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11月16日↓↓
虽已是初冬时节,但在位于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内的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从企业生产一线,再到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从一个个点位传来创业、干事的激情战鼓,更不断传来凝结着汗水与智慧的一份份捷报。随着“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东欧分站赛决赛暨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线上对洽会的临近,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桥梁,作为河北省面向中东欧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正日益凸显出它独有的魅力与壮美的前景。
风从世界来,潮起渤海湾。在这片热土上,注定接下来还会有更华美的篇章,期待着建设者们去一笔笔描绘。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在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里,有两家正在火热生产的企业,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注脚。
11月5日上午,站在河北海捷现代教学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捷公司”)的展厅里,副总经理袁景充满骄傲地介绍着展厅里公司的各项产品:高校智慧教室解决方案、智慧家居、物联网管理系统……这家中捷当地的“本土企业”,近年来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对科技的不断投入,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这个展厅,位于海捷公司第二工厂,厂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是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筑巢引凤”的结晶。袁景说,公司不仅享受到了政府在厂房上的扶持,对于这家“外向型”明显的企业来说,身在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区位优势,也让公司得以接触到更多国外的信息,有了更多对外合作的机会。
据介绍,面对疫情影响,海捷公司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产品出口力度,公司生产的平板教学智能充电车等设备成为“抢手货”,销售业绩连创新高。
如果说海捷公司的目光主要对准的是海外市场,那同样位于合作区的三创联盟(沧州临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创联盟”),则更多将视线投到了国内市场上。这是一家集科研、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轻型拖挂房车生产企业,自2019年开始量产,拥有自主研发品牌——MIY迷野,小巧、轻便、精致、舒适、温馨,迅速抢占国内房车市场。
句兰,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2013年来到中捷,见证了几年时间里这里发生的变化。说到公司,让她骄傲的是公司在恢复生产后,订单大增,又招聘了40多名员工。因为疫情原因,旅游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就是行动方便的房车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此外,公司还开发出移动警务车、移动检测车、移动木屋,考虑到许多用户需要将车停到地下车库,公司还专门开发出一款可以进地库的房车……
正是在这样的精心经营下,公司上半年的产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实现了逆市上扬。在疫情防控最要紧的时期,公司拿出库存的车辆用于渤海新区防疫卡点的值班车辆,也体现了公司的社会担当。
站在施工工地一处展牌下,祥兴集团河北中捷区域总经理薛爱兴指着上面的数字和规划图如数家珍:看,这东边的8栋外国专家楼已经全部封顶,西边这8栋一楼也已完成,工程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祥兴集团正在投资建设的这个项目,就是中东欧商务中心及配套工程。这个项目是合作区“五大先导工程”之一,总投资近25亿元,其中作为主体工程的中东欧商务中心项目投资19亿元。项目占地28万平方米,分为外国专家公寓楼、会展中心、金融街、五星级酒店等不同的板块。项目集会展、商务办公、贸易合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建成以后将成为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成为一座沟通中国与中东欧中小企业深度合作的桥梁。如今,会展中心也已完成全部的基础工作,一楼也完成了一半,酒店正在开槽建设地下室,现在施工人员正在全力施工。
薛爱兴说,公司看好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对这里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接下来,公司将全力争取工程在明年6月份左右完工。
看好合作区这片热土的,还有许多投资方。这跟合作区独特的优势是分不开的。据了解,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核心规划面积36.75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成果创新基地、中国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基地、中东欧国家产品展示贸易合作基地、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先后写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杜布罗夫尼克纲要》。目前,已初步谋划了包括都市商务区、科技创智区和通用航空园、高端制造园、中欧绿色产业园在内的“两区三园”的发展格局。2018年、2019年,国家工信部和河北省政府在合作区联合主办了两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信息交流与洽谈会成功举办,来自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17个中东欧国家的121家中小企业代表、14家政府机构代表和来自北京、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157家中小企业代表进行了精准对接,签订29个合作备忘录,达成19个合作意向,活动期间,正式启动了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线上服务平台。
一架法国“松鼠”直升机静静地停在停机坪上。沧州中捷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经理李炳凯说,这是有关单位前来培训直升机飞行员用的。前些天,深圳警方也在这里对警用直升机飞行员进行了培训。
中捷机场一期占地534亩,跑道长度1200米、宽26米,停机坪8750平方米,并配有1600平方米综合航站楼。项目总投资1亿元。2018年9月14日取得中国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截至2020年10月底,已安全保障飞行20000余小时。
为更好地发挥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区位优势,打造全方位多功能通航产业园区,中捷机场又进行了二期改扩建项目。二期项目占地3200亩,总投资17.4亿元,新建一条3600米×45米的跑道,两条垂直联络道,10万平方米停机坪,一个可满足B777试车机坪,2.05万平方米大型机库及航材储运中心,配套建设航站楼及塔台、消防救援、中心灯光变电站、特种车库,以及DVOR全向信标台,航向台及下滑台,1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气象观测等设施设备,可满足大型B777系列货(客)机安全起降要求。2020年10月31日,沧州中捷机场改扩建项目3600米主跑道顺利合龙。
不仅机场建设稳步进行,根据规划,飞行模拟中心、北航教育园等项目也在全力推进。这片李炳凯2016年来到时还是“一片荒地”的机场项目,正成为一个拉升合作区经济业态的强大“引擎”。再过几天,来自国外的飞行员将抵达这里,为即将在中捷量产的“鲨鱼”飞机培训飞行员。鲨鱼飞机是一款采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制的前后双座轻型飞机,装有收放式起落架、变后掠角机翼和整机降落伞。该机保持着轻型飞机重量级别的世界最快速度纪录,已获得“未来飞机”和“最佳轻型飞机”等国际大奖。这款使用普通95号汽油即能飞行的轻型飞机,也为合作区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速度和高度。
今年以来,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总投资143.36亿元的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同时,全区共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8个,总投资211.19元,10亿元项目3个;高新类项目9个;外资项目3个。备案项目27个,总投资31.1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25.14亿元。
在合作区的带动作用下,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也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今年以来,园区投资、消费、出口“三马”共同发力,拉动园区经济稳步复苏。其中,园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外事资源,全力搭建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平台,力促出口贸易,加快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1—10月份园区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3%。
回想2018年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在中捷批复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合作区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的全国第10家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捷也就此成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新高地。
当前,合作区正逢国际、国家、省级等多层面的难得机遇。在国际层面,合作区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17+1”合作;在国家层面,合作区正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和环渤海发展战略的交汇地带,可充分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在河北省层面,河北省新一轮沿海对外开放全面开启,作为本省着力打造的沿海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近年来借助合作区的对外合作平台,对外合作势头强劲,已先后与美、法、德、韩等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近5年年均增速达34.9%。黄骅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并已被确定为雄安新区的出海口……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这叠加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也正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沧州“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落实,集合队伍,挥洒汗水,去书写更加美好的“中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