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不详
作者 | 不明
图说医疗史 | 20210718期
本期统计时段:7月10日-7月16日
一、资本动态
唯公科技完成亿元B轮融资,由中国创新基金领投
2021年7月16日获悉,唯公科技近日完成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世界500强全球生命科学龙头企业旗下的中国创新基金领投,同创伟业、元生创投、北京生命科学园创投以及老股东合创资本跟投。唯公科技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磁性荧光编码微球技术和流式荧光检测平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其中基于多重磁性荧光编码微球的多联检试剂、高通量流式荧光检测平台已经获得国家药监部门的注册证书,不仅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同时成倍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加速推动了免疫检测向自动化多联检方向的发展。
美维口腔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以“DSO模式”发展口腔医疗连锁
2021年7月15日获悉,中国口腔连锁品牌之一美维口腔医疗集团已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天风天睿、新希望集团等知名机构联合投资。未来,美维口腔还将医疗,运营与管理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结合;并在“医疗、科技、伙伴”三个基本战略基础上强化“DSO模式”。
医疗设备公司Imperative Care宣布完成2.6亿美元D轮融资,以推进提升中风护理创新工作
2021年7月15日,中风领域治疗设备研发商Imperative Care, Inc.宣布完成2.6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1 Capital Partners L.P.领投,新投资者HealthCor Investments LLC和Innovatus Capital Partners, LLC以及现有投资者Ally Bridge Group、Bain Capital Life Sciences、Ascension Ventures、Delos Capital、Rock Springs Capital和Amed Ventures跟投。融资所得将用于支持公司在中风护理领域的各种技术的持续商业化和开发。
生物技术公司Wugen宣布完成1.72亿美元B轮融资,用于推进临床阶段的记忆NK细胞平台
2021年7月15日,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Wugen, Inc.宣布完成超额认购的1.72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bingworth和Tybourne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新投资者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Intermediate Capital Group(ICG)、Sands Capital、Aisling Capital Management、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Velosity Capital和Falcon Edge Capital以及现有投资者RiverVest Venture Partners、LYZZ Capital和Lightchain Capital跟投。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推进临床阶段的记忆NK细胞平台,并推进正在进行的针对严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和其他肿瘤适应症的试验。
西湖生物医药再获亿元融资,由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
2021年7月15日,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获亿元融资,由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老股东斯道资本、辰德资本及华方资本追加投资,本轮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继续推进公司数个红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验证及上海研发中心的建设及团队招募,丰富并扩展公司已有的产品管线以及多靶标药物发现的战略合作。
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完成3.15亿美元融资
2021年7月14日,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获得1.15亿美元A轮融资和2亿美元B轮融资,A轮融资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领投,F-Prime Capital、GV和Newpath Partners跟投。B轮融资包括所有A轮投资者,加上Casdin Capital,以及来自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Moore Strategic Ventures、Public Sector Pension Investment Board、Redmile Group和Samsara BioCapital的参与。该公司打算利用这些资金来推进临床适应症,扩大其平台的能力。
基因治疗公司Kriya Therapeutics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由Patient Square Capital领投
2021年7月14日,基因治疗公司Kriya Therapeutics, Inc.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Patient Square Capital领投,新投资者Woodline Partners LP、CAM Capital、Hongkou、Alumni Ventures以及现有投资者QVT、Dexcel Pharma、Foresite Capital、Bluebird Ventures、Transhuman Capital、Narya Capital、Amplo和JDRF T1D Fund跟投。融资所得将用于进一步开发Kriya的核心技术平台,扩大其治疗管道,并推进其目前在代谢性疾病、眼科和肿瘤学方面的项目。
阿诺医药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由国投招商和泰格医药联合领投
2021年7月13日,阿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顺利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和泰格医药联合领投,联想之星、药明生物产业基金、勤智资本、青岛木奎、国联产业投资、某国家级著名投资机构、某知名投资机构、天鸽互动等参与投资,原有股东ATCG Holdings及锐合资本继续参投。本轮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项目临床试验进展,启动针对更多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进一步扩充研发管线与团队。
生物技术公司Nimbus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05亿美元融资,用于推进多个临床项目
2021年7月13日,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和开发设计突破性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Nimbus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0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BVF Partners L.P.(BVF)领投,现有投资者RA Capital Management和Atlas Venture以及新投资者Access Biotechnology、Commodore Capital、Logos Capital、Surveyor Capital跟投。融资所得资金将支持公司的HPK1抑制剂候选药物在实体瘤患者中的首次人体研究。
万泰凯瑞拟13.36亿元投建厦门万泰诊断基地建设项目
2021年7月13日获悉,万泰生物近日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和实施“厦门万泰诊断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3.36亿元(包含土地购置387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159亿元,建设期利息514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6859亿元,项目建设周期计划3年,即2021-2023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亿人份/年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能力以及9000台套/年的检验设备的生产能力。
合源生物完成超4亿元C轮融资,全面实施快速商业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
