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创新药企上半年有多少回报 | 投资观察

收藏
关键词: 新药投资上市创新药多少药企
资讯来源: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发布时间: 2021-07-24

本文转载自研发客

作者:施樱子


2018年8月,歌礼制药在港交所敲响钟声,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一年之后的8月,科创板也迎来了生物医药第一股——微芯生物。时至今日,在港交所和科创板挂牌的国内生物技术公司已有数十家。

本次投资观察将回顾半年来这些公司的股价变动趋势。表一罗列的公司共34家,其中仅在科创板上市的有8家,仅在港交所上市的有24家,另有君实生物和康希诺这2家公司同时在两地上市。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均为创新药研发。为充分观察上半年股价涨跌幅情况,上市时间在2021年1月1日之后的公司未列入名单。


上涨仍是生物技术股主旋律


在2021年上半年,34家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的年中股价对比于年初呈下跌趋势,余下的26家公司价格都比年初有所抬升。


涨幅排名前10 的公司除康希诺两地上市外,其余均在港交所上市。其中排名前5的开拓药业、金斯瑞、康希诺(康希诺生物-B、康希诺-U)、诺诚健华,股价均较年初上涨超过100%。开拓药业的涨幅最大,达到502.29%。其他排名前10的公司,股价也都上涨超过50%。


新冠概念股受到投资者热捧。涨幅最靠前的几只股票,开拓药业和康希诺生物都与新冠肺炎治疗和预防产品研发有关。



目前普克鲁胺治疗新冠肺炎的Ⅲ期临床研究在美国和巴西均在进行,最新进展是7月15日,公司与复星医药达成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非洲的商业化合作,7月16产品在巴拉圭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这一股票未来的走势将与Ⅲ期研究结果牢牢绑定。


康希诺则是一家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受资本市场青睐的股票,其在港交所的股价从上市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089.05%,较上市首日价格翻了10倍,而此时它还未摘掉B的帽子。


今年康希诺除新冠疫苗外,还有另一个产品——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批上市。6月23日获批首日,公司股价在港交所的最高涨幅超18%,并在科创板创下798元/股的历史价格高点。从康希诺官网看到,公司的4价脑膜炎疫苗MCV4也已递交上市申请,这是国内研发的首个4价脑膜炎疫苗,辉瑞已就该产品与康希诺签署合作推广协议。


作为一家成立至今12年,研发投入近10亿人民币的公司,康希诺终于迎来了能够自我造血的元年,股价水涨船高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其他上半年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则是在新药研发激烈竞争中成功晋级的新锐,它们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




生物类似药公司上半年领跌


8家上半年下跌的公司中,4家跌幅在10%以内,另外4家跌幅接近20%。其中有6家公司在6月30日时,股价低于上市首日价格。


个别公司股价下跌是由于产品研发较长时间缺乏亮点,市场对其关注度下降。除此之外,更多是由于产品今后的市场利润空间受到投资者质疑。


可以看到,在这些涨幅较小乃至下跌的公司中,不少研发进展较快的产品是生物类似药,如东曜药业、嘉和生物、三生国健、百奥泰和复宏汉霖均是处于这样的情况。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还成功斩获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批件,其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成功登陆欧洲市场,且背靠销售实力雄厚的复星医药,仍然没有逃过不被投资人看好的命运。




这一领域本身竞争就已是一片红海。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生物类似药加原研的生产厂家数量之和都已达到集采的3家门槛,同时国内具有强大药品生产能力的传统制药公司,如齐鲁医药、海正药业、绿叶制药等,亦在不断加入竞争。而集采要求的大规模低价生产制造能力,正是这些传统制药企业的长处,生物技术公司参与竞争反而处于不利位置。



未来医药股长期集体牛市的局面可能就此改变,股价会根据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商业化能力发生明显分化,这一点其实已在生物技术公司上半年的股价变动趋势中明显反映。


6月投融资交易



医药类上市公司市值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