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近日,各大国际性生物医药公司相继公
布2020年财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些大型医药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依然取得了不少亮眼的进展,让人们对2021年重燃希望。今天,我们将从在研项目最新进展和COVID-19研发最新动向两个方面,对部分大型医药公司的2020年财报进行亮点梳理(排名不分先后)
。
在医药观澜微信号回复“财报”可下载2020年财报PDF
。
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
Donanemab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修饰体N3pG的药物,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减缓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和日常功能综合指标的下降。Donanemab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即阿尔茨海默病综合评分量表(iADRS)从基线到76周的变化,相较于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综合指标的下降减缓了32%,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根据一项单药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概要结果,该试验旨在评估tirzepatide与安慰剂相比的疗效与安全性。在治疗40周后,与安慰剂组相比,tirzepatide显著降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和体重。Tirzepatide是一种创新的在研药物,每周注射一次,它是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双受体激动剂,将两种肠促胰素的作用整合在一个分子中展现,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新手段。
礼来公司在2020年美国血液学年(ASH)年会上公布了LOXO-305在套细胞淋巴瘤(MCL)及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的全球1/2期临床研究数据。全球性1/2期临床试验BRUIN的结果显示,在治疗对共价BTK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经治套细胞瘤患者时,LOXO-305达到52%的总缓解率。在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经治患者时达到68%的总缓解率。在139名能够评估疗效的CLL/SLL患者中,总缓解率(ORR)达到63%。
美国FDA已受理恩格列净(欧唐静)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作为一种潜在的新疗法,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成人患者,包括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以及延缓肾功能下降。
紧急使用授权:
FDA批准中和抗体bamlanivimab的紧急使用授权(EUA)。bamlanivimab被授权用于治疗伴有发展为中重度COVID-19和/或住院风险的成人,以及12岁以上被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另一项FDA紧急使用授权批准巴瑞替尼与瑞德西韦联合使用,以治疗疑似或实验室确诊的需要吸氧、有创机械通气或使用ECMO的COVID-19住院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患者。
临床数据:
一项3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针对美国长期医疗关怀机构的住院者和员工,bamlanivimab显著地降低了其感染COVID-19的风险。另一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bamlanivimab 2800mg和etesevimab 2800mg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近期被确诊为COVID-19高风险患者相关住院和死亡事件,事件发生风险降低了70%,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研发合作:
与UnitedHealth Group宣布合作进行一项针对bamlanivimab用于治疗高风险COVID-19感染者的实效性研究。与Vir Biotechnology以及葛兰素史克进行合作,评估bamlanivimab 700mg和VIR-7831 500mg这两种COVID-19疗法联合用于低风险轻中度COVID-19患者的治疗。
Elranatamab(PF-06863135)是一款可同时靶向BCMA和CD3双特异性抗体。它在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接受剂量为每周1000 μg/kg治疗的患者中83%获得应答。这一剂量被确认为2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预计在本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Elranatamab在今年1月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Marstacimab(PF-06741086)通过靶向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可以用于治疗血友病A和血友病B患者,而且无需考虑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对外来凝血因子产生的中和抗体。这款创新疗法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在2期临床试验中,它能够将受试者的年出血率降低75%以上。去年11月,辉瑞完成了3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血友病创新疗法在中国也已经获批展开临床试验。
Abrocitinib是一款每日一次的口服JAK1抑制剂,用于治疗12岁以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FDA已于2020年10月接受了该产品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将于2021年4月做出回复。同时,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接受了abrocitinib在相同患者人群中的上市许可申请(MAA),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做出回复。