2021年7月12日,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4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与海松资本联合领投,德联资本与现有投资者嘉道私人资本、丹麓资本、天创资本、道彤投资、乡融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合源生物自主知识产权CAR-T产品“CNCT19细胞注射液”中国新药注册快速商业化和国际化研发计划的实施,并推动包括CAR技术平台、iPSCs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等驱动的创新药研发全球布局,将覆盖血液肿瘤、实体肿瘤等的自体及通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恺佧生物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草资本、夏尔巴投资领投
近日,恺佧生物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本草资本和夏尔巴投资联合领投,泰福资本、老股东国投创业和德晖资本跟投。完成本轮融资后,恺佧生物将继续加码针对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和疫苗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体系和商业化建设上的投入来扩大已有的市场和产品优势。
二、政策一览
国家医保局印发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2021年7月1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通知共十章四十四条,内容包括协议管理、 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采集、病种分值确定、审核结算等。
NMPA发布《医用康复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等6项指导原则
2021年7月15日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用康复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中医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放射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医用软件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和《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等六项原则。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
2021年7月14日获悉,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已于日前发布《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骨科耗材国家带采正式起锚。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
2021年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六项基本公卫重点工作公布。一、《通知》明确补助标准,对资金落实提出“硬性要求”;二、《通知》明确做好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三、《通知》明确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单位服务;四、《通知》要求各地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五、《通知》以重点人群如慢性病患者、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六、《通知》明确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方式,严禁公卫补助资金克扣、挪用。
三、商业动态
1、商业合作
开拓药业和复星医药产业就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非洲的商业化达成合作
2021年7月15日,开拓药业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28个非洲国家的商业化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推广和销售工作。根据协议条款,复星医药产业将获得普克鲁胺在合作区域的独家注册和商业化销售权益,并就此支付开拓药业不超过人民币5.6亿元款项,包含首付款、开发里程碑约人民币1.1亿元以及商业化里程碑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此外,开拓药业将基于普克鲁胺在合作区域内的未来净销售额,分级收取不低于利润总额的50%作为销售提成。
信达生物与亚盛医药就Olverembatinib中国商业推广、多品种联合临床开发及股权投资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7月14日,亚盛医药与信达生物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双方就亚盛医药核心品种三代BCR-ABL抑制剂Olverembatinib(HQP1351)进行在中国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推广;就亚盛医药在研创新药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与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开发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达伯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信达生物在研抗CD47单克隆抗体letaplimab(IBI188)展开的临床合作;此外,信达生物将按照每股44.0港币认购亚盛医药价值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并获股权认购权证,有权以每股57.2港币的价格认购亚盛医药价值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
礼来中国与腾讯联手数字化创新,共同打造智慧医疗新生态
近日,礼来中国与腾讯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基于礼来中国在医疗健康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行业洞察以及对商业模式、药物可及性创新的积极探索,结合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布局、强大的数字化平台和互联网连接能力,通过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科技等技术赋能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打造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各方共赢的智慧医疗生态系统。此次合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就创新患者管理、互联网医疗和在线疾病教育方面深度合作,并协力打造一站式用药服务和患者管理平台,从而联通患者、医生、药师和/或护士等相关端口。
科兴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订总量可达3.8亿剂的新冠灭活疫苗预购协议
2021年7月12日获悉,SINOVAC科兴与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avi)签署预购协议,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机制)提供总量可达3.8亿剂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分配给COVAX机制全球参与国。根据协议,在2021年9月底前SINOVAC科兴将供应500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此外,Gavi可选择在2021年第4季度进一步购买1.5亿剂,在2022年上半年再购买1.8亿剂。这样SINOVAC科兴合计将可为COVAX的自筹资金参与者以及符合“预先市场承诺机制”(AMC)资格的参与者提供总量多达3.8亿剂的新冠灭活疫苗。
中国国药和科兴新冠疫苗进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疫苗库
2021年7月12日,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宣布,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分别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签署供应疫苗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家企业将于7月起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将有助于缓解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疫苗供应短缺现状,推动疫苗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神州细胞与国药控股在西北五省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神州细胞与国药控股旗下中西部地区的5家公司(国控河南、国控陕西、国控甘肃、国控宁夏、国控青海)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未来,神州细胞与国药控股将在药房专业服务、渠道合作、服务创新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度的合作。将把越来越多的优质新产品推向市场,提升创新药品的可及性,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云顶新耀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以创新平台赋能大众健康管理
