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本月融资看点
2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123起案例,披露金额约251.58亿元,亿元以上融资案例58起,亿元以上披露金额约245.38亿元。
融资项目数量较多的细分领域分别是:药品( 48起,占比39.02%),医疗器械(37起,30.08%),产业服务(10起,8.13%),生物技术(10起,8.13%)。
融资项目集中分布在北京市(32起),上海市(26起),江苏省(17起),广东省(16起)合计融资项目数量占比约73.98%。
虽遇春节假期,但2月的融资案例与融资金额环比1月份仍呈上升趋势。
1.数量和规模
2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123起案例,披露金额达251.58亿元,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案例58起,合计融资金额约245.38亿元,过亿元融资总额占当月融资规模总量的97.54%。
本月披露融资规模最大的一笔是:专注于“互联网+医疗+药品”全新健康管理模式平台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月9日正式宣布完成30亿元E轮融资,本轮是继2020年6月D轮融资完成半年后的又一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腾讯联合领投,中信证券、中金资本、OrbiMed、启明创投、鲲翎资本、歌斐资产、易方达基金、指数资本等跟投,指数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投资方囊括多类型的顶级机构,包括一级和二级市场、TMT和医疗行业、产业资本和财务资本,形成了跨视角的资本共识。
本月披露融资规模位列第二的融资项目是:微医控股(浙江)有限公司,2月25日消息,由微医集团分拆出的数字医疗平台微医控股(下称“微医”),在近期完成了超过4亿美元的Pre-IPO融资,估值近70亿美元。市场消息称,该公司最快可能于下月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该轮融资主要是以红杉资本为代表的老股东加持,以及千禧资本等投资机构、大型保险机构的战略性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微医是千禧资本在亚洲参投的首个Pre-IPO轮项目。
本月披露融资规模位列第三的融资项目是: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三叶草生物于本月宣布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并获得超额募集。本轮融资后,三叶草生物在过去12个月的总融资额超过4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原股东康禧全球投资基金继续加持。
表1:2月医疗健康产业融资规模TOP10项目
2.融资阶段分布
本月,国内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项目数量集中在A、B轮阶段(含Pre-A轮、Pre-A+轮、A轮、A+轮、A++轮、Pre-B轮、B轮、B+轮)共计64起,占项目总数比重约52.03%;股权融资与战略融资分别为19起和14起,各占项目总数比重约15.45%和11.38%。各轮次融资金额中B轮阶段(含Pre-B轮、B轮、B+轮)总金额高达64.72亿元,约占本月总金额25.72%。
图1:2月各轮融资数量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数据库
注:泛A轮包含Pre-A轮,Pre-A+轮,A轮,A+轮;泛B轮包含B轮,B+轮;泛C轮包含:C轮,C+轮
细分领域中,药品领域的融资数量为48起,占融资项目总数的39.02%;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项目数量为37起,占融资项目总数的30.08%;产业服务融资项目数量10起,占融资项目总数的8.13%;生物技术领域融资项目数量为10起,占融资项目总数的8.13%。本月药品领域融资金额为103.94亿元,占总融资金额41.32%。
图2:2月细分领域融资数量及金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数据库
1.药品
本月药品领域最大一笔融资金额来自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针对世界严重疾病研发创新型生物疗法和疫苗的全球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于2月23日宣布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并获得超额募集。本轮融资后,三叶草生物在过去12个月的总融资额超过4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 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淡马锡共同领投,海松资本和奥博资本参投,原股东康禧全球投资基金继续加持。
本轮融资将支持三叶草生物应用其创新和独有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继续开发和扩展研发管线,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和肿瘤的生物疗法。三叶草生物计划于2021上半年启动SCB-2019(“S-三聚体”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全球范围II/III期临床有效性试验和疫苗生产计划,有望在2021年供应数亿剂疫苗。此外,三叶草生物还启动了其他疫苗项目研发,包括多价新型冠状病毒(涵盖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狂犬病和流感疫苗。SCB-313是一种针对腔内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腹水)的新型TRAIL-三聚体融合蛋白,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和中国进行多项 I 期临床研究,截至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信号和良好的安全性。三叶草生物计划在2021年将多种新的研发管线品种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并进一步扩大自身研发和cGMP生物制药生产能力。
随着“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临床开发的快速推进,三叶草生物在过去一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三叶草生物强大和差异化的疫苗和生物疗法研发管线,有极大可能在其他传染病、肿瘤等疾病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未来,必将持续推进富有前景的研发管线开发。
表2:2月药品领域超亿元融资TOP10项目情况
2.医疗器械
