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提出:
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聚焦“强创新”,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成都高新区企业赛诺哈勃药业是
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
倍特药业旗下从事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的子公司,
其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BT-114143注射液
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临床申请也在同步进行中。

10余个创新小分子药物同步研发
在赛诺哈勃药业的药理实验室里,
研发人员正在进行取样、加样,
将生物样本放入酶标仪。
生物样本在小分子化合物作用下产生光学信号,
通过酶标仪的检测发出有规律的声响,
旁边的电脑显示屏随之显现出
一条条记录数据和信号变化的曲线。
研发人员通过对曲线的分析,
来证明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化合物。
关于“赛诺哈勃药业”

团队正攻关的项目之一——治疗罕见病“地中海贫血”的药物,进展非常顺利。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立项,预计明年年底提交新药临床研究前的沟通交流会申请。
——赛诺哈勃药业药理及转化科学
副总裁 张晓东博士

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做创新药最难的是研发策略和方法学设计,这也是真正的原始创新。
——赛诺哈勃药业药理及转化科学
副总裁 张晓东博士

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日前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在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排名第三,比去年上升一位。

成都高新区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的关键在于,我们构建了成果转化创新策源能力,并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全链条全周期的产业服务体系。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
相关负责人
尤其是2022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创新药品种也不断涌现。
新增14个I类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累计在研1类新药141个,53个处于临床阶段。
成功推动健进制药全国首个中美双报产品注射用吗替麦考酚酯国内获批上市,微识医疗全国首个消化内镜AI辅助诊断产品获批上市。
推动全省首个高能级500强企业美敦力实现胰岛素泵量产。
威斯克生物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Sf9细胞)威克欣和三叶草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SCB-2019(CpG1018/铝佐剂)于上周获批纳入紧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