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曲妥珠单抗国内获批!首个中欧双批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起舞“两个市场”

收藏
关键词: 复宏汉霖单抗获批生物类似药
资讯来源:医药经济报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药
发布时间: 2020-08-14


  复宏汉霖的HLX02(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再传捷报。

  

  8月14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自主开发和生产的汉曲优(HLX02,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正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此前,汉曲优(欧盟商品名:Zercepac)已于7月获得欧盟委员会(EC)批准于欧盟上市,成为首个登陆欧洲市场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自此,首个国产曲妥珠单抗汉曲优将开始同步服务国内外“两个市场”,为患者提供国际品质的临床治疗新选择。这也是继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上市以来,复宏汉霖又一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


  

  2020年,国内生物类似药创新发展换挡提速:CDE就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7个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公开征求意见。短短两个多月,国家层面对生物类似药密集推出相关政策,全力为生物类似药的发展清障。此外,今年以来,生物医药企业更是排着长队进军资本市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认为,中国正迎来生物类似药“黄金时代”。

    

未来已来,国际品质是竟跑原力

  

  看全球医药之大变局,生物药被看作是产业阶跃的新支点。2019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生物药仍是绝对主力。随着生物药专利的到期和相关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全球生物类似药快速增长,而中国生物药及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仅占全球的1%,在研药物项目数量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该领域的研发管线数量是全球排名第二的欧盟的1.7倍,约180家企业的近200余个临床试验在加速推进,这是一组反差极大的数据,既映射出生物类似药的巨大潜力,又表明了该领域竞争的残酷性。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新赛局中,生物类似药何以独树一帜?

  

  首先从产品的维度看,高质量是基石。根据生物药复杂的结构,美国FDA曾证实,即便是原研生物药,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糖谱和ADCC看,其批间和工艺变更前后都存在着一定差异。严格意义来讲,原研生物药工艺变更后,不同批间的产品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类似药。

  

  生物类似药的特点是与原研药高度类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质量上,其纯度、结构、生物活性等与原研药高度相似;二是在临床疗效上,安全性、有效性与原研药高度相似。但它又与化学仿制药有明显不同,其开发难度更高、生产工艺更复杂、研发周期更长、研发成本更高,这造成二者在结构、成分、工艺、知识产权、药政法规、上市推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大量重磅生物药专利相继到期,参赛企业必须对标欧美质量标准开展质量研究和工艺生产,从项目研发到生产、质控、产品供应链管理及上市后跟踪,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管理体系,这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商业化的基础。

  

  复宏汉霖从成立起即依照欧盟质量标准开展质量研究和工艺生产,在质量对比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阶段对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进行头对头研究,为其国际化品质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公司完成了符合国际GMP标准、采用国际先进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设备为核心技术的抗体药物中试及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复宏汉霖在国内率先应用一次性生产技术,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连续流的实现将多个工艺单元有效整合,在提高生产效率与厂房利用率的同时,减小各步骤间的等待时间及仪器设备所需的规模和对应的投入,从而达到缩短生产周期与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我们的工艺验证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多批次工艺验证,无论从上游细胞培养的参数还是下游蛋白纯化的参数都与参照药高度接近。我们认为,生物药工艺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在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博士看来,这还只是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与国际接轨,更高的层次是在法规与合规层面,包括GMP、GCP、GLP跟国际接轨,而最高层次则是在伦理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也就是坚持把病患的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只有数据扎实、市场需要及竞争力明显的品种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他直言,“国产生物类似药起步略晚,本土药企经济基础也没有跨国公司雄厚,但经过十年的沉淀,中国籍生物类似药也凭借高品质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其次从产业生态上看,生物类似药的外部环境基本形成。2004年起,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出台新的立法以促进生物类似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提高患者可及性。相较于欧美成熟市场,中国生物类似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5年我国发布《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搭建起国内生物类似药的监管框架并提出了研发和评价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些年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同时,我国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用药越来越规范,2020年初首份生物类似药专家共识强调:一是生物类似药与参照药疗效等同、安全性相似,临床上可代替使用;二是生物类似药可获得参照药其他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适应症;三是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由参照药转换成生物类似药。简单概括,生物类似药的科学性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继而带动患者。

  

  最后从经费控制的角度看,各国医保机构都有降本的需求。2019年中国医保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医保基金近十年的结余率从30.5%降至4.5%,医保控费压力倍增,从用药品种到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控费更精准。有行业专家此前直言,“引入优质经济的生物类似药可节省国家医保基金,其所节省的预算可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经济可负担将显著增加患者对药物的可及性,大幅度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他们呼吁,国家层面应从政策上大力推动生物类似药的临床应用。

  

  由此来看,生物类似药有望成为医药行业下一座“金矿”。

    

临床替代是大势且在加速

  

  如果说,近20年中国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医改后的市场扩容。那么,生物医药尤其是生物类似药的方兴未艾将成为点亮未来医药产业腾飞的新动能。

  

  包括中国在内的企业之所以接踵而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成熟市场的经验中他们看到了生物医药的闪光点。欧洲是全球生物类似药最为成熟的市场,从欧洲生物药替代曲线分析显示:首个上市生物类似药在上市后平均5年市场份额超过40%。首个上市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后最终能平均占据该产品约70%的市场份额,而且在该生物药的整个市场(包括原研和类似药)上市5年的市场份额平均达到44.1%。

  

  有专业研究报告指出,分析欧洲市场首个上市生物类似药对原研药的替代分两个阶段:指数增长期和稳定期。第一阶段为指数增长期。研究原研及生物类似药的代替曲线可看到,在上市的前5年,首个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平均5年替代率超过40%。其中,替代速度最快的时间为第四年,市场份额增加18.5%;第二阶段为稳定期。五年后首个生物类似药市场地位基本稳定,市场份额变得平稳。

