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
平均每天1000人确诊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平均每天有1000人确诊大肠癌,而30%的患者初诊时就已经是晚期,仅6%为早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三位,占9.88%。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长期占世界第一位。

中国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平均发病年龄(69.8岁),年轻了21.5岁!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大肠癌离我们,真的不遥远。
02.
大肠癌找上门
多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
患上大肠癌,往往是以下几个原因:
• 遗传: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大肠癌,风险会增加2~3倍。
• 年龄:大肠癌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生活习惯:例如饮食偏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纤维摄入少或运动极少的人,容易患此病。

数据显示,70%的散发性大肠癌与生活习惯有关,且66%~78%可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而避免。
另外,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更高。
03.
患上大肠癌
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早期的大肠癌并无明显症状。但身体到了一定限度,是会向你求救的。
通常,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这只是个人习惯问题。
但是,如果突然跟之前的排便习惯不一样了,则要怀疑肠道出了问题。
肿块凸起压迫肠腔,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
肿块受摩擦时溃破而出血,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多数人会以为是痔疮。
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均是大肠癌的预警症状。
中国饮食文化历来崇尚素食为主、肉食为辅、重视药膳进补的“养助益充”。
但倘若天天大鱼大肉,肠黏膜就招架不住了,最终在致癌物质的作用下引发恶变。
高蛋白质食物经高温加工产生致癌物质等情况,会提高大肠癌风险。
肥胖也许不是导致大肠癌的直接致病因素,但身体肥胖会增加其致病风险。
大肠癌已被证实与酗酒相关。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中医素有“治未病”的防治理念。
《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
《景岳全书》记载“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之病。”
古代医家认为脾虚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
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持呵护肠胃的好习惯。身体健康,是靠自己一点一滴争取来的!
胃靠养,肠靠清。“癌”字三个口,很多癌,都是吃出来的。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40万人参加的饮食与癌症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
高纤维饮食能有效减低40%的患癌症风险
,特别是大肠癌。
食用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和熟肉制品等,会使结肠癌风险增加更多。
无论体重如何,腹部脂肪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都同样存在。
临床上病人症候表现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中医治疗大肠癌不仅要对症下药,还要把握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标本兼顾、辨证施治,既考虑局部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
有人说,吃大蒜、葱、洋葱等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这是真的吗?
有研究发现,大蒜、葱、洋葱等
含有杀菌物质(辣素)和某些抗癌活性物质:如硒元素和槲皮素。
但阿香要提醒,这只是证明其中有抗癌活性物质,
并不表明它们就能抗癌了!
目前也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大蒜能降低患癌风险。
葱姜蒜还是要吃的,但比起把抗癌的期望放在它们身上,还不如改改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
来源:成都中医肿瘤研究院、胃肠病科普、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医学界消化频道、健康时报
『往期文章推荐』
『活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