾病中的研发进展。其中,Tozorakimab 是一种同类领先的人源化 IL-33 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慢阻肺、哮喘、急性呼吸衰竭、变异性皮炎、糖尿病肾病等相关研发项目。Eplontersen 是一种靶向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 TTR 基因表达,在心衰领域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在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包括HVP (Human ventricular progenitor)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基于mRNA的治疗药物的研发也在阿斯利康全球的研发管线内。

同时,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樊嘉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袁均瑛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也介绍了各自在转化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第一天的圆桌讨论环节,阿斯利康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何静博士表示,从基础研究到药物上市是一场接力长跑,如何做好产学研分工合作是提高效率和成功率的关键,阿斯利康鼓励内部与外部的多方位交流,中外科学家直接的碰撞也许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的思路。

创新技术的“中心聚集地”

在2010年之后,中国创新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以创新药开发为目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抗体药、细胞治疗、核酸类药物、病毒类药物、基因治疗等前沿的创新药研发领域发展迅速,以PD-1/PD-L1等新兴靶点的创新药物也越来越多。

在第二天的分论坛中,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指导单位,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主办,上海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和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联合承办的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上海)-阿斯利康专场活动中,CoSolve创新计划项目的路演及评选活动火热举行,来自国内32个机构的43个解决方案,经过筛选后,在”中国研发日“有8个创新项目参与了本次路演。

针对CoSolve创新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在会后的访问阶段,何静博士也再次强调,协同合作一直是全球医药企业能够走在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前沿的保障之一,阿斯利康希望能成为创新技术的“中心聚集地“,汇集各方优势,不断将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转化为可以改变生命的药物。

CoSolve创新计划项目属于阿斯利康全球开放创新平台(Open Innovation)的一部分,自2014年开始向全球广泛招募合作伙伴,旨在寻求合作者为真正的研究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该项目已在40个国家达成450+项创新合作, 包括425项计划或正在进行的临床前研究,及35项计划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国有着目前全世界最好的新药研发土壤,政府支持力度很大,我们期待能够和更多中国科学家进行深度的合作。

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

作为全球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罕见病患者在新闻中屡见不鲜,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总数的10%,其中80%为遗传性疾病,但已有批准治疗药物或方案的病种不足10%。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测算,全球罕见病患者已超过2.5亿。爱尔兰2020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8.6%的14岁及以下死亡儿童患有罕见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罕见病研究领域发展较为缓慢。在我国罕见病患者自发病至诊断所需时间长,2020年一项针对我国罕见病情况的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40例罕见病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平均诊断时间为4.81年,增强人群对罕见病的认识是实现罕见病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活动的患者中心分论坛中,来自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及蔻德罕见病中心的代表也分享了目前中国儿童肿瘤公益、精准医疗进展以及患者组织对创新药研发的推动作用。何静博士在会后也着重提到,肿瘤和罕见病都非常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患者的生活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深入了解患者需求,激发新药研发的使命感和内驱力,是我们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为中国研发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开拓全球视野

首届“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中外创新医药领域的碰撞和交流,这同时意味着作为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和科研实力的认可。长期以来阿斯利康中国研发的全球地位一直在提高之中,也在不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2007年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2013年在中国设立新药研发部,到2019年中国新药研发部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2021年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正式启用,非常清晰地显示了阿斯利康对中国研发中心的重视。目前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与全球其他研发团队紧密合作,从研发管线布局、研发策略制定、到新药上市及药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参与阿斯利康的全球研发,工作的重心也由开展确证性研究进一步向早期研发不断拓展。


何静博士 在会后表示: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今年首次落地,并将作为今后每年一度的学术活动,成为阿斯利康研发领域与中国科研院所、临床学术机构、创新公司进行交流、寻找合作机会的重要平台。活动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会为中国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及创新公司拓宽全球视野、进一步了解全球医药研发前沿科学创造了机会,也将成为阿斯利康与中国各界携手打造医药创新生态圈,推动全球新药研发进程的重要途径。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精彩论坛回播。


于何静博士:

何静,医学博士、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


何静博士于2020年4月加入阿斯利康,现任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总裁。


何静博士是一名专业的医学肿瘤学家,拥有西安医科大学医学学位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学位,并在肿瘤领域拥有8年临床实践经验。何静博士于2006年加入罗氏,在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上海中心担任多个职位并带领肿瘤临床开发工作。2015年,何静博士被任命为罗氏全球开发团队肿瘤产品负责人并移居美国南旧金山。2018年7月,何静博士被任命为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上海中心负责人,返回上海工作。


何静博士于2020年4月加入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全面负责肿瘤、呼吸及免疫、疫苗及感染、心血管、肾脏和代谢产品、罕见病产品管线在中国的研发工作。 自2021年11月起,阿斯利康国际业务药政事务团队也开始由何静博士管理。


关于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
作为阿斯利康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成员,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与全球其他研发团队紧密合作,从研发管线布局、研发策略制定、到新药上市及药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参与阿斯利康的全球研发。服务中国患者是研发中心的首要责任,同时中心也全力支持创新药物的全球研发,加速国外及国内上市,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有超过700名员工,总部位于上海,在聚焦中国医疗需求的同时,服务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