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2021年2月,中纪委转发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称: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并不是高振坤首次被通报。2019年2月北京市纪委监委针对媒体曝光的北京同仁堂过期蜂蜜问题启动问责调查,对1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时任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董事长的高振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北京同仁堂原总经理刘向光:3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向光涉也因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今年2月,中纪委网站讯,深度关注|严查医疗领域隐蔽利益输送。通报称,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为其贿赂行为披上“合法外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5起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其中2起是发生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以科研赞助、支付回扣形式进行的商业贿赂事件。
通报称,随着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医药企业采取更为隐蔽、复杂的手段,为其贿赂行为披上“合法外衣”。
医疗行业风腐问题隐形变异有哪些新动向?如何发现问题线索,深挖彻查隐蔽利益输送?记者进行了采访。如:“定制式”招投标、“规避式”委托采购、“供股式”入股分红、“福利式”研讨培训……医疗领域风腐问题不断隐形变异、迭代升级。
2022年11月,中纪委网站发布《检验科的萝卜坑采购》一文,文章指出个别医务人员利用职业便利,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耗材等采购中做手脚、拿好处费。
究其原因,主观在于医务人员没有管好自己,把管理权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成为医药企业“围猎对象”,但监管缺失缺位的客观事实也不容忽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须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力度,查处医疗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督促医药行业主管部门查找药械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漏洞,完善风险防控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2022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部委联合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
《要点》共13条,其中涉及医药企业的有防控用药品集中持续整治、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非法利益链条、常态化制度化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药代表备案动真格的了,严查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套取资金送回扣,重点聚焦医药企业使用票据和虚构业务事项套取资金等4条内容。
《要点》明确,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非法利益链条。“产销用”各环节共同发力打击违法行为。生产环节,严惩前置套取资金行为。加大对生产环节的财务监管力度,防范将“回扣”资金的套取从流通环节转移至生产环节,严厉打击套取资金用于药品耗材设备回扣、商业贿赂行为。
重点聚焦医药企业使用票据套取资金,虚构业务事项套取资金,利用医药推广公司空设、虚设活动等违规套取资金,账簿设置不规范,将套取资金用于“带金销售”、商业贿赂的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行贿人不择手段“围猎”党员干部的根本原因在于谋取不正当利益。在行贿犯罪案件办理中必须注重综合治理,在依法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依法适用财产刑,有针对性地提高行贿人的违法犯罪成本,遏制行贿利益驱动。
详见<国家监委、最高检首次发布医药行贿案例!医药反腐升级> 参考:中纪委
温馨提示:企业有内训或咨询需求,找产品、找团队、找工作请添加黄伟文老师微信:189 7085 1717(昵称:黄伟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