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瘤:细胞治疗新猎物|读财报

收藏
关键词: 治疗细胞治疗财报细胞
资讯来源:研发客
发布时间: 2021-09-13



其中,药巨诺的首款CAR-T产品刚刚在中国获批,传奇生物BCMA CAR-T产品也已经在美国和欧洲递交了NDA。两家公司的发展进入了比较关键的商业化阶段。两个即将进入市场的产品也可能给中外细胞治疗市场竞争格局带来些许变化。其余两家公司尚处于临床阶段。由于产品大多未进入市场,无销售收入,几家公司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在产品管线推动上,四家公司表现均比较活跃,拓展临床研究上有不少动作,部分公司公布了核心产品的临床数据。研发投入的同期增长也都在40%以上,药明巨诺的研发投入甚至翻了一倍以上。而较为接近商业化和临床后期的公司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也有更为明确的布局和更大的投入。



两款靶向CD19产品中国获批


根据财报信息,药明巨诺靶向CD19的CAR-T产品relma-cel在2020年即递交NDA,并且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已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疗法的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成年患者。近日,根据NMPA的公示,relma-cel已经正式获批。

2021年5月,传奇生物合作者杨森先后向FDA和EMA递交靶向BCMA的自体CAR-T产品cilta-cel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上市申请,并在4月向巴西药品监管局提交了cilta-cel的上市申请。根据PDUFA流程,将在11月底完成审查。

尽管从靶点与上市地来看,两个产品不在一个竞争维度上,但接近商业化阶段的产品还是给细胞治疗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看点。

目前,中国只有一款CAR-T产品上市,即复星凯特开发的靶向CD19的 ,今年6月正式获批。relma-cel与阿基仑赛获批时间相差无几,在靶点、适应症与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可以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两款CAR-T上市,中国细胞治疗领域也进入新的阶段和竞争格局,更明确显示出不同的梯队分层。作为最热门的研发领域之一,国内布局细胞治疗的企业很多,市场竞争一触即发,而药明巨诺与复星凯特最先推动产品上市,且有国际知名细胞治疗公司背书,在开发速度和资源投入上可能会更有优势。

回看全球竞争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上市了5款CAR-T产品,其中前4款均靶向CD19。而传奇生物的cilta-cel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同靶向BCMA的Abecma,Abecma由Bluebird与BMS合作开发,2021年3月美国获批上市,是第一款上市的BCMA CAR-T,也是第五个CAR-T。虽然cilta-cel并未占据首个上市的优势,但作为BCMA CAR-T的“第二名”,依然有较为可观的市场空间。

cilta-cel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公布了几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针对MM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在95%以上,严格完全缓解(sCR)可达80%,数据比较突出。

从财报来看,虽然两个产品后续开发都集中在多样临床研究的推动,但由于靶点性质的差异,其策略也体现出差异。

药明巨诺关注在relma-cel新适应症的拓展,其财报显示,除了申报上市的三线LBCL适应症,relma-cel还在探索滤泡性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LL)的三线治疗,以及LBCL的二线治疗。其中,三线FL和三线MCL的临床研究分别于今年启动。

传奇生物则主要关注cilta-cel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上纵深式的探索,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在CARTITUDE临床项目中拓展新研究CARTITUDE-5。该研究针对未经计划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确诊MM,cilta-cel+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与VRd+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维持治疗)进行比较。这显然是对照MM治疗中的一线金标准,向一线进军的尝试。另外,CARTITUDE-2研究中增加了两个队列-E队列(高风险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未计划移植)和F队列(标准风险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生产与商业化布局加速


由于部分细胞治疗产品已经进入上市阶段或者处于临床晚期,为了支持其在市场的竞争,几家细胞治疗公司在生产和商业化方面的布局明显加速。主要体现在产能的扩增和销售团队的构建。

药明巨诺、传奇生物和科济药业都在生产方面有所布局,包括一些在现有产能上的升级和引入新的生产方面合作等。

根据财报,药明巨诺在2021年2月与Thermo Fisher合作,获得Thermo Fisher的Gibco CTS Dynabeads CD3/CD28磁珠的非排他性商业化使用权利,用以支持relma-cel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2020年,药明巨诺已经在苏州建立起商业化生产基地,产能可满足每年最多2500例自体 CAR-T细胞治疗应用。

2021年6月,传奇生物与杨森联合投资,在比利时建设生产设施,拓建其细胞疗法的全球产能。此前,公司已经在中国南京和美国新泽西有生产基地的布局。

科济药业原先在上海徐汇区和金山区分别有两个生产基地,2021年重要的布局是产能向海外的拓展。科济在上半年启动美国生产基地的建设,这一生产基地设计的产能是每年满足700例CAR-T治疗需求。并且公司在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米的商业生产设施,预计产能为每年约3000~5000例CAR-T治疗。

