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
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不朽功勋,2020年8月11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
上海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作为孙中山先生的人脉渊薮、革命基地、广阔舞台和温馨家园,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重镇,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都市。上海这座城市有着许多与孙中山相关的人、事、物,留下了丰富的孙中山革命、工作、生活遗存和印痕。
本次展览以上海为切入口,追踪伟人在沪足迹,展示孙中山留下的史迹、文物、史料,挖掘上海城市个性与孙中山纪念的时代记忆,探析上海是如何记忆孙中山的以及伟人与上海城市精神的关系,展现孙中山为追求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而奋斗的革命历程,彰显上海城市个性与孙中山纪念的时代记忆,从而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弘扬伟人的思想精神。
展览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线,以地点为坐标,从革命的窗口、革命的舞台以及港湾三个层面再现了孙中山生前在上海的革命历史足迹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第二部分讲述了孙中山逝世后,上海民众对孙中山的缅怀与纪念以及孙中山对上海的影响,特别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留下的可歌可泣的篇章。第三部分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上海对孙中山的缅怀与纪念以及上海这座城市对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和价值。如:孙中山珍藏的1922年尼克博克出版公司出版的英文本《实业计划》、孙中山亲自校阅过的《建国方略》、中国铁路总公司秘书处印信、中国铁路总公司之印、中国铁路总公司信封等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地反映了孙中山与上海城市精神的关系。
为进一步延伸、扩大和深化此次展览的社会影响,特别邀请孙中山研究专家分别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为展览撰文宣传。同时,通过摄制“专家说”、“策展人说”、“观众说”等主题视频,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解读“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




配合此次展览,从7月5日起推出“少年开讲啦”线上主题讲解声音征集活动,向青少年收集声音,评选出15位“最美童声”,作为本次展览的“特约讲解员”,为社会公众进行讲解。透过这些“好声音”,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记忆,展现不一样的“城市记忆”。展览期间,还将陆续推出“孙中山在上海史迹地寻踪、踏访”系列微信专题活动,选择孙中山在上海的13个重要史迹地,制作成多部短视频,通过镜头和讲述人的语言,使观众直观感受孙中山的革命岁月。
本次展览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协办,《解放日报》社、《新民晚报》社、上海图书馆作为支持单位。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1月12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中山东二路9号)三楼
展览时间:2020年8月11日——2020年11月12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30(周日及国定假日闭馆)
疫情期间:个人及团体参观均采取预约制
预约电话:63336633转9
疫情防控,每日大转盘活动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