  

  通过解构分析欧洲成熟市场,有一点很明确:首个生物类似药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

  

  一般首个生物类似药能快速抢占市场,随着后续新的生物类似药的加入,原研替代也会提速。这样的趋势会在中国市场同样出现吗?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同样的问题。

  

  那么,先来看看利妥昔单抗在国内出现生物类似药后的情况:该药专利到期后受生物类似药上市的影响,原研药在欧洲、日本等市场销售额大幅下滑,在中国市场自2019年5月开出该药首张生物类似药处方后,生物类似药7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约1.9亿元,第四季度因产能限制抑制了部分市场需求,2020年生物类似药进一步扩大产能。若按成熟市场原研代替曲线的趋势看,未来三年国内利妥昔单抗市场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汉利康有望迎来原研代替的波峰,而且先发优势会非常明显。

  

  目前已有6个国产生物类似药获准上市,加上随着中国逐渐建立生物类似药监管审批路径、医保资金成本控制加强、药企制造能力提升及大量重磅生物药专利相继到期等因素,有研究机构预测,我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589亿元,2019-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35%。而在海外市场,也会因为高质价优的“中国籍”生物类似药的不断加入而改变生物药互换的变化曲线。

  

  更何况,欧美国家和中国原则上都支持适应症外推,均认可如果一个生物类似药参照药高度相似并具有可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外推到该参照药物所获批的其他适应症。基于高度相似的研究结果,汉曲优(欧盟商品名:Zercepac在欧盟和中国均获得原研药获批的所有适应症。可以说,随着生物类似药的加速上市及适应症外推原则,生物类似药的临床应用会越来越广,进而倒逼原研药降价,最终让更多患者群体用到高质优价的治疗方案而受益。

  

  由此可见,随着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生物药代替趋势日渐明显。

    

药审改革促新药提速,

后续准入政策尚需完善

  

  客观上说,我国生物类似药的快速崛起,与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密切相关,该生态系统能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向医生和患者提供高质优价的产品。中国的生物类似药进入全球市场虽较晚,但这种后发奋进同样也是一个优势,因为药审改革全面提速、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产业链上下游活力被充分点燃。

  

  尤其是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给生物类似药注入了澎湃动力。2015年2月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标志着我国生物类似药评价管理工作从此拥有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规范此类药物的研发,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水平奠定了基础。2016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首次提出要重点关注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的类似。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再次强调支持生物类似药。短短几年,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类似药的监管步调在战略上保持高度一致,表明国家对高质量生物类似药的重视与支持。

  

  毫无疑问,2019年是中国生物类似药元年。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实现了0到1的突破。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6个国产生物类似药上市,其中,汉曲优更是实现了中国籍生物类似药登陆欧洲市场,这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然,高质优价的产品获批,接下来该如何提高临床用药可及性?现在问题是,审评中对临床价值的评价,与产品后续进入医保目录的价值评价是否统一?这涉及到研发激励的可预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随着重磅生物药专利到期及各国控制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的压力,生物类似物临床应用正在迅速增长。“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市场上治疗成本最高的方法之一,这意味着市场需要替代品。随着生物类似药的可获得性提升、工艺不断优化,迫使原研药降价,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患者可获得性不断提高。”有专家直言,做可负担的创新,还需要有系统性的政策配套,医保报销政策是关键。在国家医保层面,只要生物类似药获得跟原研药一致的通用名,就自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从省市执行层面来说,各省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各有不同,企业需要每个省逐一去谈判,无形中就增加了政策沟通成本,未来能否根据生物类似药的特点及药物经济学模型形成个性化的报销政策。

  

  此外,生物类似药在国内刚起步,无论是临床医生、患者还是监管、准入机构,它都还是个新概念。对政策制定者、临床医生、患者、公众等进行有关生物类似药方面的专业和客观中立的知识,以及临床应用上可能遇到的科学挑战,通过科普教育广泛提高大众对生物类似药的准确了解和认识,最终能帮助更多的患者实现高效、可负担得起的治疗。这一点在目前同样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即便是政策制定者和临床医生,也有不少人对生物类似药的认识仍不够深入,接下来科普教育工作仍尤为紧迫。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生物类似药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以阿达木单抗为例,原研从上市销售至今近20年,累计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其在全球市场早已赚的盆满钵满,虽受全球生物类似物的冲击,原研药销售额开始下降,但国产生物类似药刚上市就直面降价的压力,这是不小的挑战。


有行业人士呼吁,“如今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生物类似药的发展要讲究政策的协同性扶持,在定价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及临床价值。此外,对企业而言,应根据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和能力适时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在产品立项之初,制定面向全球目标市场的药政法规开发策略尤为重要,以便企业更快捷、更低成本将生物类似药推向市场。这个过程中应重视与监管部门的良性沟通,以便做出最优的临床试验方案。同时,立足中国市场,用全球视野做产品规划才是做大中国生物类似药的根本。


汉曲优在欧洲和中国同步上市是全球权威药监机构对中国生物类似药的高度认可。据悉,复宏汉霖已与Accord、Cipla、Mabxience等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合作促进汉曲优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进程。全球生物药市场巨大,生物类似药可与原研药共同做大市场,服务临床患者。”


■御风


最近微信公众号平台调整了推送机制,
为确保您能及时收到我们推送的最新文章,
请将我们设为 “星标”
或在文末右下角点 “在看”


设“星标”
点“在看”



政策、热点、干货

全都有!

扫码加小编

邀你入群


朋友!“在看”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