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 | 袁水桥课题组揭示生精细胞P-body成分参与调控粗线期piRNA生成新机制
收藏
关键词:
细胞新机制揭示
资讯来源:BioArt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3-03-22

piRNA是一类与PIWI蛋白结合的非编码小RNA,长度为24-32个核苷酸分子在生精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piRNA的表达在生精细胞发育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可以分为前粗线期piRNA
(pre-pachytene piRNA)
和粗线期piRNA
(pachytene piRNA)
,它们的生成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前粗线期piRNA除了来自于基因组特定的piRNA转录位点转录加工外,还依赖于一种独特的次级生成机制——“乒-乓循环
(Ping-pong cycle)
” 机制。这种独特的放大机制通过识别碱基互补的转座元件RNA链可以不断地消耗活跃的转座子
(Transposal elements, TEs)
转录本,在转座子沉默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piRNA生成的“乒-乓循环”机制在粗线期piRNA产生中则需要被“冻结/抑制”,但其具体的抑制调控机理仍是未知。2015年,有研究组报道RNF17可能在粗线期piRNA生成过程中参与“乒-乓循环”抑制调控,但是并未明确RNF17在生精细胞中的具体定位以及参与调控粗线期piRNA生成的机理。
2023年3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袁水桥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ADAD2 interacts with RNF17 in P-bodies to repress the Ping-pong cycle in pachytene piRNA biogenesis
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首次发现睾丸特异性表达蛋白ADAD2和RNF17均可定位在小鼠精母细胞P-body中,并揭示了ADAD2通过与RNF17互作抑制“乒-乓循环”参与调控粗线期piRNA生成,从而维持生精细胞的正常发育及功能。
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首先检测了ADAD2和RNF17在出生后小鼠生精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确定了其主要定位于粗线期精母细胞胞浆的P-body中,这一结构也是前粗线期piRNA生成过程中与生殖细胞颗粒
(germ granules)
互动,完成“乒-乓循环”机制的核心场所。接着,课题组利用免疫共沉淀-质谱串联
(IP-MS)
技术发现ADAD2是RNF17的关键互作蛋白,体外实验进一步表明RNF17的P-body定位依赖ADAD2的存在。随后通过分析Adad2和Rnf17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发现两者敲除小鼠存在高度一致的雄性不育表型,结合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受到Adad2或Rnf17敲除影响的转录本也高度关联。而对粗线期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的小RNA测序结果则直接证明了ADAD2缺失导致“乒-乓循环”机制在粗线期piRNA生成中异常激活
。值得一提的是,精母细胞中P-body的完整性也受到ADAD2以及RNF17缺失的影响。
综上所述,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P-body中ADAD2和RNF17共同参与粗线期piRNA生成,并创新性的提出ADAD2作为RNF17的关键互作蛋白,抑制“乒-乓循环”以维持粗线期piRNA生成的准确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2018级博士熊孟能
(现就职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2021级硕士生尹丽莎、2020级硕士生桂以倩和2018级硕士吕春雨
(现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
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袁水桥教授为通讯作者。
https://doi.org/10.1083/jcb.202206067
制版人:十一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