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4月23日,“202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研究成果,讨论行业发展动向,见证多部指南更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自2016年,CSCO系列指南的更新与发布已经走到了第六个年头,五年间,CSCO系列指南受到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现已成为中国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书籍。同时,随着指南制定经验的积累,CSCO各项肿瘤诊疗指南充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我国医疗国情,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适性指南。
4月23日早上8点,2021指南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主持发布会,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同济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CSCO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CSCO副理事长、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CSCO副理事长、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CSCO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CSCO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CSCO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中新社、中国网、人民网、千龙网、今日头条、健康时报、中国科学报、医药经济报、健康报、生命时报、搜狐医药、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学界、肿瘤资讯、医脉通、丁香园、CCMTV、ONCO前沿、健康界、新浪爱问医生、医邻网、肿瘤瞭望、医师报、好医生、找药宝典、医悦汇等国内纸媒及门户网站的记者参加了指南大会开幕式和正式会议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江泽飞副理事长简要介绍了2021年指南更新发布情况和今年CSCO指南大会的整体安排。
从2016年推出第一部CSCO指南至今的六年时间里,各指南小组专家不断针对各自领域的临床实际问题,制定常见恶性肿瘤诊治指南,推动我国规范化肿瘤临床诊疗。过去五年共发行了百万册指南,800多名中国临床肿瘤学者专家同心协力、积极参与指南撰写和宣讲推广。
今年将更新鼻咽癌、胆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结直肠癌、恶性血液病、淋巴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乳腺癌、肾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胃癌、胃肠间质瘤、小细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等23部指南。将首次出版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神经肿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血管毒性防治、癌症恶液质、肝内胆管癌、淋巴瘤指南PET-CT分册、肿瘤相关贫血、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MDS10部指南。
新版指南将在本次指南大会和九月CSCO年会两批出版发行,2021年CSCO系列指南迎来了大丰收,是迄今CSCO史上指南发布与更新数量最多的一年。
此次指南大会也创新报告形式,根据肿瘤部位分疾病系统设专场,并在每个领域专场当中,横向覆盖了肿瘤的不同时期和亚型,重点介绍和梳理新版CSCO指南更新要点。

与会专家们从CSCO指南的制定初心、当前定位、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为我们讲述了CSCO指南的“前世今生”。
吴一龙教授作为率先倡导制定CSCO指南的专家之一,和与会媒体与学者回顾了CSCO制定的初心。近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范围贡献了很多中国声音,自2016年发布了首部CSCO肺癌诊疗指南起,CSCO指南一直对证据类别进行细致划分,CSCO指南的制定充分考虑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研究内容,从而做到基于循证证据并尊重专家意见。同时,指南还对推荐级别进行归类,从而体现诊疗差异,兼顾治疗可及性。
李进教授作为指南工作组的组长指出,规范诊疗一直是肿瘤诊疗中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诊疗指南正是规范化治疗的有利抓手。CSCO诊疗指南,紧跟国际学术进展的同时,更好地顾及中国地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充分考虑医保覆盖、药物与治疗措施的可及性等问题。此外,CSCO指南还将规范化与个体化进行融合,体现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近年来,指南的构成数量、发行量都持续创新高,涵盖的肿瘤诊疗领域也变得更为系统全面,为推动中国肿瘤临床实践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马军教授在接受媒体提问中表示,肿瘤治疗非常复杂,在CSCO指南出版发布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指南的推广与巡讲,从而为指南实际应用提供更大的助力,对中国肿瘤临床诊治带来极其重要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肿瘤学者的不断努力,我国肿瘤创新进程不断推进,指南也随之规范化其临床应用。肿瘤患者与肿瘤医生是“战友”,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提高肿瘤医生的创新积极性,最终造福我国广大肿瘤患者。
秦叔逵教授指出,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及向精准医学发展的阶段。当前的循证医学阶段具有三大核心,第一,要积极的寻求和应用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第二,要结合临床专家、医务人员的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第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的意愿。其中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高级别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价,是形成专家共识和指南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由此,CSCO指南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能够规范临床诊疗行为。CSCO理事会与CSCO各专委会专家们也一直秉持初心、团结协作,对于临床指南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通过指南制定宣传推广和学习应用来提高我们国家临床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水平。
郭军教授与王洁教授结合免疫治疗发展变化回答了记者提问。郭军教授表示,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CSCO有专门的免疫治疗专委会,而且也连续推出免疫治疗相关指南,特别是在不良反应管理方面的指南深受临床医生认可。同时,CSCO指南纳入中国相关的循证证据,更加地实用、本土化。王洁教授指出,免疫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多个瘤种当中都为患者带来良好疗效,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可能。并且不仅在晚期,现在已在早期患者当中也收获很多临床研究证据。在CSCO指南当中,也是逐渐地从II、III级推荐发展到I级推荐,能够很好地指导我国肿瘤领域的临床实践。
在谈及患者教育问题时,梁军教授表示随着肿瘤慢病化的不断演变和CSCO指南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需要指南的已经不仅仅是临床医生,很多肿瘤患者也会购买指南进行学习和咨询。这是肿瘤疾病特点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趋势,未来,CSCO将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患者群体推出更为合适的指南内容。程颖教授也表示,国际上已出版针对肿瘤患者教育的指南,CSCO指南后续如果发布患者版本,可以在将内容调整地通俗易懂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能够让患者与医生很好的沟通配合,如何在诊疗过程中认识到临床专家在临床研究当中的创新与付出,同时还可以考虑将临床研究的数据合理地传达给患者与家属。相信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本次指南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线上参会入口现已开放,欢迎您扫码收藏!您也可通过CSCO APP或CSCO官网观看直播。
直播入口

扫描上方二维码,
线上观看直播
同时我们将继续跟进大会实况,为广大读者第一时间带来指南解读相关的精彩报道!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芊 撰稿
苏彦良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