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石生物再传捷报:全球II期临床达到研究终点——新型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收藏
关键词: 生物期临床临床治疗抑制剂制剂
资讯来源:张江发布
发布时间: 2021-02-05


2021年2月4日,中国上海:瑞石生物医药(瑞石生物)宣布,其在研的国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SHR0302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II期临床研究AMBER2(NCT03675477)获得成功,达到试验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这是继特异性皮炎II期(QUARTZ2)临床研究在2020年10月取得令人振奋的阳性结果后,SHR0302再创佳绩,展示了瑞石生物的JAK1抑制剂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开发广泛适应症的巨大潜力。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及反复发作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普遍认同与大肠粘膜的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疾病早期诊断相对困难,病程长,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罹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超过两百万,近年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除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基础治疗药物外,上市或在研的生物制剂有抗TNFα 、IL-12/23等,但仍存在临床应答率低或复发率高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小分子药物口服方便给药,适合患者长期治疗使用。目前在国内尚无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获批。瑞石生物的SHR0302在这一领域中处于国内研发的前列地位。

AMBER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中国、美国、欧洲共 84个研究中心进行。纳入164名既往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及疾病进展的成人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四组:口服8mg 每日一次(QD)、4mg 每日两次(BID)、4mg 每日一次(QD)的SHR0302片或安慰剂。AMBER2试验主要终点为第8周时达到临床应答的受试者百分比。数据显示,在诱导治疗期结束的第8周,8mg QD、4mg BID,4mg QD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6.3%,46.3%,43.9% vs 26.8%)。其次,与安慰剂组相比,在临床缓解率方面,各个治疗组(8mg QD=22.0%;4mg BID=24.4%;4mg QD=24.4%;安慰剂 =4.9%)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临床缓解率亦是美国FDA推荐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主要终点的评价指标。安全性方面,SHR0302良好的耐受性在本项研究中得到再次验证。各个治疗组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在8周诱导治疗期期间,无肿瘤、死亡、血栓栓塞相关、及重大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164名受试者一共汇报了6例次治疗期间严重不良事件, 其中2例来自8mg QD组,2例来自4mg QD组,2例来自安慰剂组。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风险。这一结果,与SHR0302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的药物特性一致。AMBER2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表明,SHR0302片具备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潜质。

本临床研究的组长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陈旻湖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一直是消化科医生日常诊疗面对的顽疾之一,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际上对炎症发生机制的科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中包括JAK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研究。瑞石生物的SHR0302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非常有希望成为一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秀药物。与瑞石生物合作,参与这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对我本人和所有中心单位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瑞石生物首席执行官王敏(Min Wang Irwin)博士表示:“这是公司开展的第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如疾病诊断及治疗复杂、作为国际开发热点的溃疡性结肠炎领域,其临床研究入组竞争激烈,以及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能在短短的两年内完成试验,充分显示了公司的全球化临床开发实力及临床运营能力。AMBER2的临床结果给我们即将开展的III期 (AMBER3))临床研究提供了充分信心。”



关于瑞石生物医药

瑞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药物,专注于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免疫炎症性疾病领域。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在北京、美国波士顿及芝加哥设有办事处。瑞石生物已经建立从早期药物研究,到后期临床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公司以免疫炎症性疾病为核心,已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涵盖了系统和外用候选药物,目前正在中国、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同时开展多个II期临床试验,并将在2021年开始陆续进行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在中国JAK抑制剂药物研发赛道上,瑞石生物凭借SHR0302的差异化、临床研究推进速度和适应症管线宽度处于前列地位。


本文来源:瑞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