2021年7月12日,云顶新耀(Everest Medicines )公布已于7月10日与腾讯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领域的专长优势,以创新合作机制,打造便捷的疾病诊疗和管理模式,高效服务医生和患者,提升大众健康管理水平。双方还将共同探索与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以腾讯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企业的管理与沟通效率,推动企业医药创新高质量的发展。
2、公司动态
康圣环球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1年7月16日获悉,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于7月16日正式以“996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康圣环球在本次IPO中总计发行2.26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约543.03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约13.81倍超额认购。此外,康圣环球亦引入贝莱德、CPE源峰、雪湖资本、欧洲资管公司Carmignac、DNCA Finance、Athos Capital及常春藤资本等基石投资者。发行价则为招股区间顶部的每股9.78港元。截至9:50,康圣环球市值约为84亿港元。
三鑫医疗拟将成都威力生59.75%股权转让给四川威力生
2021年7月15日,三鑫医疗发布公告,公司于今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全资子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议案》,基于公司血液净化业务产业化布局的需要,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同意公司以取得成都威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9.75%股权的投资成本为依据,将该股权作价4240.76万元全部转让给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四川威力生将持有成都威力生59.75%股权,公司不再直接持有成都威力生股权,成都威力生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威力生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发生变化。
倍轻松正式敲钟上市,成为科创板“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
2021年7月15日,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敲响钟声,意味着倍轻松正式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为688793。开盘报160元,较发行价27.4元上涨484%,市值破百亿,成为便携按摩器第一股。倍轻松是一家专注于健康产品创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能便携按摩器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医脉通在香港成功IPO上市,募资逾42亿
2021年7月15日,来自北京的医脉通科技有限公司Medlive Technology Co., Ltd.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医脉通此次全球发行1.55096亿股(行使超额配股权前),每股发行价为27.20港元,募资总额为42.19亿港元。医脉通此次IPO的中介团队主要有:高盛、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中金公司为其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安永为其审计师;天元、盛信分别为其公司中国律师、公司香港律师;金杜、高伟绅分别为其券商中国律师、券商香港律师;弗若斯特沙利文为其行业顾问。
百度互联网医院获“医保支付”准入许可
近日,银川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获银川市社会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审批通过,正式进入银川市基本医疗保险协议医药机构名单。未来,银川参保居民在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问诊购药时,也将有望享受线上问诊购药医保支持报销服务。通过“互联网+医疗保障”,银川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将进一步完善从在线问诊、开方、结算到药品配送的服务闭环,极大地提升本地居民就医体验,全方位满足百姓的健康服务需求。
梯瓦5.1类新药“醋酸格拉替雷注射液”在中国申报上市
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显示,梯瓦(Teva)公司5.1类新药“醋酸格拉替雷注射液”已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根据梯瓦公司财报,醋酸格拉替雷注射液(英文商品名:Copaxone)是一款多发性硬化(MS)药物,其2020年全球销售额为13.37亿美元。
3、FDA动态
FDA专家委员会反对批准珐博进/阿斯利康开发的口服HIF-PH抑制剂罗沙司他上市
2021年7月16日获悉,美国FDA心血管和肾脏药物咨询委员会(CRDAC)投票反对批准珐博进/阿斯利康开发的口服HIF-PH抑制剂罗沙司他(Roxadustat)用于治疗慢性肾病贫血患者的上市申请,其中针对透析CKD贫血患者的投票结果为12:2,针对非透析CKD贫血患者的投票结果为13:1。该委员会的投票是基于一项包括8000多例患者的全球性III期临床项目数据。罗沙司他是一种口服firsit-in-class小分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HIF-PH)抑制剂,可通过增加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改善铁的吸收和动员以及下调铁调素促进红细胞生成。
史赛克宣布首个可降解肩峰下球囊垫片获得FDA批准,填补肩部护理空白
2021年7月13日,史赛克宣布首个用于关节镜下治疗大量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的球囊植入物获得FDA批准。InSpace为外科医生提供了肩部持续治疗的新选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InSpace球囊植入物有长期成功的临床历史,在美国以外地区植入了29000个球囊,并在整个北美地区进行了一级研究。
杨森制药宣布FDA批准DARZALEX FASPRO®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021年7月12日,制药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 Inc.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DARZALEX FASPRO®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此前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该批准是在2020年11月向FDA提交监管文件后获得的,标志着DARZALEX FASPRO®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第六个适应症。
生物技术公司Enochian BioSciences宣布FDA接受潜在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性新药申请
2021年7月12日,专注于传染病和癌症的基因改造细胞和免疫疗法的Enochian BioSciences, Inc.宣布,FDA已经接受了一项关于潜在治疗乙肝病毒(HBV)感染的Pre-IND(研究性新药)申请。预计今年秋天会有书面意见。
生物技术公司Seagen与安斯泰来宣布FDA批准其抗体偶联药物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膀胱癌
2021年7月10日,Seagen和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联合宣布,FDA批准该公司的抗体偶联药物(ADC)Padcev(enfortumab vedotin-ejfv)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曾接受过至少一种前期疗法,但不适于接受含顺铂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Padcev是将抗nectin-4单克隆抗体与微管抑制剂偶联起来的抗体偶联药物。扩展适应症的批准是基于Padcev在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EV-201的第二队列患者中获得的积极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治疗,不适合接受含顺铂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时,接受Padcev治疗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1%(95% CI: 39.8,61.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3.8个月(95% CI: 6.4, 尚未达到)。
数据来源于动脉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