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好文】超长效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关键词: 进展
资讯来源:医药地理
发布时间: 2022-08-31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超长效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long-acting 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

董 俊,柴旭煜*,王 健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医药先进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摘要:传统的胃滞留给药系统(GRDDS) 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起到减少给药频率、提高疗效的目的。然而,人体内的真实滞留效果往往受个体差异、生理及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超过24 h 的稳定胃滞留效果。超长效GRDDS 是近年来口服制剂领域为数不多的创新突破,通过机械变化( 星形结构和弹簧样线圈)的颠覆性设计,大幅增强了抵抗胃生理因素破坏的能力,使胃滞留超过24 h 甚至长达1 个月变成了可能,若能在安全性和质量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口服制剂领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超长效GRDDS 的发展,对其技术挑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超长效胃滞留给药系统;星形结构;弹簧样线圈;尺寸转变


以下为文章节选


超长效(ultra-long-acting) 胃滞留给药系统(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GRDDS) 是指通过机械变化的颠覆性设计,实现超过24 h 稳定胃滞留效果的新型制剂[1—2]。此类制剂可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在疟疾、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大幅减少患者服药频次,避免因漏服误服药物所引发的风险,取得更好的治疗结果。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及商业化开发公司Lyndra Therapeutics 近年来不仅发表了数篇重要文献,并且在FDA“新兴技术计划(Emerging Technology Program)”支持下,已有数个品种完成了从实验室至临床阶段的推进。


本研究从分析影响胃滞留效果的因素入手,回顾论述超长效GRDDS 的探索发展过程,总结介绍其制备方法、应用材料和评价手段,分析展望其应用前景及挑战。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作者简介:董 俊(1998—),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消化道定位递送技术。

通信作者:柴旭煜(1982—),男,副研究员,从事固体制剂新技术及产业化的研究。

E-mail:chaixuyu@sinopharm.com

文章详情欢迎登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官网查看。



END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