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澳洲展开的 FRESCO-2 全球III期研究数据,以及在中国开展的FRESCO研究的数据支持了该新药上市申请 —
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澳洲开展的全球 III 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FRESCO-2 研究,连同在中国开展的FRESCO研究的数据支持了此项新药上市申请。FRESCO-2研究探索了呋喹替尼加最佳支持治疗对比安慰剂加最佳支持治疗用于治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上市许可申请,以及向日本医药品和医疗器械局(PMDA)的新药上市申请计划于2023年提交。
关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始于结肠或直肠的癌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的数据,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在2020年估计造成超过93.5万人死亡。在美国,2023年估计新增15.3万例结直肠癌新症以及5.3万例死亡。在欧洲,在2020年结直肠癌是第二大常见癌症,约有52万例新增病例和24.5万例死亡。在日本,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2020年估计有14.8万例新增病例和6万例死亡。尽管早期结直肠癌能够通过手术切除,但转移性结直肠癌目前治疗结果不佳且治疗方案有限,仍然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关于呋喹替尼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及-3抑制剂。VEGFR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呋喹替尼的独特设计使其激酶选择性更高,旨在尽可能地降低脱靶毒性、改善耐受性及对靶点提供更稳定的覆盖。迄今为止,呋喹替尼在患者中的耐受性普遍良好,其与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使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关于呋喹替尼在中国
获批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呋喹替尼于2018年9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销售,并于2018年11月以商品名爱优特®商业上市。其自2020年1月起获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爱优特®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抗VEGF治疗和/或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患者。在中国41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的呋喹替尼FRESCO关键性III期注册研究的研究成果已于2018年6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 (NCT02314819)。该研究达到其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风险比(“HR”)为 0.65(95%置信区间[“CI”] 0.51–0.83;p<0.001)。
呋喹替尼用于以下研究用途的安全性及疗效尚不明确,不能保证其将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用途能获得卫生部门批准或商业上市。
FRESCO-2 III期研究
关于呋喹替尼的其他开发项目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1995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中定义的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反映了和黄医药目前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对向FDA提交呋喹替尼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以及提交时间的预期、呋喹替尼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潜力的预期以及呋喹替尼针对此适应症及其他适应症的进一步临床研究计划。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下列假设:对研究时间和结果发布的预期及支持呋喹替尼在美国或欧洲、日本等其他地区获批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或其他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的数据充足性、获得监管部门快速审批或审批的潜力、呋喹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和黄医药为呋喹替尼进一步临床开发计划及商业化提供资金并实现及完成的能力、此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各方满足许可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的能力、监管机构的行动或可影响临床试验的启动、时间和进展或呋喹替尼的注册路径、武田成功开发和商业化呋喹替尼的能力,以及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对整体经济、监管及政治状况带来的影响等。此外,由于部分研究依赖与其他药物产品如紫杉醇与呋喹替尼联合使用,因此此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有关这些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供应和持续监管批准的假设。此类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陈述:关于根据许可协议开发和商业化呋喹替尼的计划的陈述、 许可协议项下的潜在付款(包括首付款和任何里程碑付款或特许权使用费)、许可协议的潜在收益,以及和黄医药的战略、目标和预期的里程碑、业务计划和重点。当前和潜在投资者请勿过度依赖这些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仅在截至本新闻稿发布当日有效。有关这些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进一步讨论,请查阅和黄医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AIM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无论是否出现新讯息、未来事件或情况或其他因素,和黄医药均不承担更新或修订本新闻稿所含讯息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