Ritlecitinib是一款JAK3/TEC抑制剂,能够抑制IL-15和CD-8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它已经在治疗斑秃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效果,并且获得FDA授予治疗这一适应症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近日,ritlecitinib在治疗白癜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2期临床试验中也获得了积极结果,试验数据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
Danuglipron是一款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在1期临床试验中,接受danuglipron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四周后,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体重都有显著的下降。辉瑞已经启动2期临床试验,检验它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的效果,预计概念验证结果有望在第三季度获得。它可能支持潜在的关键性3期临床项目。
辉瑞公司和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BNT162b2是首个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EUA)的mRNA新冠疫苗,目前已经获得美国、欧盟和世界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授权。截至今年1月31日,该公司已经向全球供应了6500万剂疫苗。目前辉瑞仍然在继续扩充产能,预计到2021年底有望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
同时,该公司也表示mRNA技术平台的灵活性可以迅速设计出针对BNT162b2没有覆盖到的新冠突变病毒株的疫苗。这一mRNA技术平台在今后将会得到更多的后续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辉瑞公司在季报中表示,该公司的临床开发成功率在近几年来获得了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进入1期临床的研发项目最终成功推进到3期临床试验,并且获得积极结果的5年临床成功率达到21%。比该公司在2015年的水平(5%)提高到4倍以上,也超过了行业在2019年的平均水平(8%)。其中,该公司在2期临床开发的成功率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从2015年的15%提高到2020年的52%。
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
Amivantamab是一款在研全人源化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它在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最新结果显示,amivantamab达到40%的客观缓解率和74%的疾病控制率。目前,该适应症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已在美国递交,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向FDA递交的旨在治疗这一患者群的监管申请。
Cilta-cel是一种具有差异性结构的CAR-T细胞疗法,包含一个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两个靶向BCMA的抗体结构域,具有促进CD8阳性T细胞扩增的能力。它在名为CARTITUDE-1的1b/2期临床试验中持续表现出非常高的总缓解率,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时,ORR达到97%。2020年12月,cilta-cel开始在美国FDA滚动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Darzalex Faspro(daratumumab和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是首款获批皮下注射的CD38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5月获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与静脉输注相比,它可以将患者的给药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Cabenuva(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注射制剂)是世界上首款只需每月一针,就能有效抑制HIV-1病毒的完整长效治疗方案。它将患者每年接受治疗的天数从365天降为12天。它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上市,被批准作为治疗那些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病毒学抑制的成人HIV-1感染患者的完整方案。
Tremfya(guselkumab)是首个获批治疗活动性PsA的特异性白介素-23(IL-23)抑制剂,于2020年7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成人患者。此前,它还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
今天,强生公司宣布已向美国FDA提交申请,寻求其在研单剂量新冠候选疫苗的
紧急使用授权
(EUA)
。候选新冠疫苗Ad26.COV2.S使用腺病毒载体Ad26表达新冠病毒的全长刺突蛋白。它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计划用一次接种预防COVID-19的在研疫苗之一。除了一次接种以外,这款疫苗在-20℃下的稳定性长达2年,在2-8℃下也能够保持3个月的稳定性。
上个月,该疫苗在3期临床试验ENSEMBLE中获得的顶线效力和安全性结果。
数据表明,Ad26.COV2.S在单次接种28天之后,
对中度和重度COVID-19的预防能力达到66%。同时它预防重度疾病的效力达到85%
,并且完全预防COVID-19相关的住院和死亡。
试验结果同时显示,这款疫苗对在南非最初发现的新冠突变病毒株也具有保护能力。

皮下注射CD20抗体Kesimpta(ofatumumab,奥法妥木单抗)于2020年8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型成人多发性硬化(RMS)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疾病。新闻稿指出,Kesimpta是首个可通过Sensoready自动注射笔让患者在家中每月自我注射一次的B细胞靶向疗法,为患者对疾病的管理提供了便利。
siRNA疗法Leqvio(inclisiran)于2020年12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性血脂异常。这是这款“first-in-class”疗法的全球首批。在初始注射及第三个月的注射治疗后,患者有望每年仅接受两次治疗,就降低其“坏胆固醇”的水平。
Tabrecta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小分子MET抑制剂,此前曾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孤儿药资格和优先审评资格。它于2020年5月在美国获批上市,治疗携带MET基因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闻稿指出,这是FDA批准的针对这一特定患者群的首款靶向疗法。