本月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金额最大的是: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原能细胞生物公司致力于先进生物医学装备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制造。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为核心重点,直击前沿生物医疗产业上下游的生物样本冻存痛点,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月5日据悉,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旗下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于宣布完成3.4亿元战略融资。融资将用于深低温存储设备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迭代升级、全球化销售渠道及服务网络建设等。原能生物的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存储设备、深低温智能转运与配套设备系列、生物样本智慧库管理系统及实验室自动化设备与耗材系列。本轮融资由清松资本领投,浦东科创、久有基金、华丽家族(600503.SH)、开能健康(300272.SZ)及高森资产等跟投。
表 3:2 月医疗器械领域超亿元融资 TOP10 项目情况
2月,融资项目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合计融资项目数量91起,占比约73.98%。其中,北京融资项目32个,占当月融资项目总数的26.02%;上海融资项目26个,占当月融资项目总数的21.14%;江苏和广东融资项目分别为17和16个,各自占本月融资项目总数的13.82%和13.01%;此外,本月北京地区融资金额为65.83亿元,占总融资总额26.17%。
图3:2月地区融资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数据库
1.北京
2月,北京市披露的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占据第一,且包含多起重磅融资事件。
妙手医生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妙手互联网医院、圆心药房连锁、妙手医生App、妙手B2C商城、医院处方共享平台等事业板块。
在线上,通过妙手互联网医院搭建起医患沟通平台,医生可以管理自己的患者,并提供诊后康复建议;线下,妙手建立起了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32个城市的线下服务药店,承担处方服务及患者教育管理。妙手医生已完成建设成全国性的专业医患复诊平台和安全用药配药中心,更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互联网+医疗+药品”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得到了医院、医生、患者、工业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妙手医生已与多家制药企业及医疗机构合作,合作覆盖肿瘤、血液病、风湿、皮肤病等多个病种的医患管理、病程跟踪。
近日获悉,北京圆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30亿元E轮融资,本轮是继2020年6月D轮融资完成半年后的又一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腾讯联合领投,中信证券、中金资本、OrbiMed、启明创投、鲲翎资本、歌斐资产、易方达基金等跟投。
本轮融资后,圆心科技将继续深挖服务能力,将资金用于提升公司在互联网医疗、用药管理、健康保险等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医-患-药-险”生态服务优势。未来,圆心科技作为战略成长型的数字化医疗企业,将获得更多行业合作伙伴的认可和深度连接,假以时日必将成长为互联网大健康领域的领先者。
表4:2月北京地区医疗健康产业TOP10融资情况
2.上海
本月上海地区融资项目26起,其中18起已披露的融资总额高达34.31亿人民币。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
上海医药近日发布公告宣布,“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药云健康)于2月9日正式宣布完成总额达10.33亿元的B轮融资,并实现深度混改,上海医药持有股权将由72.748%稀释至47.974%,不再并表上药云健康。
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建投投资领投,三诺生物、上国投、联新资本、丰实金控和华东实业跟投。会集中央+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战略投资方及市场化基金的投资方,进一步完善了上药云健康深度混改的多元化股东结构,兼具产业资源持续赋能与市场化运作。
此外,上药云健康完成全面收购融合广州百济新特药、康德乐大药房,并启动上药体系内全国院边药房、DTP品牌统一整合工作,结合原自有的DTP药房网络与商业科技创新服务,上药云健康将进阶打造新“益药”系列生态圈,进一步强化以专业药房为基础的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以电子处方+云药房为基础的普慢药“互联网+”服务,全面提升公司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的行业领先地位。
表 5:2 月上海地区医疗健康产业 TOP10 融资情况
2月的融资案例与融资金额环比1月份仍呈上升趋势,但与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其他绝大多数行业相比,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在本年度依旧是爆发增长。北京、上海、广东一直是吸纳投资的重点地区,拥有多家头部企业的江苏同样是资本关注的重点区域。
从2019年的政策导向来看,医药行业在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强力推进下,国内外药企加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也从营销驱动转为研发驱动,吸引了更多市场上的人才与资源。
2021年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向内看,花更多的精力在既有客户身上,通过优化服务体验、创新服务和产品唤醒老客户的复购,通过老客户的信任背书获取新客户。这才是医疗服务在客户经营上的正道。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产业获得极大发展的时代,人们从关心经济发展转为关心自己的健康。参与医疗健康,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这才是大健康产业最大的商机。
具体投资项目见下表。
本月活跃于医健行业的投资机构TOP4:高瓴创投(8起)、红杉资本中国(7起)、奥博资本(5起)、德同资本(5起)。
表6:2月医健行业活跃投资机构TOP4
如需获得2月境外股权融资列表
请在公众号内留言【202102境外融资】
—END—
作者 | 火石创造数据平台 刘渝生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或邮件至contact@hsmap.com处理
往期回顾:
爆文推荐
(点击关键词即可直接阅读)


实现数据驱动的产业治理和创新发展
就找「火石创造」——数据驱动产业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