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集体焦虑中的医药投资对话录

收藏
关键词: 投资焦虑医药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3-04-04
  • 行业暗淡时,夜明珠也会反思一下自己发光是不是对的。


5年前,大家都在说医药创新投资太热了,但大家都在抢着投,几乎没有人停下来。吕明方和他的团队是少数说到做到的人。


不赌天时,不赌运气,只做逻辑对的事情,理性惊人。这是投资行业的吕明方。这样的理性让人恐怖,好在他爱写书,他最近的新书还有一个拗口而湿润的名字《时间留在了空间里》,文字泄密了他的鸳鸯蝴蝶梦。人就是这样的矛盾体,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人多人少的场合,吕明方的谈话基本被各种不确定的言辞覆盖,他像一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对医药产业投资总是表现出忧心忡忡,但他依然在资本丛林穿行,傲然飘逸。我试着翻译一下吕明方的意思:我告诉你诸多不确定,不是告诉你什么都不要做,而是直面这种不确定,还能有所作为。这有点像叔本华的意思:我告诉你生命的苦难,不是让你悲观,而是让你有勇气面对。


把悲观作为生命的底色,从绝望之中生长希望。一个人的思想如此理性,你会惊为天人,但如果还能打破“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个普遍真理,以行动践行理性思想,知行合一,这样的人足够能让人安静下来,听一听他滴落在宁静地球表面的声响。


方源资本合伙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创始主席:吕明方




  对话


Q:你一直对创新药投资非常谨慎,现在似乎验证了很大一部分结论,但回溯上一个投资周期,似乎也还是有人赚到了钱,当然确实很多投资都出现了各种问题。你怎么看你的判断?


A时机很重要,成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败的不一定是最差的,还是那句话,不明不白地赌天时,不是我们的投资哲学。


Q:你不相信投资有风口吗?你不相信创业者自身有突破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A单点突破总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没有利于创新的生态,包括人文环境,个体创新的成本就会被无限拉高,那中国真的会按需成批涌现可抵抗中美脱钩风险的突破性技术吗?

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惯性会让其中的个体下意识地做基因里最擅长的事,这很难被外部理性一夜重塑。


在一个创新友好社会里,「新」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生拉硬拽出来的。举一个小例子,中国香港地区的医院里,很多药品使用大包装,比如说一家医院一个月用500片某慢性病口服药,药厂就给他大包装的规格,一个病人吃10片好,那你就不用非得给他一盒36片药,一个病人大老远来医院开50片,你不用给他发5盒8盒,这样就能减少药物浪费和过度包装,这是少有人察觉的小事儿,但在内地公立医院推动它落地就很难。因为包装规格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审批过程,而且,商业上的利益也没有动力去改变。


我曾经调研过日本的学术推广会议,大医生自费参加会议,新药研究或临床机构讲我这篇论文是怎么怎么回事儿,有什么特别的临床价值和比较优势,获赠礼物也就是一支普通的圆珠笔。


我专门考察过香港私人医生的执业状态,他可能上午在医院,下午在诊所,晚上又查病房,也不需要回扣,就凭借医术好、勤奋而挣得多,干净又简单。


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会抑制太多人主动做点什么的冲动,而这冲动是创新的开始。


Q:现在投资界越来越关注早期项目,你不为所动吗?


A早期创新药公司的话,五年前市场很热的时候我们投了几家,也是想形成生态帮助主流投资,但最终发现这个模式很难走通。就算企业是好企业,产品进展符合预期,市场也不一定买账,一不小心还亏了钱。

我在管上药集团的时候,看过旗下企业几千个单品,高盛研究团队帮助花大力气用数学模型倒推了一下,从治疗病种治疗品种筛查下来,发现未来几年在中国,一个单品能够卖10亿就已经算是大品种了,我们就确定大病种大品种战略,聚焦五十几个品种,集中资源发展,这就是结论。


如果想象中的创新,根本不存在变现的空间,投前我看不到确定的前景,投后随时可能被拍死,只能靠时机赌极小概率,不符合我们积极主动的投资哲学,那我为什么要投呢?


Q:VC和PE的差异与共性你怎么看?


AVC与buy-out型PE的逻辑不一样。VC投得多,但成功概率二八开甚至一九开,赢面甚少,有几个明星项目就能生存。

一般VC在创业公司成长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微弱。企业实控人、创始人是主要的决策者。VC投资,做成了,是企业家能力好,因为你控股1%,2%的小股东或者AB股企业中的大小股东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一遇到分歧,哪怕法律上股权结构写得再合理,中国人的一团和气和稀泥的毛病就会发挥作用,很多人怕得罪人而不敢下决断,于企业发展无益,投资人就会很被动,连成熟的经验型意志都不一定能被贯彻,很多时候,赚不知道为什么赚,亏不知道为什么亏。


我坚持认为,在某一个细分领域钻得极深的专长者,若没有更宽厚的人文理解在背后支撑,那他是走不远的,很容易就陷入自以为是的假想中,掉到各种坑里。


我们不浪费这个时间,所以干脆不做创始人教育了,就把公司买过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动手“修理”。


现在中国投资界也在琢磨如何更深更好地介入到企业经营中,因为这才是主动创造价值的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选对项目,合理估值,去主动创造价值,这是一家投资机构的硬本领。


Q:管理基金和管理企业有怎样的区别?


