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 | 启函生物完成6700万美元A++轮融资,推动通用型细胞疗法开发

收藏
关键词: 融资细胞疗法生物
资讯来源:药明康德
发布时间: 2021-03-30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3月29日,启函生物宣布完成6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战略投资方礼来亚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经纬中国等参与,红杉资本、招银国际等老股东持续加持。获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启函生物在细胞治疗领域的IND研究和低免疫性项目以及生产。


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疗法正在迅速成为对抗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的重要武器,今年FDA已经先后批准了 CAR-T疗法。然而,目前的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收集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这种个体化的细胞疗法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免疫排斥的问题,但是制造过程复杂,成本不菲,限制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因此,“即用型”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成为细胞疗法领域的重要开发方向之一。然而,异体细胞治疗因为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避免细胞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排斥。即便如此,大多数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仍然有限,它们能否产生持久的疗效仍然是有待试验验证的问题。

启函生物由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杨璐菡博士创建,旨在利用其高通量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和对免疫移植知识的深刻理解开发免疫兼容的同种细胞治疗和异种器官治疗。去年,该公司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旗下的 上发表研究表明,经过基因编辑技术平台改造的小猪能够同时满足异种器官移植的两大要求:完全去除猪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与人有着更好的免疫兼容性。

通过运用科研团队在异种器官移植动物模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启函生物能够快速找到人体细胞中会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并通过编辑这些基因,提高细胞的免疫兼容性,实现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同种异体细胞治疗。

除了编辑靶点上的革新,启函生物还将编辑的过程提前,直接编辑干细胞,然后诱导经编辑的干细胞增殖分化,生产出大量所需要的免疫细胞。 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基因的编辑效率和解决脱靶问题,大幅提高细胞治疗产品在临床上的可及性。

启函生物已经开始在临床级GMP干细胞中应用这种方法,其第一批用于人类临床试验的细胞治疗产品正在顺利研发中。考虑到异种移植产品的长研究周期和研究难度,启函生物在细胞治疗方向可能会比异种器官移植更早实现商业化。

▲启函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璐菡博士(图片来源:启函生物官网)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获得像礼来亚洲这样高知名度的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启函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璐菡博士表示,“新投资机构的加入将进一步扩大启函生物的投资者基础。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开发同种异体细胞疗法,也是对异种器官疗法在临床应用研究的领域的全力支持,对我们GMP的生产能力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我们的疗法能有跨越性的进展并实现规模化的扩展。我们期待充分发挥异体细胞疗法的潜能,也相信启函将来会让细胞和器官治疗普及到每个有需要的患者身上。”

参考资料:

[1] 启函生物完成670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推进其新型细胞治疗的IND研究和生产. Retrieved March 29, 2021, from https://www.qihanbio.com/cn/press/16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