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由浦东政策在线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通知

区经委(科经委、商务委)、发展改革委、工业集团、有关单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11日
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一、总体思路
二、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
四、建设内容
(一)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绿色工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建设和生产,积极开展绿色提升改造,创建一批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打造一批国家级示范。
2、绿色产品。以面向市场化的终端消费品为主要对象,开发全生命周期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的产品。
3、绿色园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引导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4、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在行业龙头企业或供应链环节关键企业中,加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回收和报废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带动上下游供应链整体绿色发展。
5、绿色企业。在汽车、医药、化工等领域打造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龙头领军作用,主动履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所有工厂都应用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企业集团。
(二)绿色设计试点示范
1、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树立绿色设计理念,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重点在塑料、包装、电气电子、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再制造等行业开展绿色设计试点,形成10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2、加快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人体健康影响等要素的生态影响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企业绿色材料库、设备资源库、绿色工艺库等建设,提升企业绿色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3、加强绿色设计工具开发和使用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估和认证,发布产品碳足迹声明,开展产品减碳工作,支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三)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
1、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按照绿色化、循环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思路建设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2、示范区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新建重点用能企业按照绿色工厂四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
3、示范区现有区级重点用能企业全部按照绿色工厂标准进行绿色化提升改造。
(四)“3+6”产业绿色创建
1、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绿色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研发力量,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打造10家国内标杆绿色工厂。
2、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高端产业,加强企业自身绿色改造提升,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共享,形成10条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供应链。
3、推进数字赋能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围绕企业能源利用、资源节约、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等,加强数字赋能数据分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五)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1、针对本市特色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园区(工业转型创意园区)、园中园(企中园)等,制订绿色园区评价标准。
2、结合本市产业特点,综合国家发布的绿色产品标准、行业发布的绿色产品标准,制订市级绿色产品标准,发布市级绿色产品目录。
3、结合本市总部经济突出、企业管理职能剥离等特点,针对生产性服务、供应链管理、集团化管理企业,制订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
(六)绿色金融创新
1、创新多元化绿色信贷产品,加强产业绿贷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四星级绿色企业精准对接银行,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2、制定绿色项目评估认定方法,筛选出具有“绿色属性”的项目,发布绿色项目目录,开展项目路演,加强资本与绿色项目的对接。
(七)绿色制造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1、评价机构能力建设。以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为核心,以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育20家绿色评价服务机构,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8家。
2、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行业协会、绿色制造联盟打造一个集标准研究、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服务内容一体化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3、专业人才建设。依托高校、节能环保高技能人才基地,开发绿色制造培训课程,切实提升绿色制造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
4、行业自律建设。参照《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参考程序》以及节能服务行业自律要求,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五、创建程序
六、监督管理
七、保障措施
附件1
1.绿色制造体系的基本要求
2.绿色制造体系评价标准
3.“十四五”绿色制造体系创建任务分解表
附件1
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基本要求
1、绿色工厂创建基本要求:
(1)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实际生产过程的制造业企业;
(2)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3)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相关绩效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企业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2、绿色产品创建基本要求:
(1)产品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2)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性能以及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要求;
(3)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相关要求。
3、绿色园区创建基本要求:
(1)具备统一管理机构,以产品制造、能源供给或服务工业为主园区;
(2)完成国家和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3)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超过国家和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4)园区建立了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4、绿色供应链管理创建基本要求:
(1)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2)在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销售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3)制定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4)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5、绿色企业创建基本要求:
(1)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控股三个及以上的独立法人生产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推动其所有工厂或下属控股企业都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推行绿色设计,创建绿色工厂,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3)主动参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资源能源消耗标准;
(4)按年度发布企业绿色发展报告,提出绿色发展目标,跟踪目标完成情况并向社会发布;
(5)建有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投入绿色技术研发。
附件2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标准
类别 |
三星级 |
四星级 |
五星级 |
绿色工厂 |
85>X≥75 |
95>X≥85 |
X≥95 |
绿色供应链管理 |
85>X≥80 |
95>X≥85 |
X≥95 |
绿色企业 |
85>X≥80 |
95>X≥85 |
X≥95 |
绿色园区 |
80>X≥70 |
90>X≥80 |
X≥90 |
注:X—第三方评价得分。
附件3
“十四五”绿色制造体系创建任务分解表
区/集团 |
绿色工厂 |
绿色供应链 |
绿色园区 |
浦东新区(临港) |
45(15) |
7(2) |
3 |
松江区 |
20 |
3 |
1 |
闵行区 |
15 |
3 |
1 |
嘉定区 |
15 |
3 |
1 |
金山区 |
15 |
3 |
1 |
奉贤区 |
15 |
3 |
1 |
青浦区 |
15 |
3 |
1 |
宝山区 |
15 |
3 |
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4 |
2 |
|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
7 |
2 |
|
上海化学工业区 |
7 |
2 |
|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4 |
2 |
|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
3 |
||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2 |
2 |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
2 |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
1 |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1 |
1 |
|
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1 |
||
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 |
1 |
||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 |
1 |
||
上海航天局 |
1 |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1 |
||
合计 |
200 |
40 |
10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