A这区别可大了,一家公司的经营决策每天都在发生,不能大事小情都开个投决会。我是最终责任人,就得承担后果,但得要学会听取下属意见。

但基金的治理结构就是合伙人机制,很扁平民主,有个什么决策,大家可以讨论讨论,商量商量。本质上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


Q:你投资工作繁忙,怎样拿出时间写作?


A我们管理着一家大型美元基金,平时的压力也很大。

但人不能活成一条单轨线,一定要有职业之外的兴趣,写作这件事儿,没有任何功利性,就是纯开心,这当然是一种结果。于我而言,重要的是过程,我记录了,写完了,分享了,很高兴,没别的什么。


为了这股愉悦,你就愿意一直写,愿意找时间缝隙,愿意拷问自己,然后思考答案。


散文很简单,现在我也没精力写论文。说不定退休了可以。


Q:人性是乐于干活不喜思考的,你怎样做到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


A的确有可能一个问题想三天,什么也没想出来,痛苦自然发生,但思考是一种行为方式,很多年轻人陷在单调的执行工作里,常常忘了人本来就是会思考的动物啊。


我也常跟同事说,忙完了得停一停、静一静、想一想,让灵魂跟上脚步,得给自己这个机会。


思考,不一定有结果,但一旦把问题想清楚之后,做事就有了根底,它会以常识的形式习焉不察地帮你规避很多风险。


Q:投资界有一种说法,宏观把握不了,只能微观中去寻求确定性。你怎么看宏观和微观对具体投资决策的影响?

A:我赞成宏大叙事作为背景,核心价值还是个体需求,但你要回到个体叙事,也不能一个猛子扎进去就不出来了,被广泛关注的个体一定不只是他自己,你要看到现象背后,真正流动的是什么,有可能是需求,有可能是情绪,有可能是利益,有可能是思潮,等等。


商业世界优胜劣汰或者劣胜优汰很正常。行业繁荣时,也不会有人想到自己注定就是殉葬品,行业暗淡时,夜明珠也会反思一下自己发光是不是对的。



Q:你出版了新书《时间留在了空间里》,想请教你怎么看待纸质书的时代价值和个人体验的历史价值?


A当一个人或一件事走向公众时,他的某些部分会被掩盖,某些部分会被放大,真相损耗必然会发生。

我以前开玩笑说你如果要去了解、判断一个人,不是靠跟他见面次数多,而是单次的时间足够长,三个小时后,人才会放下防备,有目的的表达转为无意识地真实流露。


传播是两个极端,即时消息是最确定的,但也是最碎片化的,但导致这个结果的逻辑是什么很难被发现,也不一定会在传播中胜出,或许本来就没有真相。后真相时代,真实记录稀缺又脆弱。


我们在挑选管理者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简历越来越不能信,象征个体的符号越来越完美,有了ChatGPT会更完美,但人味却越来越淡,人们讨厌真实,也不维护真实,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深受虚假之苦。


但接受讯息的个体也有主动权。我常劝不同年龄段的朋友不要沉浸在电子屏幕输出的碎片信息里,它会把你不由自主的困到信息茧房里,不断强化人的某一个单面,把人朝最简单、最极端的方向勾引。现在,不变的书页反而比变化万千、漂浮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更多元。


我习惯读纸质书,这是一个正式的阅读场景,会有一个真实的在场感,会把你带到内容里,文字会慢慢地进入眼睛然后往脑子里走,连起来串成画面,这个过程有足够的时间间隔,跟走马观花地浏览屏幕是不一样的。


Q:人生无常,你本人的经历似乎很跳跃,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


A我们那个年代,主动行为少一点,被动的组织调动多一些。没别的选了换一条路,又没别的选了再换一条路,丰富多元是时代赐予的。

人生转折点出现时,自己往往没有感知。回过头去看,似乎我的经历很跳跃,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度,比如就从政府管理部门转去了报社,又从报社转去了证券公司?好像八竿子打不到。


但看似曲折,其实仔细想想,它们都是有内在关联的。底层的东西其实一直都在,就是现在的我,以割裂的方式完整。这个都不是过程的主动意识。


Q:写书和投资需要两个不同的大脑吗?


A我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两个世界,脑海中有一个转换开关。工作结束了,我就完全进入另一个世界。写作时,全身放松下来,投入进去感受,但切回商业世界,我就要回归理性,看数字,分析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


慢慢地,这个转换会变得顺畅。


Q:你喜欢理性多一些还是感性多一些?

A人都有非理性的部分,它常常会在最需要理性的危急关头突然冒出来。眼下很热的ChartGPT也会出错,人当然会出错,这才是人的可爱与真实。


我也常与周围的年轻人交流,你们迷茫似乎是根本没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是不是从根本上讲,其实眼下的生存压力比你困惑的事情更重要?


注:本文对话内容引自同写意《吕明方 把世界劈成两半丨制造2023》,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