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募资29.8亿!这家公司准备科创板上市

收藏
关键词: 科创板上市上市募资
资讯来源:张通社
发布时间: 2021-09-03

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张江高新区科技通讯社

张通社获悉,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威生物”)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的股票数量为9990.00万股,拟募集资金29.80亿元,分别用于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抗体药物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此前,迈威生物于去年底提交上市申请,并公布招股书,先后两次接受问询。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5月12日,注册地位于张江科学城,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抗体药物。公司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五项特色技术平台以及涵盖靶点研究、分子发现、临床前开发、临床研究、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药物等大分子创新药的商业化。


10项专利15项在研品种

产品拥有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迈威生物已拥有10项与核心技术及在研品种相关的发明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8项,境外发明专利2项,独立承担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独立承担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同时,迈威生物共有15项在研品种,涵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疾病领域,已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其中,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9MW0113已于2019年11月申请新药上市,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获得上市批准;在研品种9MW0311、9MW0321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8MW0511及9MW0211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项品种9MW3311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他9项在研品种处于I期临床试验和/或临床前研究阶段。


在所有15款在研产品中,以已申请新药上市的9MW0113为例,其药物种类为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属于阿达木单抗的生物仿制药),主要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这一产品拥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预计,2025年,阿达木单抗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39.62亿元,其中,9MW0113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在4.5%-5.5%,销售收入将达到6.28-7.68亿元;考虑其商业化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即市场占有率为3.5%时,预计销售收入将不低于4.89亿元


完成19.7亿A轮融资

公司颇受资本方的青睐


2017年5月,公司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成立,由朗润股权、朗润咨询共同出资(两家公司均为实控人控制的企业);2020年,迈威生物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公司已有多达33位股东。


此前,迈威生物曾于2020年4月正式宣布完成19.7亿元A轮融资,公司发展进入高速成长期。由方拾玉资本领投,东方富海、正心谷创新资本、海通资本、方正和生、赣州发投、华融融德、华金投资、信熹资本、宁波高灵基金、苏州瑞华、南山国家基金等机构参投,共同助力迈威生物创新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华伟先生高度认可迈威生物是一家优秀的生物药物创新企业:“公司是国内少有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以产业化思维打造完整体系,在前端研发、生产放大、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化各环节均有布局,旗下多家子公司按业务划分,既形成资源协同效应,又能够多方面吸引人才,具备成为一家优秀创新企业的潜力,因此我们对迈威生物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特别设立了专项基金参与本次融资,愿意与迈威生物的团队一起,为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海通资本董事长张向阳先生也表示:“迈威生物处于海通资本长期坚定看好的生物医药大行业中,我们更看好迈威生物的团队具有多年医药行业管理经验、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务实的产业化能力,相信未来迈威生物可以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研发投入超5亿

符合上市标准


据悉,迈威生物注重研发投入,2020年其研发费用为5.81亿元,2020年末技术/研发人员数量为420人。与其招股书选取的已在科创板上市的10家生物制药公司创新药物研发公司相比,其2020年研发费用、技术和研发人员数量均位列第三。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迈威生物累计亏损18.98亿元。2017年至2020年,迈威生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亿元、-2.25亿元、-9.28亿元、-6.4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439.70万元、-1.56亿元、-3.54亿元、-5.15亿元。


尽管并未盈利,但是,迈威生物是一家符合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


新药研发投入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的竞争力和销售增长。风险投资和公司间合作,是中小公司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证券市场成为创新型、研发型中小生物医药公司成长不可或缺的融资平台。上交所科创板通过第五套上市标准为未有盈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打开了持续发展的大门。


在第五套标准支持下,在海外拥有千亿市值的君实回归科创板,百济神州亦有望重返A股。因此,相较于短期盈利能力,科创板更在意审核拟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未来盈利潜力。


文字:孟竺

编辑:章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