Beovu(brolucizumab,也称为RTH258)是诺华开发的一种靶向抑制VEGF的人源化单链抗体片段,它的分子量很小,仅有26 kDa,对VEGF-A的所有亚型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在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的关键3期研究KITE的结果显示,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和关键的次要终点,Beovu在第1年(第52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平均变化上达到了与对照药物相比非劣效性效果。
Asciminib(ABL001)是一种针对ABL1的变构抑制剂,它通过与ABL1的肉豆蔻酰口袋(myristoyl pocket)结合,抑制BCR-ABL1的活性。2020年8月,该产品在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ASCEMBL的初步分析中达到主要终点。与活性对照相比,asciminib在24周时的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
Iptacopan(LNP023)是一款“first-in-class”口服的小分子可逆性补体因子B(factor B)抑制剂。2020年10月,该产品在治疗C3肾小球病(C3G)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中期临床结果,显著降低C3G患者的蛋白尿水平。2020年12月,iptacopan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它同时还获得罕见儿科疾病认定,治疗C3肾小球病。
2020年7月,诺华旗下山德士(Sandoz)推出首个对症治疗新冠肺炎的非营利性系列药物,这15种仿制药和非处方药(OTC)致力于满足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方面的迫切需求。
根据诺华2020年财报,他们将继续与第三方紧密合作,以应对COVID-19大流行。在药物发现工作方面,继续开发用于COVID-19和其他冠状病毒的口服药物。其中,该公司正在研究两种潜在的药物DFV890和MAS825,它们是针对免疫反应的早期开发。2020年10月,诺华与Molecular Partners公司宣布达成一项研发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制造和推广Molecular Partners公司基于其独有的DARPin技术开发的抗COVID-19候选药物MP0420和MP0423。

根据GSK发布的2020年财报,该公司在创新生物制药产品组合上得到加强,2020年获得了9个批准。在临床开发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包括20多种资产已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GSK计划到2026年推出20多种新产品,其中10种以上的潜在峰值年收入可能超过10亿美元。
Blenrep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由人源化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药物澳瑞他汀F(auristatin F)通过不可切割的连接子偶联而成。2020年8月,Blenrep作为单药疗法被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4种疗法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它因此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疗法。
尼拉帕利(niraparib,英文商品名Zejula)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聚(ADP-核糖)PARP 1/2抑制剂,再鼎医药已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研发和销售权。2020年尼拉帕利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扩展一线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范围,患者无论其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均可获益。此外,尼拉帕利与派姆单抗联合使用作为一线NSCLC的维持治疗的3期试验已开始。
Dostarlimab(TSR-042)是一款由TESARO和AnaptysBio公司联合开发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2020年,它在治疗含有复发或晚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子宫内膜癌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GARNET中,取得积极结果。结果表明,dostarlimab的治疗使dMMR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2%,疾病控制率达到58%。
2020年9月,GSK与Vir Biotechnology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VIR-7831(又称GSK4182136)完成在2/3期临床试验中的首位患者给药。这项名为COMET-ICE的2/3期临床试验预计注册接近1300例早期症状性COVID-19患者,其目的是评估单剂VIR-7831注射能否预防COVID-19导致的住院。
在合作方面,GSK宣布与Medicago公司开始对佐剂型(adjuvant)COVID-19疫苗候选物进行2/3期临床试验;与赛诺菲(Sanofi)联合开发的新冠病毒重组蛋白候选疫苗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度进入2b临床阶段;与CureVac公司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用于COVID-19的下一代mRNA疫苗。此外,GSK还计划在2021年生产10亿剂大流行病疫苗佐剂系统,用于支持多项使用佐剂的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的开发。
除了上述公司外,百时美施贵宝(BMS)、安进(Amgen)、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罗氏(Roche)、艾伯维(AbbVie)等公司也在近日发布了2020年财报,限于篇幅,本文未能一一详述。向医药观澜微信号回复“财报”(如下图所示)即可获得文中提到的这些公司以及其它多家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的2020年财报下载链接。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欢迎扫码关注“
医药观澜
”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国医药创新动态。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