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靶点迎来首次获批,三代EGFR-TKI内卷“预警升级”。今年获批肿瘤药复盘

收藏
关键词: 肿瘤靶点获批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2-08-20
据NMPA网站显示,日前罗氏恩曲替尼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新适应证获得批准。距离7月29日,该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上市,不足一月。
作为一款广谱抗癌药,恩曲替尼是继广谱抗癌药拉罗替尼之后,又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不分年龄、不分癌种的药品,也被称为拉罗替尼的 " 孪生兄弟 "。
据GBI数据统计,截至8月15日,2022年NMPA已批准39款新药(相同药名不同剂量按1款计数)的国内上市。按类型分,有28款化药,11款生物制品(含疫苗)获批。
从治疗领域来看,获批新药的针对领域包括抗肿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病毒感染等。抗肿瘤类药物依旧最多,总量超过10款,针对病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01

多个靶点迎来首次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获批的药物中,有多款在相同靶点领域,创下了国内的“首个”获批纪录。
2月份基石药业引进的艾伏尼布片,为我国首个获批的IDH1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携带易感IDH1突变的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
3月22日,该药已在博鳌超级医院开具首张处方,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用药。此前,2021年阿伐替尼、普拉替尼上市后,基石药业曾在短短8个月内,就销售了1.628亿元人民币。现如今,再加上艾伏尼布片,基石药业显然已跑进创新药企第一梯队。有预测称,基石或在今年下半年迎来业绩新的爆发期。
3月18日,石药集团引进的度维利塞胶囊获批,为全球首个获批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δ和PI3K-γ口服双重抑制剂,也是国内首款获批的PI3K选择性抑制剂。
该药主要用于治疗以往至少经过两次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成年患者,石药集团拥有该产品在中国(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权限。或可以为国内淋巴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从销售收入来看, 2021年石药集团抗肿瘤领域产品销售额大涨 22.5%达到 77.11 亿元,首次反超了其长期以来的优势,神经系统领域。维利塞胶囊的加入,无疑为石药的该领域再添一员“大将”。
6月29日,卡度尼利获批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这款由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PD-1/CTLA-4双抗,不仅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获批的双特异性抗体,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CTLA-4双抗。
此药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产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的市场空白,亦或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发展体系进一步靠近国际先进水平,意味着双抗疗法已在中国实现落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康方生物自身也对卡度尼利也对其商业化寄予厚望。积极推动拓宽适应证的同时,建立了超过500名成员的商业团队,并将在2022财年扩展至800人。
除此之外,信达生物引进的佩米替尼片获批治疗FGFR2融合或重排的特定胆管癌成人患者,是我国批准的首个选择性F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云顶新耀引进的戈沙妥珠单抗获批用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是我国批准的首个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拜耳的硫酸拉罗替尼胶囊获批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是全球首款专为NTRK基因融合癌症患者设计的口服TRK抑制剂,也是我国批准的首个TRK抑制剂。

02

获批不断,PD-1内卷不止

7 月 22 日,NMPA 发布公告,批准了乐普生物普特利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既往接受一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有统计显示,至此国内PD-1/PD-L1赛道已经云集了14款药物。加上医保谈判导致国内PD-1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市场规模已经从预测的“千亿”级下滑至“百亿”级,这一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不断加剧。
从市场占领情况来看,虽然稳居头部的K药和O药并未公布在中国的销售数据,但有分析者推算,2021年保守估计约100亿元,O药超60亿元。而据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的PD-1/PD-L1市场约为 300 亿元。可见,仅K药、O药这两款进口产品,就已经“K·O”了国内超一半的市场。
从国产药上看,2021 年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凭41.41亿元,稳坐国产PD-1第一;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销售额 28 亿元;百济的替雷利珠单抗16 亿元;君实特瑞普利单抗4.1 亿元。国产PD-1“四大金刚”又吃掉了国内约30%的市场。即便不看其他PD1药物的竞争,单从这些数据上看,也能发现留给新药的市场空间确实不大。
与此形成强大“反差”的是,截至2022年6月,国内在研及已上市的PD-1/PD-L1数量已经高达142个。而据CDE数据显示,相关PD-1/PD-L1临床试验也已超过600个。
赛道不断拥挤,“出海”受挫消息不断传出,PD-1/PD-L1的未来不得不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与担忧。
业内研究者认为,想从PD-1/PD-L1的内卷中突围,目前尚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种是在适应症的布局上,要敢于率先尝试一个领先于别人的新适应症;另一种是从联合用药的方式入手,不断寻求差异化,针对一个适应症采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最后从双抗领域进行切入,针对同一适应症采用双靶点药物。

03

EGFR- TKI内卷“预警”

时间进入8月下旬,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2022年余下的不足5个月时间里还有哪些新药可能获批时,第三代EGFR-TKI即将迎来的内卷,再度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2021年3月,贝达药业的甲磺酸贝福替尼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这是一款针对T790M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治疗既往使用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据了解,该药目前这项上市申请已经完成审评,有望获批在即。
要知道,目前国内的三代EGFR-TKI已有3款获批上市,分别为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和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并且,这三款已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都已进入医保,大幅度降价。奥希替尼年治疗费用6.8万元、阿美替尼12.8万元、伏美替尼8.6万元。
显然,后来者很难通过价格战来撼动前者的市场地位,更何况国内已经有多家厂商正在积极地进行第三代EGFR-TKI的临床研发。
除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外,目前已申报上市的有圣和医药的奥瑞替尼、倍而达的瑞泽替尼、艾森医药的艾维替尼和奥赛康的ASK120067等,均有望在今明两年内获批上市。
这就意味着,最近两年将可能出现7款第三代EGFR-TKI同时竞争的局面。与此同时,统计显示目前处于临床I-III期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超过30家。该领域的内卷也在不断升级,程度上直追PD-1单抗。
不仅“卷度”直追,路径也颇为相似。 与PD-1一样,License out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2021年7月,艾力斯与美国ArriVent共同宣布,双方就伏美替尼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协议。艾力斯将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及ArriVent公司的部分股权,以及可高达7.65亿美元的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可高达两位数的销售提成。
美替尼达无疑为国产EGFR-TKI出海树立了典范,但后来者是否可以复制这样的典范,就很难说了。
对于国内抗癌创新药个别赛道的“内卷”现象,业内专家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抗癌药研发“扎堆”,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会不断倒逼赛道上的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金钱,开发出药效更好、价格更低、不良反应更少、面向更广泛适应症的药物,来力求突出重围,对抗行业竞争。随着优胜劣汰的规律留下来的选手,无疑会是佼佼者,最终会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但另有专家认为,虽然肿瘤治疗的急需药是过去几年来创新药领域的“热点”、“先锋军”,但不论是PD-1还是EGFR-TKI,过度内卷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人类未被充分满足的用药需求还有很多,创新药企不能忽视其他疾病领域的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医药创新产业良性发展,不断满足临床需求。
在他看来,无论在抗癌药内部还是其他疾病领域,探索新的发展点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整个创新药领域药企必须、尽快要做的事。

登记邮箱信息

订阅E药经理人

信息服务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