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敏部长
李进教授、郭军教授
Session 2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担任主持。
邹丽敏
CDE化药临床一部高级审评员邹丽敏以《抗肿瘤新药全球同步研发的审评考量》为题作报告,她从加入全球通研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推动新药全球同步研发的关注重点及不同环节切入全球同步研发的挑战三方面进行阐述。
她表示,虽然目前中国的新药水平较国际领先水平尚有距离,但加入全球同步研发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拉平起跑线同时出发,有望从追赶到独立审评。对于监管机构、研究者和申请而言,加入全球同步研发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CDE鼓励大家通过这种方式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张虹
为鼓励创新和满足临床急需,NMPA设立了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附条件批准程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特别审批程序4个加快通道。随着药审制度的深化改革,快速通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这也是推动“好”的肿瘤药品快速上市的重要手段。
CDE化药临床一部高级审评员张虹作了《抗肿瘤新药附条件批准的审评考量(侧重于 RCT 设计的附条件批准)》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抗肿瘤药物附条件批准的相关政策,全面介绍了吡咯替尼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案例。
她指出,附条件批准作为加快药物上市的重要途径,其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药物创新,加快临床急需且具有突出临床价值的药品上市,增加药品可及性。其中,附条件批准关键研究中的疗效应显著高于(历史)对照,其上市后的研究需进一步确证药品的临床获益。她鼓励大家积极探索可用于预测药物临床获益的替代指标以及创新性的临床试验设计模式用于附条件批准;同时强调,与监管机构进行充分良好的沟通交流是附条件批准的前提。
高丽丽
CDE 统计与临床药理学部审评员高丽丽作了《抗肿瘤新药统计学相关指导原则介绍》的报告。她从抗肿瘤新药相关统计学指导原则的起草背景,审评考量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强调在抗肿瘤新药的统计学设计中,其关键考量点在于“巧设计、预定义、保质量、勤沟通”。
江泽飞教授、杨志敏部长
Session 3由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杨志敏部长担任主持。
唐凌
7月2日,CDE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并引起行业热议。本次CSCO-CDE专场上,CDE化药临床一部审评员唐凌针对《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新药研发》及相关政策进行分享。
什么是以患者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唐老师表示,在临床研发过程中先了解患者需求,通过新药研发来解决和满足患者需求,最后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由临床试验交出答卷,证明药物解决了患者问题,这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结果的过程即是。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这一概念早在2015年就已经提出,针对如何践行“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这一原则,她从加强机制研究、提高精准化治疗、改善药物安全性、改善治疗体验和便利性、关注治疗需求的动态变化及减轻受试者负担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强调药物研发要紧扣立题,不忘初心。
周明
CDE化药临床一部高级审评员周明作题为《抗肿瘤药物临床沟通交流策略及案例分析》的报告。周老师表示,自2015年改革开始,临床沟通交流就贯穿着抗肿瘤新药临床研发的始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分析了近三年抗肿瘤药临床沟通交流的情况,并总结了临床沟通交流的常见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办法。
最后他提出,申请人应制定匹配临床开发计划和推进能力的临床沟通策略,着重强调注重沟通时自身临床数据的充分性,同时要提高重要问题、跨专业问题敏感性。希望申请人以“科学为本、蹄疾步稳、多快好省”为行动原则,CDE也将进一步做好技术服务,与审评人携手共促抗癌新药研发。
现场提问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
转自:CCM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