在销售方面,已经进入或接近商业化阶段的药明巨诺和传奇生物有更明确的投入。

药明巨诺自2020年下半年起开始搭建专门的销售及营销团队,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销售方面的投入达4620万元,目前已建立起一支90人的商业团队。

传奇生物则是加大在销售和分销方面的开支,公司上半年这方面的投入为3020万美元,相较2020年同期的1610万美元,增长了约87.6%。

靶点方向的变化


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的relma-cel和cilta-cel分别靶向CD19和BCMA,这是细胞治疗领域较为经典、成熟的两大靶点方向。从管线来看,各公司的核心产品及进展比较快的第二梯队几乎均针对这两个靶点,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科济药业的核心产品CT053为靶向BCMA的自体CAR-T,已于中国开展了关键Ⅱ期临床LUMMICAR STUDY 1,并于今年上半年在美国启动了Ⅱ期临床LUMMICAR STUDY 2,7月入组首名患者。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NMPA递交NDA,2023年上半年向FDA提交BLA。

亘喜进展最快的产品为BCMA/CD19双靶向自体CAR-T GC012F,比较重要的动向是今年在ASCO和EHA上公布了Ⅰ期研究者发起临床(IIT)的数据。数据显示,MM治疗中,ORR达94.7%,产生应答的患者均有较好的VGPR(极佳的部分缓解)甚至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高剂量组中,所有患者(n=9)均取得微小残留病灶阴性-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MRD-sCR)。亘喜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在中美同时递交产品的IND申请。

另外一些进展比较快的成熟靶点产品,包括药明巨诺靶向BCMA的自体CAR-T JWCAR129,其IND申请已经获得NMPA受理,同时已在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亘喜的GC007g为靶向CD19的供者来源CAR-T,已经开展了治疗r/r B-ALL 的Ⅰ/Ⅱ期临床。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出的产品管线中,可以看到一些新方向的探索。虽然这些靶点方向大多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但也已经崭露头角,有了一定的进度。比较突出的是Claudin18.2和GCP3靶点方向。

Claudin18.2在胃肠道腺瘤、胰腺肿瘤、部分胆管、卵巢和肺部肿瘤等多种肿瘤中表达显著上调,是近两年药物研发的热门方向,可应用于单抗、双抗以及CAR-T的开发。吸引了一众细胞治疗公司的目光。

科济药业和传奇生物均有针对Claudin18.2靶点的CAR-T。

科济药业开发的Claudin18.2 CAR-T为CT041,在中国开展了针对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或胰腺癌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在美国开展了晚期胃癌或胰腺癌的Ⅰb期临床试验。目前,科济药业已向NMPA递交关键Ⅱ期临床试验的IND申请。在此前开展的研究者发起临床中,CT041显示出不错的疗效,其中针对22名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ORR可达50%,中位PFS为4.2个月,中位OS为9.5个月。传奇生物的Claudin18.2 CAR-T产品 LB1904也进入临床Ⅰ期。

亘喜生物也在最近与明济生物达成合作,针对Claudin18.2靶点展开新型细胞疗法开发,启动了对这个靶点的布局。

GPC3是肝癌特异性相关抗原,对于肝癌的诊治价值较早就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同样有针对这个靶点的不同疗法开发中。在靶向GPC3细胞治疗方面,药明巨诺与科济药业都有相应的布局。

药明巨诺有两款相关产品JWATM204、JWATM214。JWATM204是药明巨诺2020年6月自 引入的 产品,治疗肝细胞癌(HCC),药明巨诺获得了产品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利。JWATM214则是JWATM204结合Lyell公司T细胞抗衰竭功能技术的产物。

根据财报信息,药明巨诺已完成JWATM204的产品制造及放行检测的技术转让,预期2021年年末前进行该项目的IND启用研究。优瑞科已经在美国启动了该产品的Ⅰ/Ⅱ期临床。

科济药业的CT011则是靶向GPC3的自体CAR-T产品,一样用于治疗HCC,目前已完成在中国的Ⅰ期临床试验的入组。

事实上,这些新的靶点方向如GCP3、AFP和Claudin18.2都是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这显示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细胞治疗公司越来越关注向实体瘤的集中布局。不仅在靶点的选择上,在技术层面和表现形式也有同样的倾向,药明巨诺针对GCP3、AFP这两个靶点的产品均是引自优瑞科的TCR-T产品,TCR-T本身被公认在实体瘤中有更大的开发空间。进军实体瘤显然将成为整个细胞治疗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主题。



总第1405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
www.Pharma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