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子睿 编辑|@江 南
磺酰脲类降糖药又称胰岛素促泌剂,是应用最早、品种最多、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未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作用,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其降糖机制包括:①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②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③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④降低胰岛素的代谢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因此,磺酰脲类降糖药仅可用于胰岛功能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而不能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来源:网络)
图1. 磺酰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示意图
格列齐特(Gliclazide),由法国施维雅公司(Les Laboratoires Servier)原研,目前有其格列齐特缓释片在售,商品名:达美康®。格列齐特作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来源:施维雅公司官网,https://www.servier.com.cn/)
图2. 格列齐特结构式与法国施维雅公司
格列齐特的开发历史较早,于1966年获得专利,并在1972年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作用靶点为磺酰脲受体(SUR)。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于2004年最早获批在国内上市该药。由于较早进入国内市场,化合物结构较为简单,目前该药已有大量仿制药上市,原料药及制剂批文共117条,剂型包括单药片剂、胶囊、缓释片、分散片、缓释胶囊及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复合片剂。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app1.nmpa.gov.cn)
图3. 国内格列齐特原料药及制剂部分批文
根据药物经济报数据,2018年,国内样本医院口服降糖药TOP10分别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瑞格列奈、格列齐特、伏格列波糖、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总金额为29亿元,占口服降糖药用药总额的95.5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片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甲类品种。米内网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显示,格列齐特片2016年至2018年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 19,342 万元,21,837 万元,24,054 万元。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http://www.cde.org.cn/)
图4. CDE关于华南药业格列齐特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告
虽然已有众多仿制药上市,但格列齐特长时间内无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2020年4月23日,众生药业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格列齐特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为国内格列齐特片按照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政策补充申请申报唯一一家通过的企业。
不同于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真实世界研究是非干预的,不人为的对患者入组条件、年龄以及用药方案等进行限制,得出的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的情况,结果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尽管降糖药的数量显著增长,但由于患者和健康系统的各种因素,磺酰脲类药物(尤其是格列齐特)仍然是糖尿病患者一个重要的选择。一项针对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的真实世界研究证明,该药降糖效果显著、耐受性好。现将其相关文献分享如下:
(来源:Leiter LA, Shestakova MV, Satman I. Effectiveness of gliclazide MR 60 mg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alyses from the EASYDia trial. Diabetol Metab Syndr. 2018;10:30. Published 2018 Apr 10.)
图5. 原文文献标题截图
共来自8个国家的7170名年龄不小于35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未接受胰岛素治疗,每天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60毫克/片),每次30-120毫克的2型糖尿患者参与了试验。在6个月的研究中,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目标是个性化的,并根据需要增加剂量。在这项事后亚组分析中,疗效终点根据受试者基线期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和降糖方案进行分层分析,并记录了需要帮助的低血糖发生率。
(来源:同图5.)
图6. 原文文献数据,受试者分层情况
受试者基线期的平均年龄为58.9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8.8 %,体重指数为30.1kg/m2,糖尿病病程5.1年。研究结束时,不管最初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如何,各不同基线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BMI亚组的受试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平均变化-1.78%,所有病例P<0.001)。BMI为25.0-30.0和≥30.0 kg/m2的亚组受试者体重下降分别为0.9和2.2 kg(P<0.001 vs.基线体重);BMI 18.5-24.9 kg/m2亚组受试者平均增加0.5 kg(与基线体重相比,P<0.02)。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少见(0.06%)。
(来源:同图5.)
图7. 原文文献数据,各亚组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
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试验证明,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对于不同HbA1c、BMI和降糖治疗背景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显示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力及耐受性。2019年12月出炉的第二轮药品集采品种中,二甲双胍缓释剂型、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2个品种“出局”,仅保留阿卡波糖、格列美脲。今后的药品集采是否会继续将糖尿病领域药物纳入采购品种不得而知,但只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才算能取得参与后续竞争的入场券。作为医保甲类药品及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华南药业率先拿到了格列齐特的集采“入场券”。
1. Leiter LA, Shestakova MV, Satman I. Effectiveness of gliclazide MR 60 mg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alyses from the EASYDia trial. Diabetol Metab Syndr. 2018;10:30. Published 2018 Apr 10.
药物研究专辑
阿兹海默症(AD)| 新冠疫情 | COPD | 糖尿病 | 帕金森病(PD)
NASH
| | |
抑郁症
| | | | | |
上市公司研究
|
政策研究
#谢谢浏览点个赞吧#
专栏作者:吕子睿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博士
邮箱:healthib@healthib.com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