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磁共振对比剂IND获批,用于肿瘤精准MRI诊断

收藏
关键词: 诊断获批磁共振靶向肿瘤
资讯来源:同写意
所属行业:医学影像产业链
发布时间: 2021-04-12


2021年3月26日,江苏荣晖摩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荣晖摩泰)旗下的MT218分子靶向磁共振(MRI)对比剂正式获得美国食药监局(FDA) 临床试验I期许可。


这款恶性肿瘤特异性小分子MRI 对比剂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发明,荣晖摩泰及其关联公司(U.S.Motek,LLC 和Molecular Theranostics, LLC)获得专利授权共同研发。MT218的靶点为肿瘤微环境中的纤维连接蛋白B结构域(Extradomain B fibronectin,EDB-FN)。


MT218的临床适应症是用于恶性前列腺癌MRI成像和精准诊断,这是全球首例用于恶性肿瘤的初创(First-in-class)靶向性磁共振对比剂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研究。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男性,年龄越大,发病概率就越高。在发达国家中的发病率为1/8,大约每36名男性中就有1名死于前列腺癌,在我国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大多数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都是非致命的,尤其是局部性疾病,至少有一半的患者不需要立即干预。但是,某些患者虽患局部性疾病,但风险较高,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雄激素去除治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


早期筛查和治疗恶性前列腺癌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前列腺癌筛查诊断筛查方法中,血清PSA检测作为筛查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导致行业内对前列腺癌的早期PSA血液筛查仍存在争议。


前列腺癌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经直肠超声引导的12针穿刺活检。但活检存在抽样误差,而且同一前列腺内可能共存各种级别肿瘤。这导致假阴性诊断率高达30%。另一方面,广泛的PSA筛查和活检容易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许多病人死于活检相关严重感染以及过度治疗引起的生殖和泌尿系统毒副作用。

 

磁共振成像(MR I)是一个先进的非创伤性肿瘤诊断影像技术,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三维组织图像,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顺磁性对比剂常用于辅助增强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影像对比以利于肿瘤的诊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MRI对比剂不具备肿瘤靶向性,无法提供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和风险分级。MT218能够提供对恶性前列腺癌特异性的对比增强, 改善对恶性肿瘤准确定位、诊断、风险分级和影像引导的精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MT218的临床前研究表明:MT218不仅能够检测识别早期微小恶性前列腺肿瘤,还能识别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肝癌、肺癌、头颈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等,可区分侵袭性和低风险肿瘤,评估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尤其可用于影像引导肿瘤个体化治疗。该分子靶向MRI对比剂产品属于该适应症领域初创(First-in-class)新药。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据悉,江苏荣晖摩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在江苏如东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为中美合资美方控股企业。公司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吕正荣教授团队历经近20年潜心研究发现的肿瘤特异性靶向技术为核心技术平台研发分子靶向肿瘤精准诊断及治疗药物。公司研发管线产品除MT218之外,MTP220 PET示踪剂正准备IND申报,肿瘤术中导航示踪剂及肿瘤特异性治疗药物正进行临床前研究。